非法进口商品猛烈冲击本土纺织业

印尼纤维和长丝协会表示印尼纺织业正经历急剧下滑,近两年纺织业有60家企业关闭,25万名员工被裁。原因是非法进口商品在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涌入国内市场,导致行业状况恶化,过去十年印尼纺织业一直在经历去工业化。非法进口不仅影响纺织业,还波及石化、PTA生产等相关产业,导致PTA生产受影响进而使纺织业用电需求下降。非法进口商品占据约40%的市场,给国家带来税收和关税方面的损失。政府应采取措施解决非法进口问题以拯救国内市场,让本土纺织业恢复。包括加强进口限制、完善港口系统,同时提高本土产品竞争力,利用国内大市场重振纺织业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中印计划合作建设巴淡岛轻轨

巴淡岛管理局向中国知名企业中国中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CREC)推介巴淡岛的一系列投资机会。CREC是一家在中国及海外负责铁路建设项目的公司,曾成功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帮助许多海外城市发展。双方期望此次会面能成为CREC 在巴淡岛投资的开端,可能率先进行巴淡岛轻轨(LRT)建设等项目,同时还包括建设跨巴淡岛公路和加朗岛海堤等,以支持国家战略项目。巴淡岛人口达130万,属大城市类别,需要现代化交通支持。CREC代表对巴淡岛的投资机会表示感谢,并认为有了轻轨设施,巴淡岛可以像中国深圳一样成为先进城市。

莫罗瓦利工业园区投资与税收增长显著

莫罗瓦利工业园区(IMIP)自2015年至2024年已投入巨额投资达343亿美元,约合552.2万亿盾。截至2024年8月投资持续增加,2022年至2023年投资增加了54亿美元,约合8.69万亿盾;2023年至2024年增加了41.6亿美元,约合6.69万亿盾。此外该园区已向印尼缴纳了11.6亿美元的税款,约合185.6万亿盾。2022年缴纳税款13.2亿美元,约合21.12万亿盾;2021年缴纳6.55亿美元,约合10.48万亿盾。截至2024年11月,该园区出口创汇达144.5亿美元,约合232.6万亿盾。2023年出口创汇154.9亿美元,约合249.3万亿盾;2022年为150.3亿美元,约合241.9万亿盾。

印尼税收潜力未得到充分开发

印尼2025年1月1日起对奢侈品征12%增值税,基本必需品等免征或优惠,旨在提升税率。当前税率10.4%,期望达12.2%。此前税率先降后升,与疫情后活动放松有关,现增值税率11%,税收比例低于增值税。印尼税收潜力未充分开发,与同类国家比实际税收低6个百分点,增值税差距大效率下降,企业所得税收入不到应有一半。企业所得税率22%,受疫情影响2020年大幅下降,收入低源于政策面(如小公司税率低、折扣等)、合规挑战(纳税人避税、政府执法等),简化税收制度或可提升合规性。

雅加达特区未来发展与房市前景

2024年11月30日,雅加达首都特区地位变更为雅加达特区,印尼新首都IKN建设正进行,普拉博沃总统计划2028年8月17日开始在IKN办公,国家公务员4月调往IKN。雅加达不再是首都后,其未来引发诸多质疑。高力印尼公司研究表明,其他放弃首都地位的城市人口仍在增长,预计雅加达会更宜居。随着交通拥堵减少,房地产价值或上涨,旧政府楼可改造为住宅或酒店。尽管雅加达房价增长停滞,但因其货源充足、交通便利,仍是购房者主要选择。25-34岁年轻人与45-54岁有生产力的成年人是主要购房群体,二手房供应多样,能满足不同阶层需求。

印尼连续55个月实现贸易顺差

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印尼出口额240.1亿美元,环比降1.7%,进口额195.9亿美元,环比降10.71%,实现贸易顺差44.2亿美元,连续55个月顺差。11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涨有跌,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PMI多数疲软。出口方面,非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为226.9亿美元,环比下降主要因植物动物油脂等,同比增长由镍及其产品等推动。进口方面,油气进口25.7亿美元,非油气进口170.2亿美元,均环比下降,按年算非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额增长5.71%。从主要贸易对象看,对美、印、欧盟非油气出口增加,对东盟出口下降;中国是印尼非油气进口主要来源国。贸易顺差受非石油和天然气商品支撑,油气大宗商品则有12.5亿美元贸易逆差。

全球镍储量最多的印尼却从邻国进口镍

尽管印尼镍储量占全球42.1%,为世界最大,但仍有从邻国菲律宾的镍进口活动。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称,这是国内工业业务战略。其副部长在2024年东盟矿业会议上表示,这是商业参与者的商业战略,可延长本国镍储备使用寿命。矿产和煤炭司司长也认为,镍进口能维持国内镍储备。此前PT Kalimantan Ferro Industry(KFI)承认从菲律宾进口镍矿石,以保障其位于东加里曼丹的冶炼厂项目运营连续性。PT Nityasa Prima总裁表示,进口原因是矿业公司计划和预算工作审批延迟,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且要确保冶炼厂运营,维持1400名工人的生计。

印尼收费公路背后的商界大亨

收费公路业务前景光明,吸引众多企业集团涉足。PT Nusantara Infrastructure Tbk(META)以15.75万亿盾收购PT Jasamarga Transjawa Tol 35%股份,新股东多隶属于Salim集团。由Anthoni Salim领导的Salim Group是涉足该业务的企业之一。Jusuf Hamka通过PT Citra Marga Nusaphala Persada Tbk,在Jabodetabek周围拥有7条收费公路,被称为印尼收费公路老大之一。Agung Sedayu集团正开发Kamal-Teluknaga-Rajeg收费公路,总价值23.22万亿盾,预计2025年竣工,其与Salim Group组成财团负责修建。此外Sinar Mas Land旗下的PT Trans Bumi Serbaraja运营的Serpong-Balaraja收费公路部分路段已免费运营,该公路是国家战略项目的一部分。

印尼镍行业政策调整,冶炼厂将不再获得优惠待遇

政府正对给予镍加工和精炼设施公司的激励措施展开审查。当下镍冶炼厂日益增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副部长称,镍生铁和镍铁等镍冶炼公司被认为不再属于先进行业,而此前给予的激励措施多基于先进行业认定。目前正在审查的激励措施主要涉及回转窑电炉镍冶炼厂一定时期内的免税或免税期。 投资和下游部已选定部分不再属于印尼先进产业的项目,且在实施中调整了部分产业的认定,后续还会研究其他激励机制。财政部对延长免税政策也有相关规定,未来业务领域仍在评估。不过政府仍将持续鼓励所有矿产和煤炭行业商品的下游计划,因其能为国家创造附加值。

印尼腰果季度营业额超过二十亿盾

科纳威群岛自然美景背后蕴含商业潜力,农业方面,腰果是热门作物。此地长期为印尼优质腰果产地,肥沃土壤与有利气候助力腰果生长,许多人靠此为生。当地一腰果商人2018年涉足该行业,初始资金200-300万盾,拿200公斤干燥后卖往肯达里。因农产品易缩水,若不懂计算易亏损,且腰果一年仅一次收获季,约1.5个月结束。但收获季利润可观,有商人一季营业额达20亿盾,10名会员共同利润数亿,个人利润1000-2000万盾。此前腰果靠船运至肯达里,靠船舶纸条与信件获取价格信息,如今借助互联网,通过WhatsApp与中间人沟通,还能拍照发送物品。2018-2022年,当地建成35个发射站,BAKTI Komdigi提供119个互联网接入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