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法院裁决新都土地权利期限

宪法法院(MK)日前对2023年第21号法案中关于新首都(IKN)土地权利期限的审查做出裁决,强调国家建设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宪法规定土地、水和自然资源由国家掌控以实现人民最大福祉。MK认为,给予耕作权、建筑权和使用权长达130 – 190年的期限过于冗长,可能使国家失去对战略土地资产的控制。 该裁决并非阻碍建设,而是确保建设遵循宪法轨道,国家掌控、人民受益,土地权利不沦为资本长期利益的工具。IKN土地问题涉及国家、投资者和周边居民三方利益,土地不是商品,而是战略资源。MK设定了更适度的期限:耕作权最长35 + 25 + 30年,建筑权最长30 + 20 + 30年,使用权类似,且需满足客观评估标准,无自动延期。 政府需重新规划土地与投资的关系,管理不善会损害当代及后代利益。裁决虽不阻碍投资,但提醒投资不能以牺牲代际公平和国家对战略资产的控制为代价。政府需审查相关法规,使其符合宪法原则,平衡公众和投资者信任,确保建设在法治原则下推进,让IKN成为国家成熟管理建设的象征。

印尼发布稀土金属的最新管理规定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签署2025年第18号部长条例,作为2025年第39号政府条例(修订2021年第96号政府条例)的实施细则,规范稀土元素(LTJ)等金属矿产的管理。条例规定,部长依据地质机构对稀土金属潜力的研究和调查结果,确定可作为稀土金属矿产采矿权区的区域,并可指定国企负责稀土金属的开发和利用,且优先用于国内优先产业发展。国企须满足中央政府所有商业许可要求,确定国企时,相关文件要包含稀土金属矿产采矿权区地图、7个工作日内支付数据信息补偿的指令以及7个工作日内存放勘探活动诚意保证金的指令,保证金金额根据采矿权区面积而定。此前,印尼稀土金属一般作为加工提纯设施的伴生矿存在,利用其需先进行勘探。总统普拉博沃早前签署2025年第39号政府条例,新增条款规定稀土金属的开发和利用可来自特定采矿权区或金属矿产加工提纯产品的伴生矿,且优先用于国内优先产业,具体细则由部长条例规定。此前2021年第96号政府条例无相关稀土金属规定。

印尼在雅加达JC3建成大型先进数据中心

普林斯顿数字集团正式在勿加泗县国际工业中心动工建设其最新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JC3。该设施专为满足大规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需求而设计,电力容量达120兆瓦,是印尼最大、最先进的数据中心之一。JC3位于距PDG此前园区JC2约25公里处,二者在雅加达东部走廊形成新的数字基础设施集群,该区域作为国家数据中心增长中心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为保障运营可靠性,JC3将由国家电力公司提供双电网供电,确保满负荷电力供应。在连接性方面,JC3采用运营商中立模式,通过多条光纤线路与雅加达核心网络和主要互联网交换节点相连,为全球和本地客户提供高速、低延迟且灵活的网络接入,不依赖单一运营商。PDG为建设该园区投资约10亿美元,其基础设施采用模块化建设方式,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扩展。 同时配备最新一代直接芯片冷却技术,以应对高密度计算负载,并保留传统冷却方式的灵活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JC3符合PDG“2030年净零排放”目标,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争取获得LEED绿色建筑认证。此前JC2是印尼首个采用生物质能的数据中心,JC3则进一步采用更节能、环保的新型液冷系统。JC3一期计划于2026年第四季度完工,届时PDG在印尼的数据中心总容量将提升至约230兆瓦。

印尼移民局新增外国人居留许可服务地点

廖内群岛省巴淡岛移民局在Pollux商场开设了移民服务室,为移民服务增添新途径,满足民众和企业的需求。廖内群岛省移民局局长表示,该休息室提供印尼公民一日加急护照办理服务,以及外籍人士居留许可服务,包括居留许可延期和类型变更。巴淡岛移民局还计划逐步增加普通护照办理服务。 通过这一模式,申请人无需前往移民局办公室,就能办理移民文件或咨询,对出行频繁的巴淡岛民众很合适。选择在商场开设服务点是为了让移民行政服务更接近公众。巴淡岛国际人员流动需求高,包括民众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工业园区外籍劳工的居留许可办理。 将移民休息室设在商场,是适应城市居民流动模式的举措。这一地点不仅方便个人申请人,也有助于需要快速办理外籍员工居留许可的企业,以及常处理移民文件的商业顾问。 休息室的运营为巴淡岛移民服务提供了新渠道,更靠近商业和服务中心,为护照申请人、外籍人士和商业团体提供更高效的选择。除该商场的移民休息室外,巴淡岛的其他移民服务点有:巴淡岛移民局办公室,位于Jl. Engku Putri No. 3,周一08:00开放;巴淡岛移民局-护照服务单元,位于港Komplek Harbour Bay, Jl. Duyung,周一08:00开放。

在印尼个人与合作社可申请采矿许可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签署2025年第18号部长条例,作为地方政府管理民众采矿许可证(IPR)的依据,适用于个人和合作社。该条例规定,民众采矿区(WPR)是省级采矿区的一部分,由省长根据省级采矿规划、当地无证采矿活动等情况提出提案,同时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空间规划等因素。 WPR仅允许开采特定深度的金属原生矿或河流及河岸的次生矿,一个区块面积不超100公顷。省长确定WPR后需制定管理文件,涵盖坐标地图、岩石土壤状况等十点内容,且要附上相关技术批准或建议。个人IPR面积不超5公顷,合作社不超10公顷,持证人要完善商业识别号。 省长负责IPR的环境管理、复垦等工作,持证人要将销售矿物的10%作为复垦保证金存入以省长名义的银行账户,保证金在复垦完成后方可动用。省长会指定国企、地方国企或私企处理IPR产出的金属矿石。此外持证人要缴纳民众采矿费,非金属等特定商品还要缴纳地方税,民众采矿费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用于采矿管理。

巴布亚孕妇和婴儿因费用和手续被四次拒诊身亡

巴布亚省查亚普拉市一名孕妇遭遇悲惨事件,她和腹中胎儿在四次被医院拒绝治疗后不幸死亡。当日下午,该孕妇在家中开始出现宫缩,家人用快艇将她送到当地医院,当时她宫口已开五指,原计划在该院顺产。当地医院称约22时10分胎儿完全娩出且可见,但胎心下降,医生建议手术。然而该院只有一名妇科医生且在外地,于是医院决定将孕妇转至另一家医院。 但家属认为医院处理延迟,医生不在且转诊单未及时开具,直到近午夜转诊单仍未完成。转诊途中,接收医院称三等BPJS病房、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满,妇科医生休假,麻醉医生未值班,救护车便将艾琳送往第三家医院。然而该医院称手术室正在翻修,拒绝接收。随后救护车又前往第四家医院,该院竟又声称三等BPJS病房满员,仅剩VIP病房且需交400万盾押金,家属未带够钱,只能继续转诊。该医院称转诊未通过转诊系统且三等病房满,可为家属提供普通服务。最后救护车前往第五家医院,途中孕妇癫痫发作,车辆折返第一家医院,到了第二天约05时00分,该孕妇在还未到达医院时死亡,腹中胎儿也未保住。巴布亚省长前往孕妇家人处公开道歉,称这是巴布亚医疗服务的失败案例,承诺全面评估医院服务,包括改善设施和更换省政府下属医院院长,强调医院应优先保障患者安全而非行政程序。此次悲剧凸显了转诊流程繁琐、BPJS服务受限和行政手续阻碍等问题,引发公众对查亚普拉医疗服务质量的担忧,推动全面整改的呼声。

印尼移民局在国人密集地区推出新监控手段

东南苏拉威西省肯达里移民局通过推出名为“Ikeni Moramo(肯达里移民在线监控外国人)”的新应用程序,加强了对外国公民的监管,这也是该办公室工作区域内移民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切实举措。 移民局主任表示,该应用程序是为应对广阔工作区域内外国人监管挑战而开发的公共服务创新成果。它旨在方便企业在线报告外籍员工情况,可实现实时报告,企业无需亲自前往移民办公室。 这一系统也是当地移民局支持与东南苏拉威西省移民局地区办事处共同发起的外国人监管创新举措的一部分。其目标是让外国人监管工作更快速、透明和高效,所有录入数据将由工作人员核实,以便更准确决策。该应用程序具备多种功能,如上传外籍员工数据、通知居留许可有效期,以及为工作人员和企业提供监控仪表盘。通过这一集成系统,使用外籍员工的企业与移民办公室之间的协作将更有效,双方可通过一个数字平台进行沟通。此外该应用程序还配备了基于网络的仪表盘,可实时显示报告数据,包括活跃外籍员工数量、居留许可状态以及每家公司的报告历史记录。此仪表盘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访问和透明度,便于基于数据进行决策分析,能随时快速准确开展监管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该程序加强对当地工作区域内战略工业区外籍员工活动的监管,该区域是国家投资中心。这一创新是政府通过现代化、有针对性的外国人监管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支持体现。移民局也借此表明其持续创新公共服务、强化基于技术的外国人监管体系,以及支持移民和惩教部改革精神的承诺。

雅加达“光明村”:孩子们从拾荒家庭走向大学

在雅加达市中心商业区林立的摩天大楼和豪华商场间,有个名为Kampung Cahaya(也称Kampung Gasong)的小村落,这里是数百户拾荒者家庭的生存之地。村落里弥漫着垃圾焚烧、食物残渣的气味,房屋狭小,水源稀缺,居民大多因拆迁流落至此。约130户家庭靠变卖废品为生,如今从事拾荒的仅占20%,其余人做些零工,拾荒者日收入常不足10万盾。 居民们时刻面临拆迁威胁,很多人只能无奈接受。但在这个艰苦环境中,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村里的学校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它从小型家庭学校发展而来,有志愿者授课,还与大学合作,帮助不少孩子圆了大学梦,也让村落有了“光明村”的美名。 Kampung Cahaya距商场仅几百米,却因道路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巨大反差,凸显出城市的不平等。尽管环境糟糕,居民们相互扶持,孩子们能接受教育,他们怀揣希望,努力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未来,展现出雅加达鲜为人知的一面。

石英砂采矿许可审批将收归印尼中央管理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在邦加勿里洞视察非法采矿情况后表示,将把所有石英砂采矿许可证收回中央。此前特别工作组发现邦加勿里洞存在非法采矿活动,预估使国家损失12.9万亿盾。原本石英砂、矿产和煤炭的采矿许可证归中央政府管理。 但在2022年,前总统佐科颁布2022年第55号总统令,将包括石英砂在内的矿产采矿许可审批权下放至地方政府。特别工作组在邦加中部的卢布克辛邦和卢布克辛库克村,即卢布克大巴县,发现非法采矿区,面积达315.48公顷。工作组在执法行动中扣押了21台挖掘机、2台推土机、1台发电机和10台吸沙设备。 此外还在邦加其他4个总面积102.37公顷的非法采矿点扣押了27台挖掘机和3台吸沙设备,目前正在计算这些非法采矿活动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此次非法采矿事件促使他决定收回石英砂采矿审批权,以加强监管,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印尼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增长显著

国家石油公司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子公司(Pertamina NRE)电力生产显著增长,较2022年增长22%,达到8411吉瓦时(GWh)。Pertamina NRE总裁表示,产量增长与公司发电装机容量增加有关。目前公司总装机容量已达3.1吉瓦(GW),涵盖多种发电类型。 其中包括燃气发电,如爪哇一号发电厂,装机容量为1772兆瓦(MW);地热发电,直接运营的有15个工作区,装机容量727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PLTS),装机容量达584兆瓦;以及北苏门答腊的沼气发电,装机容量2.4兆瓦。 此外公司还记录了864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信用交易。随着装机容量的提升,电力生产业绩也相应提高,达到8411吉瓦时,较上一年增长22%。这显示出Pertamina NRE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印尼的清洁能源供应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