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监测显示,2025年10月中旬雅加达及周边地区持续极端高温,日间最高气温达35度,泗水等地甚至升至36度。类似高温现象还出现在中爪哇(34-35度)、巴厘岛及努沙登加拉(35度)。 BMKG副局长指出三大主因:太阳直射南半球导致辐射增强,旱雨季转换期(pancaroba)云量稀少以及雨季延迟致大气湿度降低。他预计10月底至11月初随着雨季到来及云层增厚,高温将逐步缓解。BMKG建议民众避免10:00-16:00进行户外活动,做好防晒措施同时及时补充水分。该预警凸显气候变化背景下印尼旱季延长的趋势,2025年全国43%区域雨季较往年推迟。
中国香港一名雇主日前在社交平台分享,家中20多岁的印尼籍外佣突然提出辞职回乡结婚,起初担心她网恋受骗,却意外发现该外佣实为富家女,来港工作仅为”体验人生”。该外佣工作数年,做事”像大小姐”,近日突然提出解约回乡结婚。雇主原担心她被网恋对象欺骗,后得知男方自学生时代每月给她3000港元,婚后将增至6000港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名外佣在印尼拥有农场、咖啡园和可可田等资产。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指出许多外佣实为大学生或家境优渥,包括有军官女儿被父亲要求体验生活、自费请雇主孩子吃麦当劳不报销的“土豪”外佣。有外佣将香港工作作为跳板,最终移民加拿大置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专业人士薪资偏低(约3000港元),促使高学历者赴港工作;外佣群体中存在“体验生活”、”积累移民资本”等多元动机。该事件打破对外佣的刻板印象,展现当代跨国劳工的新面貌。该案例引发对劳工权益和社会阶层的讨论,雇主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印尼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所有稀土金属及其副产品出口,该禁令由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签发,旨在落实总统普拉博沃的指示,强化国家对战略资源的控制。 印尼稀土资源主要伴生于锡矿开采副产品(如独居石、磷钇矿),含17种稀土元素,其中钕(Nd)、镨(Pr)等永磁材料需求占全球消费量60%以上。 8月新成立的矿产工业局将主导稀土增值加工,优先由国企开发未发放采矿许可(IUP)的矿区。稀土永磁材料占全球市场价值的90%,印尼拟通过本土加工获取更高利润。现行锡矿副产品出口未充分体现稀土战略价值,禁令推动产业链延伸。政府将重点监管锡矿企业副产品流向,通过BUMN(国企)主导稀土提炼与应用开发,构建完整产业链。此举被视为印尼减少初级矿产出口、提升资源附加值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