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直播答疑:印尼创业黄金法则

本次直播主要围绕职业规划,探讨了出海印尼的创业与就业机会。主播详细介绍了印尼市场的行业情况、公司注册、本土化管理、人才需求等内容,为计划出海做生意、面临职场瓶颈或寻求工作机会的人群提供了丰富信息和实用建议。

内容重点

一、印尼市场概况与机会

1.市场特点: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基础设施有待发展;市场发展分为上半场(2003 – 2022 年,监管宽松,贸易电商易开展)和下半场(2023 年起,进口监管和竞争压力增大)。

2.产业分布:制造业集中于爪哇岛的雅万、中爪哇、东爪哇产业带,各产业带土地价格和适合产业不同。

3.热门行业

• 建材行业:受基建、工矿、商业地产和保障房项目拉动,年增长率约 7%,市场规模达 400 亿美元,部分类目受监管,环保新型材料限制较小。

• 医疗行业:疫情后政策开放,依赖进口,潜力大,但医疗器械耗材认证耗时长。

• 电动车行业:处于市场成长期,需进行消费者教育,预计还需三年发展,上游配套产业机会多。

• 农业领域:政府重视,未来 5 – 10 年农业技术、机械、农资等领域机会大。

二、公司注册与运营

1.注册要点:外资公司可 100% 控股,注册资本约 450 万元人民币,无需实缴验资,注册成本约 1 万元,两周内可完成;建议同时注册公司、商标和域名,避免被抢注。

2.运营成本:雅加达周边二手厂房租金约每平米 20 – 25 元,中岛约 10 – 15 元;仓库成本与厂房相近;土地价格与国内相当,交易自由。

三、本土化管理与人才需求

1.本土化管理:包含语言(建议 3 – 6 个月掌握印尼语)、生活习俗(如商务着装)、宗教习俗(如利用宗教习俗激励穆斯林员工)三个维度;中国企业在印尼最大短板是本土管理,需了解并适应本地文化和习俗,避免管理方式照搬国内。

2.人才需求:中资企业在印尼超 1 万家且持续增加,招聘困难,尤其是懂印尼语的财务、法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建议设立总经理助理兼翻译和人力资源主管岗位,由专业人士负责本地招聘和管理;中方老板初期应寻找中方专业人员,后续可让本地人管理本地人;员工激励机制应结合当地宗教文化。

四、行业问题解答

1.五金材料:To C 类受限,钢铁类产品有配额要求,可在当地开小加工厂申请进口配额;日常金属用品当地采购价高但零售价和批发价也高,可考虑当地加工。

2.物流方面:爪哇岛本地物流方便,跨境物流清关严格;雅加达周边仓库难找,成本约每平米 20 元。

3.消防领域: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市场处于增量上升期,需保证本地服务能力和交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掌柜专栏:TO B配套,低风险创业“香饽饽”

兄弟们想个人创业,还在考虑做电商、卷餐饮、卷零售吗?听王掌柜一句劝,咱换个赛道,To B配套行业才是普通人能啃的“香饽饽”!为啥这么说?我在印尼做企业落地十多年,算是摸透了本地行情。 第一,To B配套在印尼没产业基础,全靠进口。你想想——印尼不管是大型的还是中小型的加工设备、食品厂的化工原料、诊所类的基础医疗器械,本地根本造不出来,全靠从中国、新加坡运过来。竞争上不像餐饮一条街、开8家这类赛道(内卷严重),你只要用靠谱货源,就有机会。 第二,To B赛道好锁定客户,不用大海捞针找散户。比如你做服装家工的缝纫设备,直接去雅加达、万隆、三宝垄的工业园区跑一趟,跟厂长聊两句,人家缺设备的第一个想到你;你做医院的耗材配套,直接盯社区诊所、私立医院,客户群体清清楚楚,不用瞎忙活。 第三,跨境贸易“有短板”?咱做“产品+服务”就能赢。很多跨境供应商只卖货、不管售后——设备坏了没人修、原料配比不懂没人教、语言还不通……你不一样,带着产品过来,顺便提供上门安装、定期维护,甚至教他们怎么用更省成本。本地厂商宁愿多花点钱,也愿意找能解决问题的人,这不就是咱的机会吗? 就像南京亚威的吴总,他不光卖机器,还帮工厂培训操作工,现在整个印尼的其他工厂都找他拿货。 想在印尼做To B的兄弟别犹豫,想在印尼创业,就冲这个“稳赚”的赛道!

印尼政坛常青树卢胡特:普拉博沃最强幕僚

他出身军旅,却厚积薄发,67岁高龄开始在政坛发力,在佐科、普拉博沃两任政府里都身居要职。 今天用90秒带大家认识印尼重量级政治人物卢胡特——这位被称为“印尼政坛常青树”的跨界实力派。 第一部分:军旅同门与普拉博沃的最早交集 卢胡特1947年出生于北苏门答腊多巴县,1970年毕业于印尼军事学院。他早年的经历里,处处藏着与普拉博沃的深层连接: 两人曾一起被派往德国、英国、美国系统学习反恐作战; 回国后共同筹建八一特遣队(印尼精英反恐部队),当时卢胡特任指挥官,普拉博沃任副指挥官。 这段共同建队的经历,成为两人此后数十年私交与战友情的核心基础。 第二部分:离开军队后的“万能部长”之路 退役后,卢胡特的仕途同样亮眼: 1999-2000年:任印尼驻新加坡大使,期间曾帮流亡海外的普拉博沃办护照续期、安排回国事宜(两人除军旅外的关键私交节点); 2000-2001年:瓦希德政府时期,任贸易工业部长; 2014年起:加入佐科政府核心团队,一干就是10年,成为佐科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在佐科政府中,卢胡特因频繁跨部门“救火”,被本地媒体称为“万能部长”,核心贡献包括: 推进资源下游化与电动车产业链(佐科推动工业化的关键抓手); 统筹雅万高铁项目(2021年任项目委员会主席,全程跟进至开通); 疫情期管制协调(2021年被正式任命为“抗疫总指挥”,统筹管制节奏与评估机制); 推动雅加达湾填海(2017年解除前任项目暂缓令,推进岛屿开发与行政整顿); 牵头对华合作(佐科政府任期内,卢胡特是对华合作的核心牵头人)。 此外,他还是佐科与普拉博沃的“桥梁”——2014-2016年多次幕后协调两人沟通;2019年大选后,受佐科委托主动接触普拉博沃,为其后来加入内阁任国防部长铺路。媒体称其为“协调者”,助力两人关系稳定。 第三部分:普拉博沃时代:中枢幕后的 “关键推手” 2024年10月,普拉博沃就任总统后,卢胡特的角色虽有调整,但影响力未减: 他被任命为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同时受聘担任总统特别顾问,负责政府数字化工作; 虽未进入内阁担任部长,但以资深顾问和协调者的身份,为新政府人事政策布局提供关键建议 —— 例如印尼高等教育副部长Stella、新任财政部长Purbaya,均由他推荐上任; 其家族新生代也开始进入国家资本平台:卢胡特的外甥潘杜,将于2025年出任印尼主权投资平台Dananana的首席投资官(CIO),进一步延续家族在印尼核心领域的影响力。 总结:跨越军政商的“常青树” 从特种部队指挥官到两任总统核心幕僚,卢胡特凭借卓越的统筹能力、深厚的政治人脉与战略眼光,持续影响印尼国家发展。他不仅是军旅出身的“硬核将领”,更是横跨军政商三界的“跨界实力派”,堪称印尼政坛的“常青树”与幕后关键推手。

掌柜解读:印尼新财长为啥豪掷860亿?

一、新财长是谁?——工程师出身的卢胡特派系核心成员 印尼新财长普尔巴亚出生于1964年,本科就读于万隆理工ITB的电子工程,后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其职业轨迹横跨政府与市场:早年曾在Danareksa从事研究及高管工作;2015年起,先后在印尼总统府、投资统筹部担任要职,其直属领导为卢胡特(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作为卢胡特的“铁杆政治盟友”,9月8日印尼内阁改组中,普尔巴亚接任财长,本质是卢胡特经济团队的人事调整——此次变动后,财政部长终于换成了卢胡特派系的“自己人”。 二、200兆印尼盾资金怎么用?——银行名单、用途与约束 这笔200兆印尼盾的资金,直接从印尼政府在央行的账户划拨至5家国有银行。其使用规则明确: 资金监管:银行需每月向财政部汇报资金流向; 禁止用途:绝对不能用于购买国债; 重点投向:优先支持制造业、基建与民生项目,目标是带动内需与就业; 灵活性:财政部已于9月12日启动拨款,且强调“若资金使用出现问题可随时收回”。 为何急于操作? 此前印尼财政资金沉淀严重——约43%的政府存款长期趴在央行账户未动用,普尔巴亚直言“整个系统的钱都被抽干了”,并要求印尼央行停止通过传统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资金再度被“锁死”)。 三、宏观目标:8%增速与“不加税”承诺 普尔巴亚上任即抛出“将印尼经济增速拉至8%”的高目标,并提出两大支撑策略: 财政与金融协同: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更紧密配合,加速经济运转; 短期不加税:明确“短期内不新增税种”,试图通过“做大经济盘子”而非增税来扩大财政收入。 总结:政策效果待观察,未来100天是关键 目前,新财长的200兆印尼盾“活水”政策已落地,但能否真正为印尼经济“保驾护航”、投资者是否认可其施政效果,未来100天或见分晓。潜在风险点包括:资金是否精准流入实体经济(而非空转)、8%增速目标的可行性(需结合印尼当前经济基础评估)、以及“不加税”承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