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戎槟榔移民局局长日前表示,今年该局已驱逐约20名外籍人士,主要来自中国,其次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公民,多数涉及滥用居留许可案件。 在10月开展的”Wirawas行动”中,移民局在民丹县某分包公司查获16名中国籍公民持落地签(VOA)非法务工,违反移民条例。经法律程序后,16人通过雅加达和斯里槟榔普拉港被驱逐出境。 移民局对刑满释放人员(涉毒品或其他刑事案件)直接采取驱逐行政措施,并依据《移民法》对未申报身份变更者实施处罚。 新修订的移民法大幅加重处罚,违规者将面临10年入境禁令(原仅为6个月),彰显执法力度提升。
印尼矿业协会(IMA)警告,受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铜需求激增可能导致2028年出现全球性铜供应短缺。协会主席指出,印尼当前铜产量占全球3%-5%,并有望在2032-2035年提升至15%,但精炼工业化的滞后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目前印尼年产铜精矿约100万吨,其中仅20万-25万吨用于国内消费,其余依赖出口,若未来全部精矿出口而未深加工,将造成资源价值流失。为应对这一挑战,印尼正通过禁止铜精矿出口推动产业链下游发展。但他呼吁政府提供更多刺激政策,加速铜产品工业化进程。他强调能源转型对铜等关键矿产的需求迫切,印尼需抓住资源优势,制定明确的精炼方向并优化投资环境,确保未来铜产量能服务于国内产业而非单纯依赖原材料出口。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Danantara Investment Management将启动七个城市的垃圾发电(WTE)项目招标,计划在每个项目中持有至少30%股份。首轮招标涵盖雅加达、茂物、登巴萨、三宝垄、望加锡等七城。 项目背景基于普拉博沃总统签发的总统条例,旨在通过环保技术将城市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有24家国际企业通过首轮资格预审,包括三菱重工、伊藤忠商事、威立雅、中国光大环境等知名企业。公司CEO表示,每个WTE设施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垃圾,投资额约2.5-3.2万亿盾。 项目采用70%债务和30%股权的融资结构,部分资金来自”爱国债券”。项目预计创造2000-3000个建筑岗位,运营期可持续30年。所有中标企业需与本地国企或私企合作,以确保技术转移和本土能力建设。Danantara将分多批开放资格预审,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