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5日
- 星期三
经济统筹部部长日前表示,印尼政府计划于2025年7月7日(星期一)与美国签署关于增加进口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涉及印尼从美国增加进口石油以及农业等商品的相关事宜。印尼将从美国进口能源商品,总价值达155亿美元(约合251.11万亿盾)。除能源商品外,还包括农业产品的进口,同时相关投资计划也包含在内,其中涉及国企和Danantara的投资。目前谈判仍在继续,印尼谈判团队代表现处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同时还有印度、日本、欧盟、越南、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的谈判团队也在进行谈判。印尼希望美国不对其征收互惠关税,即0%的互惠关税。由于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截止时间临近,为2025年7月8-9日,印尼已向美国提出了包括关键矿产投资和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在内的第二次报价。
电商平台Shopee将对商家每笔交易收取1250盾订单处理费,7月20日起生效。该费用用于支持卖家业务增长,为卖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促销活动。新卖家(非星级卖家)前50笔订单无需缴纳该费用,50笔订单之后每笔完成的订单都需缴纳此费用,且与订单内产品数量无关。费用计算方式为每笔订单的产品处理费=订单处理费÷订单中的产品数量。例如买家一次购买5个产品(产品A 1个、产品B 2个、产品C 2个),则每笔订单的产品处理费为 1250盾÷5=250盾/个。该费用已包含增值税,且仅适用于未退货的产品。此费用不包含管理费、支付费、服务费等其他费用(若有)。Shopee有权随时更改、添加或修改相关条款,无需提前通知。
2025年5月,印尼出口额达246.1亿美元,相比2024年5月的224.4亿美元同比增长9.68%,该出口额高于2025年4月的进口额。非油气出口金额为2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0%。其中加工工业出口增长显著,增幅达24.08%,占比14.9%。增长主要源于棕榈油、非铁金属、珠宝、半导体、基础有机化工产品及农产品等出口额的提升。油气出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21.71%。2025年1-5月印尼非油气出口累计达1119.8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分别是中国(242.5亿美元)、美国(121.1亿美元)和印度(72.8亿美元),这三个市场的贡献占比达41.16%。
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印尼、欧盟、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征收反倾销税。各地区税率为:印尼公司20.2%,欧盟公司43.0%,日本公司18.1%-29.0%,韩国公司23.1%-103.1%,实施期限5年。产品范围包括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其定义为除冷轧外,含碳量1.2%及以下、含铬量10.5%及以上的合金钢,钢坯为矩形(非正方形)截面或其他半制成品,热轧板/卷由钢坯热轧制得,呈卷状或板状,不分宽度和厚度。主要用途为作为冷轧原料或直接用于船舶、集装箱等行业。对应税则号为72189100等多个,72223000项下非相关产品除外。该关税自2019年7月23日就开始征收,此次继续征收是考虑到若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尼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对中国的倾销及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进口经营者进口相关产品时应向海关缴纳反倾销税,税额按海关确定的进口货物计税价格从价计征,公式为反倾销税税额=计税价格×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以计税价格加上关税和反倾销税作为计税价格从价计征。对本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年6月,印尼乃至东盟最大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和销售链集成化项目正式启动,总统普拉博沃出席奠基仪式,强调这是中印合作成果。该项目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CATL)及其他几家中国企业共同参与,总投资额达59亿美元,生产基地位于西爪哇省卡拉旺、东哈马黑拉省和北马鲁古省。项目将带动 18 个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包括多功能港口建设。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帮助印尼成为东盟最大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中心,该项目助力印尼从“原材料附属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型,提升镍等原材料附加值,符合总统普拉博沃延续的产业政策。尽管印尼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争端、美国试图挑拨两国关系,但中国仍是印尼最大经贸伙伴,电池合作项目巩固了双边友好关系,对全球政治稳定具重要意义。因欧盟限制进口中国电动汽车,中国加速调整战略,转向亚非市场。广汽集团已在西爪哇(东南亚第二工厂)设电动汽车组装厂;比亚迪在西爪哇的组装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新产业集群将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亚洲的发展。
印尼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目前清洁能源占比为13.09%,政府计划到205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1%。近年来中企积极参与印尼清洁能源开发,承建多个重大项目,能源绿色转型成为中印合作新亮点,为印尼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卢穆特巴莱二期55兆瓦地热项目位于苏门答腊岛火山活动频繁区域,是印尼国家战略项目,目前中企在印尼承建的规模最大地热电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并规模化完成的示范工程。机组近日首次并网成功,建成后将为现有地热电站新增55兆瓦发电能力。项目推行“师带徒”制度,中方技术骨干与印尼员工“一对一”指导学习,还启动“属地青年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多个专题培训班。为当地社区提供上千个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培养近百名掌握地热电站施工技术的青年骨干。每年可减少最多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展现了中企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中印绿色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巴塘水电站项目位于苏门答腊岛巴丹托鲁河中下游,是印尼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属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今年3月底大坝全线封顶,预计今年7月开始下闸蓄水,年底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510兆瓦,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2.28亿千瓦时。项目可缓解苏门答腊岛供电压力,帮助数百万当地居民用上稳定清洁电能,改善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每年可减少上百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占地面积仅101公顷,是印尼空间利用效率最高的水电站之一,有望成为印尼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建设和运行期间创造4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施工、设备、物流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发展。联合印尼劳工部开展专业培训,培养本地技术人才。电力供应稳定后,居民用电更可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等行业受益,吸引更多企业落户苏门答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项目位于西爪哇省卡拉旺工业园,是印尼装机容量最大的陆上光伏项目。2024年7月并网发电,8月正式投入使用,规划直流装机容量为100.78兆瓦,由5个地块和24个发电单元组成。具备显著智能化特点,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智能组串式逆变器解决方案,适应印尼热带高温、雨林等复杂环境,智能组串分断专利技术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融合数字化技术与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可远程监控。每年提供超过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满足约11.2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47万吨,节约标煤5.84万吨。建设期间提供上千个就业机会,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本地工人。满足印尼国内工业对绿色电力的需求,提升工业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印尼政府昨日正式宣布第一轮放松管制政策,旨在为企业提供便利、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营造支持就业的生态系统,增强国家经济韧性,以应对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经济统筹部长和贸易部长介绍了相关政策内容。废除了2024年第8号贸易部长条例及2023年第36号贸易部长条例等旧法规,推出9项新贸易部长条例,按商品集群分类,便于未来调整,具体涵盖进口一般政策与规定、纺织品及纺织产品、农业和畜牧业产品、盐和渔业商品、化学品、危险品和矿物材料、电子和远程通信产品、特定工业产品、消费品、非新品和非B3废物进口。新法规自颁布之日起两个月后生效,以便系统和基础设施适应。除战略物资、K3LM领域(安全、安保、健康、环境和道德风险)及特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外,以下10类商品放宽进口限制,无需进口许可,改为技术性声明:林产品(441个HS编码)、补贴化肥(7个HS)、塑料原料(1个HS)、糖精、甜蜜素及含酒精芳香制剂(2个HS)、其他燃料(9个HS)、特定化学品(2个HS)、珍珠(4个HS)、食品托盘(2个HS)、鞋底(6个HS,仅限运动鞋)、两轮和三轮自行车(4个HS)。纺织品及纺织产品(TPT),包括成衣和配件,仍受严格监管,需进口许可及工业部和相关机构的技术考量,在边境进行监控,如纱线和窗帘等产品的保障措施仍在延长过程中。2025年第25号贸易部长条例规定,若地方政府在5个工作日内未颁发特许经营注册证,注册证明可作为经营依据,缩短企业等待时间。同时也废除了涉及贸易营业执照、商品分销规定、企业年度财务报告、补贴化肥采购等4项旧国内贸易法规,避免法规重叠,为企业提供明确指引。此次放松管制是印尼政府改善商业环境、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涉及进口、特许经营等多领域,旨在通过简化法规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根据政府条例,年营业额在5亿至48亿盾之间的在线商家(属于中小企业范畴),需自行申报并缴纳0.5%的最终所得税,但依赖商家自愿申报,存在较大税收漏洞。政府计划强制电商平台(如Tokopedia、Shopee、Lazada等)对符合条件的在线商店进行0.5%的所得税代扣代缴,将行政责任转移至平台,以提高纳税合规性。该计划仍在政府最终确定阶段,具体实施时间尚未公布。税务总局表示政策一旦正式发布,将向公众全面透明地说明。税务总局称此举旨在简化税收管理,确保线上与线下中小企业纳税公平,避免线下企业承担税负而线上企业免税的不平等现象。部分电商平台表示反对,担忧代扣代缴将增加平台管理负担(需处理数百万商家的税务扣缴、申报和缴纳),还可能导致商家转向社交媒体等非正规渠道交易,使自动征税形同虚设。平台对印尼税务系统 CTAS(Coretax)的稳定性存疑,该系统自2024年逐步上线,过渡期存在数据录入延迟、纳税申报错误、电子发票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若系统故障可能面临罚款风险。商家可能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线上商品价格上涨。尽管存在争议,但印尼电商交易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2024年GMV(商品交易总额)达650亿美元(约10.261万亿盾),2030年预计升至1500亿美元(约24.429万亿盾)。政府希望通过征税确保数字经济参与者公平贡献财政,尤其在2025年1-5月印尼国家收入同比下降11.4% 的背景下,此举或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2018年印尼曾尝试类似政策,要求电商平台提供商家数据并协助征税,但因行业反对在三个月后撤回。当前电商行业成熟度和交易规模提升,政府认为时机已到,将重新推行并进行适应性调整。
2024年印尼清真食品和饮料出口额达419亿美元(约合680.04万亿盾),成为印尼清真工业出口的主要贡献领域。在印尼2024年清真产品出口的四大类产品中,食品饮料位居第一,其余三类分别为时尚产品(82.8亿美元)、药品(7.3亿美元)和化妆品(4.3亿美元)。2024 年印尼对澳大利亚清真产品出口额达6.345亿美元,过去5年平均增长8.06%。2025年1-3月印尼对澳大利亚清真产品出口额为1.5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024年全球清真产品需求达1.3万亿美元,过去5年增长8.31%;澳大利亚清真产品进口额达81.3亿美元,市场空间较大。印尼对澳大利亚总体出口额为49亿美元,但清真产品占比仍较小,未来需拓展澳大利亚清真市场。印尼通过与Global Australia Halal Certification(GAHC)合作,借助当地侨民网络,为中小企业产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开辟渠道。
截至2025年5月,印尼对中国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15%,对印度出口量同比下降7%。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国际价格竞争加剧,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等国的煤炭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挤压印尼市场份额;同时中国库存高企,中国春节后煤炭库存未如往年下降,进口需求疲软,导致对印尼煤炭依赖度降低。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总司长表示无需恐慌,建议转向开拓东盟等新市场。他也质疑蒙古煤炭的运输成本问题,认为其地理劣势可能削弱价格竞争力。印尼煤炭开采协会(APBI)证实出口下滑,强调价格竞争是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