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长日前表示,政府已制定多项政策和计划,通过提供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链接与匹配”项目、加快生产机器和设备重组等方式,提升纺织和纺织产品(TPT)行业的效率、现代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尽管TPT行业面临全球挑战,但2025年第三季度仍展现出韧性,纺织品和服装成品增长0.93%,出口额达80.7亿美元,贸易顺差25亿美元。该行业投资吸引力回升,2024年投资增至21.44万亿盾,2025年前9个月已落实13.85万亿盾,且是制造业主要就业领域,吸纳376万劳动力。他还赞扬了PT Citra Terus Makmur公司的扩张举措,该公司投资5000亿盾进行扩张,不仅增加了国内市场份额,还强化了印尼在全球纺织供应链中的地位,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以及公私合作推动TPT行业增长的成效,期望其能激励更多企业创新和扩大产能。
印尼镍矿工协会(APNI)认为,印尼限制新建镍冶炼厂投资和工业营业执照(IUI)发放,有望推动全球镍价上涨,但存在不确定性,企业需做好价格未如预期上涨的应对准备。APNI顾问委员会成员指出,印尼冶炼厂暂停政策可能提升全球镍价,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绝对保证。 企业应将印尼政策作为触发事件纳入2025-2030年路线图、分析及产业战略规划中。当前镍价约每吨15075.33美元,虽较2022年3月超10万美元的历史高位大幅下跌,但此政策有助于企业更高效运营,推动投资。政府依据政府条例简化基于风险的商业许可流程,对行业有四点潜在积极影响。 一是低风险冶炼厂能更快获得许可且要求更简单;二是减轻企业行政负担,使其专注运营与创新;三是采用清洁创新技术的企业可能更易获许可,吸引更多创新投资;四是法规更清晰、流程易懂,企业能享受更好的法律确定性。此外工业部证实按规定收紧独立镍冶炼厂(未与矿山一体化)的IUI发放,不过对已进入建设阶段且计划生产中间产品的冶炼厂仍给予一定灵活性。截至2024年3月,印尼有44家运营中的镍冶炼厂,还有19家在建、7家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粮食统筹部长日前阐述了政府增强粮食安全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战略,他认为粮食主权是解决国内贫困问题的关键。在粮食方面,今年计划在爪哇岛建设2万公顷鱼塘,每个县至少建一个,还将打造2000个渔村,惠及1000 – 1500万渔民。 他指出,实现粮食主权能解决约三分之一的贫困问题,涵盖农业、渔业和畜牧业领域的贫困人口。在提升人力资源上,他表示若粮食和民众经济得到加强,接下来要确保印尼民众聪明且营养良好。他提到中国因民众聪明、营养充足,平均智商超120,而印尼平均智商仅72 – 78,落后于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和韩国。为此,政府今年将为5000 – 6000万,明年为8290万包括孕妇、幼儿园至高中学生在内的群体提供免费营养餐。他认为免费营养餐计划将推动基层经济增长,对食品需求的增加会带动供应链,促进乡村小商店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他强调民众经济运动是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乐观展望印尼能成为独立、民众富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