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印尼学者赖剑文博士(Harryanto Aryodiguno, Ph.D)日前在当地媒体发表的文章,自8月25日以来,印尼爆发大规模示威浪潮,雅加达、万隆等城市街头涌现学生、工人及网约司机等群体,抗议焦点直指国会议员的高额津贴(如住房补贴达5000万盾/月)及“危机意识缺失”。
导火索为国会议长副手失言称议员津贴上调,虽澄清仍激怒民众。议员Nafa Urbach以“交通堵塞”辩护津贴,Ahmad Syahroni辱骂批评者为“最笨的人”,Eko Patrio上传争议视频被视作“伤口撒盐”。
8月27日,雅加达警车碾毙网约车司机的事件成为转折点,愤怒转向警方暴力,抗议者要求追责。此次骚乱与1998年不同,未针对特定族群(如华人),而是聚焦国会、警方及特权官员等“压迫性精英”,反映抗争从“族群矛盾”转向“结构性不公”。
根源在于政治制度恶性循环——金钱选举催生腐败代表,民众信任彻底崩塌。变革需精英简朴自律与民众理性投票并行,国家安全部门应摒弃镇压,媒体与学界需守护良知。若不修复信任裂痕,历史或将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