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有四家在印尼投资的中国镍冶炼厂已部分或完全停止生产,其中一家甚至已解雇部分工人。这四家冶炼厂分别是PT Gunbuster Nickel Industry(GNI)、PT Indonesia Tsingshan Stainless Steel(ITSS)、PT Virtue Dragon Nickel Industry(VDNI)以及PT Huadi Nickel Alloy Indonesia(HNAI)。PT GNI自2024年初以来,其20条生产线中已有超过15条停产,APNI记录显示共28条生产线受影响,其中25条属于GNI;PT ITSS自2025年5月起,已停止部分不锈钢生产线和冷轧生产线(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以加工不锈钢);PT VDNI(位于Konawe)减少了生产能力,但数据未提及具体的生产线数量;PT HNAI自2025年7月15日起减少总产能并暂时停止运营,且自2025年7月1日起开始解雇冶炼厂的工人,350名工人未收到正式信函被解雇,其余工人自2025年7月15日起收到解雇备忘录。PT GNI的停产原因是镍价低迷、社会冲突以及电价高昂;而PT HNAI是由于镍价下跌且需求停滞;PT ITSS面临全球不锈钢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PT VDNI为了进行产能优化以及向高压酸浸冶炼厂转型。政府需要制定更能反映全球市场现实的矿产参考价格,尤其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暴跌时;制定镍矿石国内市场义务政策,以确保供应稳定且持续,并优先为致力于国内下游产业的冶炼厂提供供应;开拓新的镍下游产品出口市场,包括与印度、土耳其、阿联酋和非洲等合作伙伴国家协商免税或配额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