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打造全球绿色矿产供应链

在全球向低碳转型的能源格局中,冶炼厂已成为新的地缘政治舞台。过去围绕石油和战略海峡的影响力争夺,如今转向对镍、钴、锂等关键矿产提纯过程的掌控,这些矿产是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的核心原料。掌握下游加工环节的国家能控制价格、供应,制定环保标准,并在国际谈判中占据战略地位。中国在全球矿产供应链竞争态势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整合战略,在刚果开采钴、在智利开采锂,并建立大型加工中心,得到政府低成本融资和技术补贴支持。目前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电池级镍供应、80%的硫酸钴以及几乎全部的合成石墨,在全球矿产定价和绿色矿产标准制定中影响力巨大。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推动供应链重置,要求电动汽车组件需在特定区域或合作国家加工才能获得补贴;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设定2030年前40%国内加工目标,同时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度限制在65%以内;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也在积极与南半球资源生产国建立新合作关系。印尼自2020年实施镍矿出口禁令(虽曾在WTO遭质疑)后,催生了50多个提纯设施(如RKEF和HPAL)。镍加工品出口额5年内从20亿美元飙升至340亿美元,莫罗瓦利和韦达湾等工业区成为国内下游产业成功象征,创造超2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物流、金融等配套产业发展。不过项目由中国投资者占主导,使印尼易受外部动态影响;许多冶炼厂依赖燃煤发电,其产品可能面临碳税或欧盟绿色市场准入限制;大部分生产停留在铁镍等中间产品阶段,尚未升级至阴极或电池芯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此印尼实施基于排放强度的累进碳税,推动向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型;建立印尼矿产指数,作为透明公平的国内价格参考,防止转让定价行为;联合多边开发银行,将能源转型资金投向绿色提纯技术研发和工业区电力传输网络建设;建立湿法冶金领域卓越研究中心,研发更高效环保的金属分离技术,打造不易被复制的国内试剂或催化剂配方,将这些知识作为未来经济外交中的战略资产;加强矿产外交,发起“印度洋关键矿产走廊”论坛,联合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印度和西澳大利亚,统一物流标准、可持续认证和跨境供应链融资;在东盟和G20框架下,领导矿产生产国联盟,协商市场准入、清洁技术和基于关键矿产的绿色转型融资。这些政策举措有坚实宪法基础,《1945年宪法》规定土地、水和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并最大限度造福人民;关于矿产和煤炭采矿的法案强调下游产业义务和原矿出口禁令;政府法规中的矿产管理规定和战略产业激励总统令进一步完善了转型方向。冶炼厂不仅是金属加工工具,更是对世界能源未来掌控的象征。拥有矿产储备、战略地理位置和下游产业发展记录的印尼,若政府、私营部门和研究机构协同行动,有望从单纯的供应国转变为全球绿色经济未来的掌控者,实现定价、制定标准和改写全球绿色供应链规则的目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限制木薯乙醇进口以保护农民利益

贸易部长日前签署贸易部长条例,正式限制木薯(singkong)及乙醇(etanol)进口。该政策是应总统普拉博沃指示出台,旨在保护国内农业和糖业。 政府要求木薯及木薯制品(如木薯淀粉)进口需持有生产型进口商(API-P)许可,乙醇进口需通过进口批准(PI)机制。同时还要求工业部出具技术推荐信或商品平衡表,海关加强进口监管。 此前无限制的进口导致甘蔗糖蜜价格从2000盾/公斤暴跌至900盾,木薯价格跌破生产成本(740盾/公斤),农民团体持续抗议,威胁将进一步示威。 政府预计新规将稳定甘蔗和木薯种植户收入,保障国内乙醇供应链安全,同时平衡工业原料需求与农业生产。

印尼与欧盟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印尼与欧盟将于2025年9月23日正式签署《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该协定历经10年谈判,将为印尼带来重大经济利益。印尼出口欧盟的80%产品将享受零关税,欧盟产品进入印尼同样免税。预计5年内双边贸易额从300亿美元增至600亿美元。 该条约于2025年9月23日签署后进入实施阶段,经济统筹部长表示,协定将显著提升印尼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总统普拉博沃称这是10年谈判后的重大突破。棕榈油、纺织品等主要出口产品将直接受益。 同时物流、制造业等配套产业预计同步增长。该协定是印尼继RCEP后签署的又一重要区域贸易协定,将强化印尼作为东南亚重要经济体的地位。

印尼新首都获两项目19.8万亿盾投资

新首都IKN管理局局长日前宣布,两个总值19.8万亿盾的公私合作项目(KPBU)即将启动。  开发商PT Intiland Development投资10万亿盾,建设109套390平方米的独栋住宅;PT Nindya Karya投资9.8万亿盾,建造8栋公务员公寓(共288套190平方米单元)。 项目正等待财政部长签发《风险与融资分担文件》(RPDP),获批后将立即启动招标。他表示这两个项目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招标。 IKN建设采用多元融资模式,包括国家预算、公私合作和纯私人投资。他强调KPBU项目必须聚焦公共基础设施,如道路、公共交通和区域制冷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