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加强造船产业合作交流

印尼依托地缘优势,致力于成为东南亚中型船舶生产中心及面向太平洋岛国、非洲的主要商船和渔船出口国,远期目标为全球造船业中心。全国29个省分布342家活跃船厂,年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修船能力1200万载重吨。创造超4.6万个就业岗位,可自主建造商船、渔船、客船及军用巡逻舰,国有船厂PT PAL具备军用船舶出口能力(如向菲律宾出口船坞登陆舰)。目前共有127家船级社认证配套企业,部分船型本地化率突破40%。然而印尼造船业的原材料、发动机、导航设备等核心配套需从多国进口,导致建造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削弱国际竞争力。因此业界推动设计与生产流程全面数字化,提升船厂效率。开发环保型船型,响应全球脱碳趋势,引领绿色船舶发展。强化本土供应链,推动亚洲区域标准化与联合认证,构建区域船舶零部件供应链。新增国际港口,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全球贸易。印尼船东在中国船厂有较多订单,尤其青睐符合IMO排放标准的绿色船舶。中国骨干船厂在“2025 年印尼海事周”期间展示能力,双方围绕原料供应、物流保障探讨产业链协同。未来合作方向涵盖高附加值船型,包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液化石油气运输船、超大型液氨运输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等领域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双方合作重点为技术交流、供应链整合、市场拓展,助力印尼突破发展瓶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的下降

去工业化早期通常表现为制造业对经济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PDB的贡献比例逐渐降低。据印尼中央统计局(BPS)记录,制造业对PDB的占比近年持续下降。2014年为21.02%,2019年降至19.7%,2023年进一步降至18.67%,2024年小幅回升至19.13%。总统经济与粮食事...

中国仍是印尼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2024年印尼进口额达2352亿美元,较2023年的2219亿美元增长5.42%。其中油气进口额为362.8亿美元,非油气进口额为1989亿美元。2024年印尼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为中国、新加坡、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韩国、越南和印度。这十个国家的进口额在2024年较...

印尼七月各品牌最新燃油价格

受中东冲突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印尼Pertamina、Shell、BP、Vivo等加油站的燃油价格在7月初上涨。Pertamina旗下Pertamax从6月的12100盾/升涨至7月的12500盾/升;Pertamax Turbo从13050盾/升涨至13500盾/升;Pert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