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突出重围,8月进入印尼汽车销量前十

比亚迪,进入印尼市场前十?是的没错,2024年8月,印尼汽车销量76000台,中国品牌比亚迪在日资汽车环伺的印尼市场杀出重围,以2940台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跻身印尼汽车市场第六位。

印尼汽车每年的产量大约在140万台,其中约70%内销,30%出口。在内销市场中,日资品牌占据了90%的份额,其中包含丰田,大发,本田,三菱和铃木占据了前五位,剩下的10%被中资,韩资和欧美品牌瓜分。2017年前后,五菱和东风小康先后在印尼投资的工厂投产,但在燃油车领域很难撼动日资品牌,五菱经过7年的努力,才刚刚进入印尼市场前十。

但自从2023年3月,印尼政府推出针对新能源或者电动汽车推出了一篮子的激励政策,包含进口关税和购置税的减免,以及购置现金补贴,刺激印尼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发展,根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1月至7月各品牌电动汽车销量为17,826辆,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增长了一倍多。

这一行业趋势给中国汽车在印尼市场创造了换道超车的机会,中国至少有8家新能源汽车落地印尼市场,除了五菱和东风小康已经建厂以外,比亚迪也在2024年5月宣布在雅加达产业带的苏邦工业园圈地108公顷建厂,预计在2026年投产。

在比亚迪筹备建厂期间,印尼政府允许其零关税进口整车,所以从今年6月份开始,比亚迪已经陆陆续续开出多家4S店,6月份交付1600台,7月份交付2000台,8月份交付3000台,可见印尼消费者对于比亚迪汽车的热情非常高,以目前这样的增长趋势,比亚迪今年年内有望冲击印尼汽车市场前三,不仅如此,比亚迪的热销,也会带动其他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印尼市场的口碑,中国品牌在印尼一起抱团发展,不断提升汽车品质,做好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汽车品牌不断洗刷过去10多年,中国燃油汽车在印尼市场屡战屡败的遗憾,最终与日本汽车在印尼市场平分天下。与此同时,印尼政府也计划在2030年之前,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200万台,把印尼打造成成为东盟的电动车产业中心。

好的,关于印尼汽车市场,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是在印尼20年的王掌柜,印尼企业通,助力工厂落地印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中国车企杀入印尼前十!日系退守,新能源崛起

2025年7月印尼车市怎么样?一起来看一组数据:汽车批发60552辆,零售62770辆,环比分别涨4.8%和1.8%,更关键的是比亚迪、奇瑞、五菱稳坐前十——中国品牌终于在东南亚最大市场撕开口子了!今天不搞虚的,直接给大家说清楚:印尼车市现在到底是什么行情?未来往哪儿走?咱们产业链能抓住哪些真金白银的机会?一、当下真实情况:日系打底,中国破局7月印尼车市批发量(工厂到经销商)60552辆,零售量(经销商到消费者)62770辆,双双实现环比增长。不过格局仍是“日系打底,中国破局”——丰田、大发牢牢霸占前二;但中国品牌进一步突围:比亚迪、奇瑞双双闯入批发和零售前十,五菱也杀进零售榜,彻底打破了早年日系垄断的单一局面。二、未来三大板上钉钉的趋势第一,新能源加速跑:2024年印尼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仅5%,今年上半年已逼近10%;叠加政府补贴和本地化政策加持,未来2-3年份额冲上15%完全有可能。第二,经济型车是绝对基本盘:7月前20热销车型中,大多数集中在300~350条区间,说明印尼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强烈。第三,中国品牌从“卖车”转向“扎根”:五菱早已建成整车厂和电池包生产线;比亚迪印尼工厂今年底完工,2026年投产;奇瑞正推进CKD组装和TKDN40%本地化认证——本土化速度越来越快。三、产业链三大机会:中国企业最有优势第一,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印尼政府对TKDN本地化率的要求逐年增高,在印尼布局建厂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能降低成本。第二,经济型车配套链:印尼本地产能在车机、限速器等部件上缺口大,中国供应链性价比突出,对接顺畅。第三,销售服务与金融联动:印尼人买车80%靠分期,只有将销售网点、售后维修和金融分期深度绑定,才能真正黏住客户。总结:印尼早不是日系车的“后花园”了!当前正是市场回暖、新能源起步、本地化提速的三重关键窗口期。中国品牌已抢占先手,接下来拼的就是产品力、价格优势和本地化供应链落地速度。

多家中企拟将生产基地迁至Deltamas工业区

PT Puradelta Lestari Tbk (DMAS)证实,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多家中国制造商计划将生产基地迁至位于西爪哇省Cikarang的Greenland国际工业中心(GIIC)。美国的互惠关税政策促使中国企业寻找东南亚生产基地,该工业区目前入驻170家租户,主要为日本企业(如铃木、三菱等)。该工业区2025年上半年营收6133.5亿盾(同比下降49.07%),数据中心预售贡献69%。当地计划为中国企业提供替代生产基地,同时数据中心需求的增长也将带动土地销售,工业区可承接制造业转移红利。DMAS董事表示正与潜在投资者沟通,将把握这一产业转移机遇。尽管工业用地销售下滑,公司仍保持90%收入来自工业板块。

吉利旗下Farizon汽车正式进入印尼市场

Arista集团旗下PT Arista Auto Elektrindo日前与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Farizon Auto签署分销协议,正式将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引入印尼市场。双方合作重点涵盖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微型卡车、轻型商用车(LCV)及电动巴士。品牌主打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印尼物流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该品牌未来考虑在印尼建立本地组装生产线,Arista集团将利用20年本土汽车行业经验,通过现有经销商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推广Farizon产品。 Farizon国际公司CEO表示,印尼商用车市场潜力巨大,此次合作将加速清洁能源商用车的普及。该合作响应印尼政府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目标提升物流行业运营效率,同时减少碳排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