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内群岛省巴淡岛移民局在Pollux商场开设了移民服务室,为移民服务增添新途径,满足民众和企业的需求。廖内群岛省移民局局长表示,该休息室提供印尼公民一日加急护照办理服务,以及外籍人士居留许可服务,包括居留许可延期和类型变更。巴淡岛移民局还计划逐步增加普通护照办理服务。 通过这一模式,申请人无需前往移民局办公室,就能办理移民文件或咨询,对出行频繁的巴淡岛民众很合适。选择在商场开设服务点是为了让移民行政服务更接近公众。巴淡岛国际人员流动需求高,包括民众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工业园区外籍劳工的居留许可办理。 将移民休息室设在商场,是适应城市居民流动模式的举措。这一地点不仅方便个人申请人,也有助于需要快速办理外籍员工居留许可的企业,以及常处理移民文件的商业顾问。 休息室的运营为巴淡岛移民服务提供了新渠道,更靠近商业和服务中心,为护照申请人、外籍人士和商业团体提供更高效的选择。除该商场的移民休息室外,巴淡岛的其他移民服务点有:巴淡岛移民局办公室,位于Jl. Engku Putri No. 3,周一08:00开放;巴淡岛移民局-护照服务单元,位于港Komplek Harbour Bay, Jl. Duyung,周一08:00开放。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签署2025年第18号部长条例,作为地方政府管理民众采矿许可证(IPR)的依据,适用于个人和合作社。该条例规定,民众采矿区(WPR)是省级采矿区的一部分,由省长根据省级采矿规划、当地无证采矿活动等情况提出提案,同时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空间规划等因素。 WPR仅允许开采特定深度的金属原生矿或河流及河岸的次生矿,一个区块面积不超100公顷。省长确定WPR后需制定管理文件,涵盖坐标地图、岩石土壤状况等十点内容,且要附上相关技术批准或建议。个人IPR面积不超5公顷,合作社不超10公顷,持证人要完善商业识别号。 省长负责IPR的环境管理、复垦等工作,持证人要将销售矿物的10%作为复垦保证金存入以省长名义的银行账户,保证金在复垦完成后方可动用。省长会指定国企、地方国企或私企处理IPR产出的金属矿石。此外持证人要缴纳民众采矿费,非金属等特定商品还要缴纳地方税,民众采矿费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用于采矿管理。
巴布亚省查亚普拉市一名孕妇遭遇悲惨事件,她和腹中胎儿在四次被医院拒绝治疗后不幸死亡。当日下午,该孕妇在家中开始出现宫缩,家人用快艇将她送到当地医院,当时她宫口已开五指,原计划在该院顺产。当地医院称约22时10分胎儿完全娩出且可见,但胎心下降,医生建议手术。然而该院只有一名妇科医生且在外地,于是医院决定将孕妇转至另一家医院。 但家属认为医院处理延迟,医生不在且转诊单未及时开具,直到近午夜转诊单仍未完成。转诊途中,接收医院称三等BPJS病房、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满,妇科医生休假,麻醉医生未值班,救护车便将艾琳送往第三家医院。然而该医院称手术室正在翻修,拒绝接收。随后救护车又前往第四家医院,该院竟又声称三等BPJS病房满员,仅剩VIP病房且需交400万盾押金,家属未带够钱,只能继续转诊。该医院称转诊未通过转诊系统且三等病房满,可为家属提供普通服务。最后救护车前往第五家医院,途中孕妇癫痫发作,车辆折返第一家医院,到了第二天约05时00分,该孕妇在还未到达医院时死亡,腹中胎儿也未保住。巴布亚省长前往孕妇家人处公开道歉,称这是巴布亚医疗服务的失败案例,承诺全面评估医院服务,包括改善设施和更换省政府下属医院院长,强调医院应优先保障患者安全而非行政程序。此次悲剧凸显了转诊流程繁琐、BPJS服务受限和行政手续阻碍等问题,引发公众对查亚普拉医疗服务质量的担忧,推动全面整改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