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酒店大亨创立世界奢华连锁酒店帝国

在世界豪华连锁酒店安缦酒店的背后,有一位来自印尼名叫Adrian Willem Ban Kwie Lauw-Zecha别名Adrian Zecha的酒店大亨。这位来自苏加武眉的男子于1988年创建了安缦酒店,目前业务遍及20个国家,目前安缦的首席执行官是一位俄罗斯人。Adrian Zecha于1933年出生于苏加武眉,在一个受人尊敬也非常富有的华人家庭长大,他的家族属于印尼富有而成功的华人家庭。他的父亲William Lauw-Zecha是1923年第一位从美国洛瓦大学毕业的印尼人,与此同时他的兄弟们成功地在殖民政府中担任高级职位,他因此得到了很多便利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宾夕法尼亚州上大学,然而他的家族在印尼受人尊敬的地位却在1956年至1957年间被摧毁。当时苏加诺将印尼的私营公司国有化,这种国有化还伴随着对非印尼本土种族的排挤情绪日益高涨,结果他的家族企业被国家接管,他们的家人也不得不离开并在新加坡定居。幸运的是当时他仍在美国,因此他继续在《时代》杂志担任记者,早在1988年从事酒店业务之前,他就已经在多家媒体担任旅行记者。

作为一名旅游记者,他经常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环游世界。正因为如此,他对旅游和酒店业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第一次接触酒店业务发生在1972年,当时他帮助建立了丽晶国际酒店,最后于1988年建立了自己的酒店。他创办酒店的故事也颇为有趣,因为他并不喜欢当时世界上酒店都在提供不同等级的大房间的概念,对他来说,这样的概念要求酒店矗立在一座大型建筑中,还掩盖掉旅游地点的美景。因此他想建造一家不同概念的酒店:独特且小型,只有50间客房,这种小型酒店的形式使得偏远地区的旅游胜地也可以建设酒店。这一理念的真正体现是在泰国普吉岛进行的。他和他的朋友共同在那里耗资400万美元建造了一家酒店。1987年12月酒店落成并命名为Amanpuri,“Aman”取自梵文意为“和平”。他希望自己建造的酒店能够给游客带来平静的感觉。根据其创立理念,Amanpuri拥有不到50间客房,旨在为游客保持独特的体验。房间越少反而就会提供越多的服务,这样才能让游客满意,这与其他酒店不注重大客房的服务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战略,他们成功地为客人提供了不同的体验,这让他们更加出名。除此之外,这一成功归功于安缦在偏远旅游景点寻找地点的专业知识。一有偏远的旅游地点,他就立即选址并创立了Aman酒店。现在该酒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企业之一,如果一家酒店的名字以“Aman”开头,比如Amanjiwo、Amanpuri、Amankila等,那么它是在由苏加武眉人创立的安缦集团旗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卡拉旺移民局严查外籍违规,中国公民占多数

卡拉旺移民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期间,该局对涉嫌违反《移民法》的外籍人士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局长强调此举旨在维护地区秩序,主要违规行为包括逾期居留和滥用居留许可。被处理的外籍人士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公民(5人),其中3人涉嫌逾期居留,另2人涉嫌提供虚假材料获取居留许可、从事与许可不符的活动。 德国公民(3人)均因逾期居留被查处;还有孟加拉公民涉嫌无证入境及滥用居留许可;巴基斯坦及马来西亚公民分别涉及逾期居留和非法务工。违规者面临驱逐出境、列入黑名单(禁止再次入境)或限制未来居留许可申请等处罚。移民局联合地方政府、军警及社区加强”外籍人士监督计划”,重点监控卡拉旺工业区的外企员工。 他提醒外籍人士务必遵守印尼居留和工作许可规定,强调卡拉旺是战略要地,他们将持续严格执法以维护国家利益。该地区因外资企业集中,移民违规风险较高,2025年查处案件数量显著上升。

来华女佣真实身份竟是印尼富家女

中国香港一名雇主日前在社交平台分享,家中20多岁的印尼籍外佣突然提出辞职回乡结婚,起初担心她网恋受骗,却意外发现该外佣实为富家女,来港工作仅为”体验人生”。该外佣工作数年,做事”像大小姐”,近日突然提出解约回乡结婚。雇主原担心她被网恋对象欺骗,后得知男方自学生时代每月给她3000港元,婚后将增至6000港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名外佣在印尼拥有农场、咖啡园和可可田等资产。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指出许多外佣实为大学生或家境优渥,包括有军官女儿被父亲要求体验生活、自费请雇主孩子吃麦当劳不报销的“土豪”外佣。有外佣将香港工作作为跳板,最终移民加拿大置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专业人士薪资偏低(约3000港元),促使高学历者赴港工作;外佣群体中存在“体验生活”、”积累移民资本”等多元动机。该事件打破对外佣的刻板印象,展现当代跨国劳工的新面貌。该案例引发对劳工权益和社会阶层的讨论,雇主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印尼全面禁止稀土金属出口聚焦本土加工

印尼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所有稀土金属及其副产品出口,该禁令由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签发,旨在落实总统普拉博沃的指示,强化国家对战略资源的控制。 印尼稀土资源主要伴生于锡矿开采副产品(如独居石、磷钇矿),含17种稀土元素,其中钕(Nd)、镨(Pr)等永磁材料需求占全球消费量60%以上。 8月新成立的矿产工业局将主导稀土增值加工,优先由国企开发未发放采矿许可(IUP)的矿区。稀土永磁材料占全球市场价值的90%,印尼拟通过本土加工获取更高利润。现行锡矿副产品出口未充分体现稀土战略价值,禁令推动产业链延伸。政府将重点监管锡矿企业副产品流向,通过BUMN(国企)主导稀土提炼与应用开发,构建完整产业链。此举被视为印尼减少初级矿产出口、提升资源附加值的关键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