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酒店大亨创立世界奢华连锁酒店帝国

在世界豪华连锁酒店安缦酒店的背后,有一位来自印尼名叫Adrian Willem Ban Kwie Lauw-Zecha别名Adrian Zecha的酒店大亨。这位来自苏加武眉的男子于1988年创建了安缦酒店,目前业务遍及20个国家,目前安缦的首席执行官是一位俄罗斯人。Adrian Zecha于1933年出生于苏加武眉,在一个受人尊敬也非常富有的华人家庭长大,他的家族属于印尼富有而成功的华人家庭。他的父亲William Lauw-Zecha是1923年第一位从美国洛瓦大学毕业的印尼人,与此同时他的兄弟们成功地在殖民政府中担任高级职位,他因此得到了很多便利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宾夕法尼亚州上大学,然而他的家族在印尼受人尊敬的地位却在1956年至1957年间被摧毁。当时苏加诺将印尼的私营公司国有化,这种国有化还伴随着对非印尼本土种族的排挤情绪日益高涨,结果他的家族企业被国家接管,他们的家人也不得不离开并在新加坡定居。幸运的是当时他仍在美国,因此他继续在《时代》杂志担任记者,早在1988年从事酒店业务之前,他就已经在多家媒体担任旅行记者。

作为一名旅游记者,他经常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环游世界。正因为如此,他对旅游和酒店业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第一次接触酒店业务发生在1972年,当时他帮助建立了丽晶国际酒店,最后于1988年建立了自己的酒店。他创办酒店的故事也颇为有趣,因为他并不喜欢当时世界上酒店都在提供不同等级的大房间的概念,对他来说,这样的概念要求酒店矗立在一座大型建筑中,还掩盖掉旅游地点的美景。因此他想建造一家不同概念的酒店:独特且小型,只有50间客房,这种小型酒店的形式使得偏远地区的旅游胜地也可以建设酒店。这一理念的真正体现是在泰国普吉岛进行的。他和他的朋友共同在那里耗资400万美元建造了一家酒店。1987年12月酒店落成并命名为Amanpuri,“Aman”取自梵文意为“和平”。他希望自己建造的酒店能够给游客带来平静的感觉。根据其创立理念,Amanpuri拥有不到50间客房,旨在为游客保持独特的体验。房间越少反而就会提供越多的服务,这样才能让游客满意,这与其他酒店不注重大客房的服务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战略,他们成功地为客人提供了不同的体验,这让他们更加出名。除此之外,这一成功归功于安缦在偏远旅游景点寻找地点的专业知识。一有偏远的旅游地点,他就立即选址并创立了Aman酒店。现在该酒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企业之一,如果一家酒店的名字以“Aman”开头,比如Amanjiwo、Amanpuri、Amankila等,那么它是在由苏加武眉人创立的安缦集团旗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移民局在国人密集地区推出新监控手段

东南苏拉威西省肯达里移民局通过推出名为“Ikeni Moramo(肯达里移民在线监控外国人)”的新应用程序,加强了对外国公民的监管,这也是该办公室工作区域内移民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切实举措。 移民局主任表示,该应用程序是为应对广阔工作区域内外国人监管挑战而开发的公共服务创新成果。它旨在方便企业在线报告外籍员工情况,可实现实时报告,企业无需亲自前往移民办公室。 这一系统也是当地移民局支持与东南苏拉威西省移民局地区办事处共同发起的外国人监管创新举措的一部分。其目标是让外国人监管工作更快速、透明和高效,所有录入数据将由工作人员核实,以便更准确决策。该应用程序具备多种功能,如上传外籍员工数据、通知居留许可有效期,以及为工作人员和企业提供监控仪表盘。通过这一集成系统,使用外籍员工的企业与移民办公室之间的协作将更有效,双方可通过一个数字平台进行沟通。此外该应用程序还配备了基于网络的仪表盘,可实时显示报告数据,包括活跃外籍员工数量、居留许可状态以及每家公司的报告历史记录。此仪表盘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访问和透明度,便于基于数据进行决策分析,能随时快速准确开展监管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该程序加强对当地工作区域内战略工业区外籍员工活动的监管,该区域是国家投资中心。这一创新是政府通过现代化、有针对性的外国人监管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支持体现。移民局也借此表明其持续创新公共服务、强化基于技术的外国人监管体系,以及支持移民和惩教部改革精神的承诺。

雅加达“光明村”:孩子们从拾荒家庭走向大学

在雅加达市中心商业区林立的摩天大楼和豪华商场间,有个名为Kampung Cahaya(也称Kampung Gasong)的小村落,这里是数百户拾荒者家庭的生存之地。村落里弥漫着垃圾焚烧、食物残渣的气味,房屋狭小,水源稀缺,居民大多因拆迁流落至此。约130户家庭靠变卖废品为生,如今从事拾荒的仅占20%,其余人做些零工,拾荒者日收入常不足10万盾。 居民们时刻面临拆迁威胁,很多人只能无奈接受。但在这个艰苦环境中,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村里的学校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它从小型家庭学校发展而来,有志愿者授课,还与大学合作,帮助不少孩子圆了大学梦,也让村落有了“光明村”的美名。 Kampung Cahaya距商场仅几百米,却因道路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巨大反差,凸显出城市的不平等。尽管环境糟糕,居民们相互扶持,孩子们能接受教育,他们怀揣希望,努力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未来,展现出雅加达鲜为人知的一面。

石英砂采矿许可审批将收归印尼中央管理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在邦加勿里洞视察非法采矿情况后表示,将把所有石英砂采矿许可证收回中央。此前特别工作组发现邦加勿里洞存在非法采矿活动,预估使国家损失12.9万亿盾。原本石英砂、矿产和煤炭的采矿许可证归中央政府管理。 但在2022年,前总统佐科颁布2022年第55号总统令,将包括石英砂在内的矿产采矿许可审批权下放至地方政府。特别工作组在邦加中部的卢布克辛邦和卢布克辛库克村,即卢布克大巴县,发现非法采矿区,面积达315.48公顷。工作组在执法行动中扣押了21台挖掘机、2台推土机、1台发电机和10台吸沙设备。 此外还在邦加其他4个总面积102.37公顷的非法采矿点扣押了27台挖掘机和3台吸沙设备,目前正在计算这些非法采矿活动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此次非法采矿事件促使他决定收回石英砂采矿审批权,以加强监管,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