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检测又放宽!取消捅鼻子、取消血检!

上月30日简化回国健康绿码申领程序后,再传入境检测流程放宽好消息。入境人员核酸检测不用再捅鼻子了!这次把捅鼻子取消了,相信大家的回国旅途会愉悦不少!

北京时间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海关总署、民航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在会上根据科学精准宣布调整疫情防控的政策。

采样检测优化

会上,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在会上宣布,海关优化入境人员采样检测的工作,将原对入境人员“双采双检”的采样检测要求改为:

1. 仅口咽拭子“单采单检”;

2. 不再采集鼻咽拭子;

3. 取消入境人员涉新冠血液样本的检测要求;

4. 进一步优化入境人员口岸检疫的流程。

重申入境管控调整为“7+3”

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强调,宣布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入境人员管控措施调整为“7+3”,有科学依据和防控实践基础。

因为前期已在全国部分口岸城市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进一步缩短为2至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

与此同时,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也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入境人员口岸检疫的流程,对“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的货运航空器给予风险分析,取消登临检疫的布控”。

此前,中国驻温哥华等总领馆已发出关于简化绿色健康码申领程序的通知,包括登机前12小时抗原检测取消,仅保留48小时、24小时两次核酸,新冠康复者痊愈后14天就可以再次申请健康码,以及不再指定检测机构等。

多项政策改变表明开放在望

除了上述入境检测等程序优化,近期有多项政策的改变,表明全国正有序开放。“通信行程卡”覆盖时间也缩窄。

据人民日报消息,工信部发布公告,自北京时间7月7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通信行程卡”APP等查询渠道同步进行应用版本更新。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使用指南中的表述也有变化,已改为“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本人过往7天内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连续停留满4小时的国内城市证明。”

中国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说,这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入境人员口岸检疫的流程和优化入境货运航空器的比例。同时也会对部分与境内人员接触少,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的货运飞机给予风险分析,取消登临检疫的布控,进一步缩短货运飞机通关时间,提升周转效率,全力支持外贸保稳体制。

另外,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也表示,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陆续恢复了经贸、人员往来,最近入境人员和货物都有明显增加,民航局也会提高效率,减少旅客在机场的滞留等候的时间。

近期,回国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先是缩短了入境隔离期,仅需“7+3”,随后又取消了航前ART检测。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什么时候机票能降至正常价格就最好啦~

来源:新加坡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工会组织游行抗议中国劳工抢占岗位

劳工组织领袖日前对印尼卸货搬运企业协会(APBMI)主席发起猛烈抨击,他愤怒指责对方歪曲事实,将港口TKBM合作社污蔑为垄断组织,而实际上APBMI才是妄图掌控港口上下游工作的垄断者。 他表示TKBM合作社的工人和劳动者已在港口工作数十年,为家庭生计和国家经济做出贡献。APBMI妄图驱逐合作社成员,甚至可能引入中国劳务人员,还涉嫌勾结交通部官员。他怀疑这是APBMI的阴谋,通过挑起工会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让垄断集团和寡头轻松控制港口,破坏印尼港口工人的团结和未来。 他所在组织计划向对方发送信件要求其澄清言论,并警告若引发工人上街抗议,后果严重。他还指出TKBM合作社依据多份政府文件成立和运营,并非垄断。他呼吁对方与合作社合作,而非破坏,并告诫港口官员不要玩火,否则将引起各方关注,包括交通部长和总统普拉博沃。

中国公民再成移民局首要驱逐目标

丹戎槟榔移民局局长日前表示,今年该局已驱逐约20名外籍人士,主要来自中国,其次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公民,多数涉及滥用居留许可案件。 在10月开展的”Wirawas行动”中,移民局在民丹县某分包公司查获16名中国籍公民持落地签(VOA)非法务工,违反移民条例。经法律程序后,16人通过雅加达和斯里槟榔普拉港被驱逐出境。 移民局对刑满释放人员(涉毒品或其他刑事案件)直接采取驱逐行政措施,并依据《移民法》对未申报身份变更者实施处罚。 新修订的移民法大幅加重处罚,违规者将面临10年入境禁令(原仅为6个月),彰显执法力度提升。

2028年或出现全球性铜供应短缺

印尼矿业协会(IMA)警告,受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铜需求激增可能导致2028年出现全球性铜供应短缺。协会主席指出,印尼当前铜产量占全球3%-5%,并有望在2032-2035年提升至15%,但精炼工业化的滞后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目前印尼年产铜精矿约100万吨,其中仅20万-25万吨用于国内消费,其余依赖出口,若未来全部精矿出口而未深加工,将造成资源价值流失。为应对这一挑战,印尼正通过禁止铜精矿出口推动产业链下游发展。但他呼吁政府提供更多刺激政策,加速铜产品工业化进程。他强调能源转型对铜等关键矿产的需求迫切,印尼需抓住资源优势,制定明确的精炼方向并优化投资环境,确保未来铜产量能服务于国内产业而非单纯依赖原材料出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