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连续15个月贸易顺差,试图用外交为经济突围

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报道,在疫情期间,印度尼西亚驻外外交官与印度尼西亚贸易部的人员携手合作,以提高贸易绩效,提振经济。

疫情使许多国家倾向于保护和优先考虑国内利益,导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在疫情的第二年,经济快速得到复苏的国家提供了增加印尼产品出口的机会。

2021年7月,印尼贸易顺差再次出现顺差。中央统计局(BPS)指出,印尼贸易顺差为25.9亿美元。这意味着从2020年5月开始到现在,印尼的贸易平衡已连续15个月出现顺差。

全年印尼贸易累计顺差144.2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的86.5亿美元相比,这一顺差要大得多。2021年7月印尼出口额达177亿美元,较2021年6月出口额下降4.53%。与2020年7月相比,出口额上升29.32%。2021年7月非油气出口167.1亿美元,比2021年6月下降3.46%,但比2020年7月非油气出口增长28.26%。

参考最新的 BPS 报告,印度尼西亚对美国(US)的顺差为 12.7 亿美元,菲律宾为 5.33 亿美元,马来西亚为 3.975 亿美元。然而,印尼也与多个贸易伙伴出现逆差,如中国为8.445亿美元,澳大利亚为4.481亿美元,与泰国为2.711亿美元。2021年7月,对中国的最大非油气出口为35.7亿美元,其次为20.2亿美元,日本为11.9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在北京与Kompas进行虚拟对话时说:“根据雅加达的指示,我们正在将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引导至提供附加值的行业。”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压力。然而,中国早早出现的经济复苏为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出口商提供了更多向中国销售商品的绝佳机会。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尼对华出口产品同比大幅增长。印尼制粉工业产品对华出口较2020年同期增长36倍;加工肉类和鱼类增加了8倍;各种陶瓷产品增长2倍。这一增长也伴随着镍、钢铁等采矿材料加工产品的出口激增。

印度尼西亚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馆也积极与印度的国家和企业实体合作,以鼓励投资促进。印度是印尼重要的贸易伙伴。印尼最大的非石油和天然气贸易顺差来自印尼与印度的贸易。从BPS数据来看,印尼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煤炭、铜棕榈油、橡胶和化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拟在七地建设垃圾发电厂

国家电力公司(PLN)透露,要在七个地点建设垃圾发电厂(PLTSa),需大量垃圾供应。为实现197.4兆瓦的装机容量,每天需处理多达1.2万吨垃圾。 PLN总经理表示,在BPI Danantara协调及相关部委配合下,PLN已对这七个计划作为垃圾变电能试点项目的地点开展调研,并编制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是在2025年第109号总统令发布后采取的行动,该法令旨在通过环保技术将城市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来处理垃圾。 他在国会第六委员会听证会上介绍,首批七个PLTSa地点包括棉兰、唐格朗县、大雅加达地区(茂物)、勿加泗、三宝垄、日惹和巴厘岛。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97.4兆瓦,日处理垃圾能力约1.2万吨。需要注意的是,PLN后续负责消纳PLTSa所发电力,其角色是按每千瓦时20美分的定价购买电力,并非PLTSa的开发者或电力生产者。

印尼矿业营收亮眼,本土巨头撑起经济半壁江山

印尼采矿业再度彰显其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背景下,国内矿业巨头营收成绩亮眼,但财报数字背后受子公司整合、复杂控股结构及伴生矿利润等因素影响。自由港公司凭借格拉斯伯格地下矿高效生产和黄金历史高价,以170万亿盾营收位居榜首;阿达罗集团以105.19万亿盾营收位列第二,旗下热煤和冶金煤业务多元化保障了收入稳定。布米资源公司营收95.50万亿盾排第三,但其主要依赖旗下全球大型露天煤矿KPC,KPC贡献约75.63%的营收;迪安·斯瓦斯塔蒂卡·森托萨公司营收49.04万亿盾排第五,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子公司金能矿业,且公司业务多元,包含发电、化肥贸易等;阿曼矿业和默迪卡铜金公司营收36.38万亿盾,它们开采多种矿石,伴生矿利润对总收入有显著支撑。中游企业中,巴彦资源公司营收56万亿盾,以高效成本和创新技术闻名;布米阿萨姆公司和印迪卡能源公司营收分别约为39万亿和42万亿盾,印迪卡能源正拓展电动汽车和非煤炭矿物业务以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雅加达商场入驻率有所提升

全球房地产咨询公司CBRE数据显示,雅加达商场入驻率较新冠疫情时期有所提升,从去年底至今约达86%。CBRE研究与咨询主管指出,如今商场访客习惯有变,购物娱乐不再是主要目的,人们更倾向于体验式消费,比如尝试新鲜事物、打卡社交媒体上的网红美食,社交聚会也成为逛商场的重要原因,“体验式零售”成为潮流。 商场入驻率上升为外国品牌进入印尼带来机遇,新入驻品牌多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泰国,集中在餐饮、电子、小工具和美容护理领域。商场租金也受影响,高端商场平均租金上涨至每平方米每月约70万盾,中低端商场租金基本维持在每平方米每月20万盾以下。雅加达商场分高端、中高端、中低端四类,2020 – 2025年间高端和中高端商场入驻率波动大,今年有所增长,中低端商场自2021年以来保持稳定。雅加达零售业租赁面积达340万平方米,今年仅2家商场开业,新增吸纳面积1.85万平方米,整体入驻率达86%。未来还有15.4万平方米土地供应,商场平均月租金为32万盾,目前仍有50万平方米土地待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