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位商界大亨抢购50万亿盾爱国债券

46位印尼财团大亨日前抢购了价值50万亿盾的爱国债券,这些资金将用于资助垃圾转化为电力的项目,该项目招标将于本月举行。此次爱国债券认购显示出商界对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的积极态度。50万亿盾是一笔巨额资金,将为垃圾发电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垃圾转化为电力项目具有重要的环保和能源意义,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减少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而本月即将举行的项目招标,意味着项目即将进入实际推进阶段。众多财团大亨参与债券认购,表明他们对这一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期望通过投资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政府通过发行爱国债券吸引财团资金,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能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重要项目的开展。接下来,项目招标过程备受关注,其结果将决定哪些企业能够参与到垃圾发电项目中,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实现环保与能源发展的双重目标。

印尼金融市场近期表现不一股市外资净流入领涨

印尼金融市场近期表现不一,股市上涨但盾币承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投资者关注近期印尼央行外汇储备数据及全球的经济数据。6日,印尼综合股价指数(IHSG)上涨21.59点至8139.89点,交易额达28.20万亿盾,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02万亿盾,公用事业和房地产板块领涨,金融和非周期性消费板块下跌。 盾币兑美元汇率贬值0.09%至16545盾/美元,受美元指数(DXY)走强及美国政府停摆、美联储内部利率政策争论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0.19%至6.315%,显示投资者买入。美国股市方面,标普500指数创新高,纳指上涨,道指下跌,AMD因与AI领袖达成协议股价飙升,Comerica因银行收购交易股价大涨,并购活动增加鼓舞投资者,市场暂时忽略美国政府停摆影响。 市场将关注印尼央行公布的9月外汇储备和调整后基础货币(M0)数据,外汇储备能否维持在1400亿美元以上关乎印尼外部韧性,M0上升或暗示宽松货币政策。此外国际锡价因印尼和缅甸供应担忧创6个月新高,利好印尼锡业公司,但也带来国内供应挑战。同时印尼劳工部针对未就业毕业生推出带薪实习项目,以色列袭击加沙两周年,局势仍不稳定,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冲突。

印尼未来三个月计划投资100亿美元

印尼主权财富基金PT Danantara Investment Management(Persero)投资行动即将展开。据路透社报道,其首席投资官称,2025年10月起的三个月运营期内,Danantara计划投资约100亿美元(约合165.83万亿盾)。约80%的资金将投向国内项目,其余投向国外。 国内方面,初期项目包括在沙特阿拉伯建设朝觐村、与国家石油公司(PT Pertamina)合作的上游能源项目以及垃圾转化为能源项目,部分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其中垃圾转化能源项目计划在印尼各县市推出33个,8个将于2025年10月底启动。每个日处理1000吨并配备支持基础设施的项目点,投资估计需2 – 3万亿盾,总投资需求约66 – 99万亿盾。此次融资不局限于Danantara,也欢迎私人和国企参与,合作伙伴将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国外项目如沙特阿拉伯朝觐村建设等也在规划之中。此外Danantara还致力于提高股市流动性,印尼证券交易所(BEI)对其成为流动性提供者表示欢迎,但目前规定仅限交易所成员可担任,不过BEI鼓励国企子公司参与,为包括流动性提供股票在内的股票助力。

中印尼加强清真产业领域合作

印尼与中国近日签署清真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清真产业领域的合作。印尼工业部清真产业中心与中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促进会(FDSA)的合作涵盖产业开发、投资、能力建设、联合研究创新及商业促进等多个领域。 工业部清真产业中心主任表示,这一战略合作将提升印尼清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数据显示,全球清真产品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伊斯兰经济六大核心领域价值达2.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3.3万亿美元。此次合作有望为印尼清真企业打开拥有大量穆斯林消费者的中国市场。FDSA是中国专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质量监管的权威机构。此前,印尼经济统筹部透露,多家中国化妆品和制药企业有意投资东爪哇省Sidoarjo经济特区,该特区计划建成印尼首个清真经济特区。

企业出海印尼,从 “卖货” 到 “全要素落地”  

企业出海,绝不是“外贸部门多跑几场展会”那么简单,而是一把手工程——从“把货卖出去”升级为“全要素落地”:人才、资金、供应链、运营、品牌一个都不能少。为什么?两点硬逻辑:其一,逆全球化抬头,关税、配额、原产地规则、本地化产值比例、强制认证与平台合规不断加码,单纯跨境发货的链路越来越脆弱;其二,中国制造已从“低价竞争”转向“品牌溢价”,要在海外形成价值感,必须把产品力、服务与体验做在当地,靠本地渠道和口碑把品牌坐实。 所以,出海这事必须由一把手拍板:去哪个国家、投多大体量、如何走合规路径(公司设立、产品认证)、汇率与税务怎么对冲、现金流如何守住底线。这里面的重中之重,海外项目的操盘手也要选“合伙人型将领”,而不是单兵业务员——要能带队、打仗、拿结果。 出海的节奏也很重要,建议“三年打赢一场持久战”:第一年:投石问路与打基础——市场与价格带验证、试销、认证拿证、种子渠道、跨境+在地“双供应链”同步搭建。第二年:组织与渠道成形——本地团队磨合,中外文化与管理对齐,完善售后与服务网点,打造行业标杆客户与可复制打法。第三年:规模化与品牌心智——扩大SKU与渠道密度,优化税务与资金结构,提升周转率与毛利,形成“稳定现金流+正向口碑”的飞轮。

聚焦四大共识,共促产量提升与贸易扩容

印尼农业部副部长日前在雅加达会见到访的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双方就农业合作达成四项共识:双方将加强水稻研究合作,重点开发耐盐碱水稻品种,提升印尼沿海地区水稻产量。印尼作为水稻高产国,希望与中国在种子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深化合作。 目前印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达17亿美元,主要出口棕榈油、天然橡胶和燕窝等商品。印尼计划进一步扩大这些战略商品的对华出口;印尼寻求中国开放榴莲、燕窝和禽类产品的直接出口通道,以惠及印尼小农户。印尼已实现禽类自给自足并具备出口潜力。 双方将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学习中国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村减贫方面的经验。他强调这些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印尼农产品产量、减少进口并增加外汇收入,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两国同意加强战略伙伴关系,为农业投资和贸易创造更多机会。

中国品牌进军印尼推动印尼商场发展

中国品牌向印尼扩张为印尼购物中心行业带来增长动力。据Colliers Indonesia研究,2025年第三季度雅加达零售入驻率从2024年同期的74.4%微增至74.7%。Colliers Indonesia研究主管表示,如茶颜悦色(Chagee)和Oh!Some等受年轻人欢迎的中国品牌的进入是主要推动因素。 Colliers正协助多个中国品牌进入并拓展雅加达商场,且数量不止一家。印尼购物中心协会(APPBI)主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认为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全球品牌积极扩张,不仅能提高商场入驻率,还能丰富消费者购物选择。全球品牌扩张带来双重好处,既提升商场入住率,又让消费者有更多品牌和产品可选。Alphonzus指出,购物中心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需不断更新品牌,且全球品牌增长已不限于大城市,开始向爪哇岛外的二、三线城市拓展,有助于零售业增长均衡化。大部分进入印尼的外国品牌属中端类别,契合印尼中产阶级为主的市场,预计2025年全国商场入驻率将达80% – 85%。

印尼连续64个月实现贸易顺差

中央统计局(BPS)日前公布数据,2025年8月印尼贸易顺差达54.9亿美元,实现自2020年5月以来连续64个月顺差。从月度数据看,8月顺差得益于非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带来的71.5亿美元顺差,当月顺差由非油气产品支撑,其贡献的月度顺差占比较大。 从年度数据看,非油气产品以412.1亿美元的顺差继续成为全年顺差的主要支撑力量,不过油气产品仍处于120.7亿美元的逆差状态。在贸易伙伴方面,美国是印尼最大的顺差来源国,为印尼带来122亿美元顺差,印度和菲律宾分别贡献94.3亿美元和58.5亿美元顺差。 然而,印尼与中国存在130.9亿美元逆差,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分别有34.9亿美元和35.5亿美元逆差。印尼贸易能保持长时间顺差,非油气产品的进出口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原材料矿物、钢铁等产品在月度数据中贡献突出。 但油气产品的逆差以及与部分国家的贸易逆差情况,也反映出印尼在能源贸易和特定区域贸易上存在的挑战,后续如何在保持非油气产品优势的同时,改善油气贸易状况以及调整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将是印尼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印尼本土钢铁受进口钢材冲击

印尼国有钢铁巨头Krakatau Steel总裁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冲击,印尼钢铁产业正面临“历史最低点”。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征收19%报复性关税加50%额外关税的政策,可能迫使中国钢材大规模转向东南亚市场。 由于该地区国家保护措施薄弱,印尼本土钢铁企业(包括Krakatau Steel及其下游产业)将承受巨大竞争压力。他呼吁借此契机重构进口贸易体系,强化本土产业链保护。工业部金属与机械总司司长回应称,政府已对部分钢材实施反倾销税(如中国、印度等国的热轧卷板、厚板等产品),并通过《工业条例》要求进口商必须持有企业注册号。 此外,印尼现行23项钢材国家标准(涵盖钢棒、钢板、钢管等品类)也将继续作为技术壁垒维护国内市场。当前,Krakatau Steel背负28.37万亿盾债务,叠加国际市场不确定性,行业复苏亟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支撑。

印尼5441种商品可免税进入加拿大

印尼日前与加拿大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让5441种印尼产品能免税进入加拿大市场。它作为印尼与加拿大的贸易协议,致力于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为双方贸易搭建更顺畅的通道,助力印尼产品开启免税进入加拿大市场的大门。 虽暂时未明确具体产品品类,但通常这类协定会涉及农产品、手工艺品、纺织品等。此协议对印尼出口行业意义重大,像制造业和农业将直接受益,不仅能增加出口收入,还能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发展。 关于协议条件,虽未详细列出全部,但一般要求出口产品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和原产地规则,以此确保产品源自印尼,保障贸易的公平与规范。印尼积极推动签署CEPA协议,这一举措彰显了其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该协议的达成不仅为印尼产品进入加拿大市场提供机遇,也为印尼后续与其他国家签署类似贸易协定积累经验,有助于提升印尼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