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5日
- 星期三
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传音控股与印尼领先数字电信运营商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IO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整合全渠道资源,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推动印尼5G网络普及与应用,助力印尼数字化发展。印尼政府持续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数字经济发展关键窗口期。据GSMA预测,到2027年印尼5G连接数将达7000万,5G网络将覆盖59%的人口,成为东南亚最具增长潜力的5G市场之一。传音加速布局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通过精准本地化策略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印尼、菲律宾等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据IDC数据,2024年传音在印尼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一。传音广泛的线下网络与IOH的9540万移动用户基础形成共振,加速5G终端渗透。传音移动互联的多场景数字解决方案助力IOH提升用户转化率,拓展增量市场。推动传音智能终端产品更有效触达印尼用户,进一步提升传音在印尼市场的影响力。共同为印尼用户带来智能、高效、便捷的5G生活新体验。传音控股副总裁表示印尼是传音在东南亚的重要战略市场,借助IOH品牌影响力,结合传音创新科技和服务,持续为印尼消费者带来高品质智能产品与数字体验,加速本地数字化升级。IOH首席营销官表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世界一流数字体验,传音的创新科技产品、本地化能力和渠道渗透力是IOH推动5G业务发展的强大助力,希望通过合作推动先进技术服务本地,为印尼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印尼Pupuk Kaltim(PKT)公司30万吨/年纯碱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印尼首个纯碱项目,也是印尼国家重点项目,同时意味着中国的侯氏制碱法(联碱法)首次落地印尼。项目位于印尼东加里曼丹省邦唐,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纯碱装置。为响应印尼政府多项战略计划,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联碱工艺,不仅通过副产品氯化铵提高复合肥产量以推进粮食自给自足,还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助力实现碳减排绿色经济目标。建成后,将大幅降低印尼纯碱进口依赖度,促进其纯碱下游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印尼化学工业独立化,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此项目是天辰公司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践行“T+EPC”商业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天辰公司将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发挥自身优势,筑牢安全底线、坚守质量标准、严控工期节点,推进项目建设,为中印化工领域合作树立新里程碑。
中国净水企业安吉尔ANGEL集团在印尼推出航天级净水技术,覆盖家庭、商业及公共设施领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表示,清洁水是人类基本权利,ANGEL通过引入航天级净水技术,应对当前及未来水质挑战。作为长期扩张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正在印尼建立覆盖40多个城市的全国服务网络,支持快速安装、定期水质检测及售后维护,服务对象包括办公楼、餐厅、咖啡馆及家庭安装项目。公司希望构建科技健康产业,成为推动印尼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合作伙伴,不仅满足家庭需求,还为商业和机构提供大规模净水解决方案,涵盖餐厅、咖啡馆、公司办公室、学校及政府机构等。她认为高品质水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提升各行业的生产力和效率。ANGEL宣布与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咖啡连锁品牌之一Tomoro Coffee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T Silver Bullet Indonesia CEO表示作为ANGEL在印尼的官方经销商,他对该公司进入印尼市场表示欢迎。他指出长期以来印尼水质面临挑战,需要可靠、智能且节能的解决方案,ANGEL凭借先进技术和集成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全国家庭、商业企业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
中国餐饮企业近年积极扩张到东南亚市场,原因包括中国国内市场饱和,政策推动“走出去” 战略;东南亚因消费群体增长快、餐饮行业欠发达、地理邻近、投资环境开放,成为主要目标市场。头部品牌包括蜜雪冰城、奈雪、瑞幸咖啡、茶百道等,聚焦冰淇淋、奶茶等细分领域。与星巴克等欧美品牌依赖本地大型企业的独家特许经营模式不同,中国企业采用低门槛加盟,初始资本低于4万美元(如蜜雪冰城),覆盖非城市地区。蜜雪冰城为东南亚门店增长最快品牌:2020年进入印尼,4年门店超2000家。澳、日、韩等市场因监管严格、食品安全标准高、本土品牌忠诚度强,中国企业难以渗透。而印尼作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国家,蜜雪冰城2023年因认证延迟引发抗议,后获印尼乌里玛委员会(MUI)认证。中资品牌需与美、欧、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早期进入的品牌竞争,后者具备品牌认知和消费者信任优势。例如Aice Group由新加坡华人创办,2015年进入印尼,以低成本冰淇淋贴合本地口味,2022 年成为印尼大型餐饮企业,拥有3家工厂。伊利集团通过Joyday冰淇淋品牌进入印尼,与Aice、蜜雪冰城直接竞争。中资企业开拓印尼市场能够创造就业、提供平价产品,获当地言论肯定,助力改善中国形象。不过低成本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面临质量控制、市场饱和及盈利性挑战。未来需平衡快速扩张与本地化运营,应对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变化。
北京汽车BAIC印尼通过HIM位于西爪哇省普瓦卡塔的工厂,推出本地组装的BJ40 Plus车型,此前该车型以全进口形式从中国引入。此次发布由PT JIO主导,标志着该品牌正式开启本地组装业务。为确保组装工艺达标,品牌从PT JDI和PT HIM派遣7名技术人员,赴中国北京的BAIC越野专用工厂进行了两周的学习与工艺分析。同时BAIC国际派6名技术专家(含2名质量控制专家)驻印尼工厂1个月,确保技术转移和组装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工业部金属机械运输及电子工业司司长表示,BJ40 Plus本地组装是印尼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为行业增长开辟了新机遇,支持政府打造强大、独立且具全球竞争力的民族汽车工业愿景。目前采用全散件组装模式,零部件仍来自中国,计划未来提升本地零部件使用率(TKDN),1-2年内将BJ40 Plus的TKDN提升至40%,并通过东盟出口计划为国家创汇。本地组装预计月产800辆,可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印尼汽车工人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雅加达本地组装版售价6.98亿盾,较进口版(7.9亿盾)降价近1亿盾,主要因进口税费差异,价格更具竞争力,目标客户涵盖政府机构、企业及普通消费者。品牌计划于2025年7月在印尼国际汽车展推出BJ30 Hybrid车型,逐步扩大本地组装产品线,丰富消费者选择。除组装外,品牌致力于创新与投资,推动本土汽车生态系统发展,未来有望在印尼开发更多定制车型,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国汽车品牌GAC Aion与印尼本地经销商Indomobil Group合作建立的位于西爪哇省普瓦卡塔的首家本地组装工厂于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正式投产。初期规划每年可生产2万辆汽车,未来几年内计划将年产能提升至5万辆。工厂采用“灯塔工厂”概念,应用智能且环保的制造系统,配备最新技术和集成生产系统。同时将采用中国工厂已使用的先进制造系统,可组装从轿车到多用途汽车(MPV)等多种车型。首款车型Aion V为最新电动汽车,已于2024年11月推向印尼市场。后续Aion Y Plus和Hyptec HT等车型也将很快在本地组装。产品不仅面向印尼国内市场,未来还将以出口为导向。尽管工厂刚于6月10日开业,但过去几周已开始组装,截至6月初已有500辆Aion V交付给消费者。
早前惠城区经贸代表团召开“惠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印尼威林产业园经贸活动对接会”,展示惠城区产业优势与投资机遇,并举行贸易类、投资类及印尼威林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400万平方米,功能分区包括承担产品生产制造功能的生产制造区、负责仓储、物流及保税业务的保税物流区、提供研发、服务等综合配套支持的综合服务配套区。项目计划18个月内竣工投产,体现“威林速度”。三大功能区联动,形成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工贸一体化”完整产业生态闭环。广东威林发挥链主作用,带领供应链核心配套企业集群式入驻印尼建立分厂,形成产业合力;利用印尼区位与政策优势,承接印尼本土及欧美市场订单,与国内生产基地联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订单高效协同交付,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该项目是广东威林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推动其优化全球产能布局,以创新与品质服务全球市场。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就业与产业升级,为中印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协同与繁荣发展。未来希望打造融合创新、高效与绿色的国际化产业园区,成为印尼产业新地标。
印尼Krakatau钢铁集团计划在万丹省芝勒贡的Krakatau工业区提供超500公顷土地,以吸引中国德龙钢铁集团(Delong Steel Group,全球第11大、中国第7大钢铁生产商)及其印尼子公司PT Dexin Steel Indonesia的大型投资。德龙旨在通过此次合作在印尼建设新钢铁厂,推动其全球布局。5月Krakatau Steel代表团访问德龙集团,签署原材料采购备忘录,并考察其工厂设施,双方初步达成战略合作意向。6月3日德龙及PT Dexin Steel Indonesia回访 Krakatau Steel,实地考察芝勒贡工业区的新厂选址,并参观现有港口和钢铁厂等配套设施。6月5日双方在雅加达举行商务会议,重点讨论建设年产300万吨的综合钢铁厂计划,进一步细化合作细节。双方希望通过土地资源整合与技术合作,优化Krakatau Steel的资产利用效率,同时引入德龙钢铁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推动印尼国家钢铁工业复兴,将芝勒贡打造成东南亚环保型钢铁工业中心,契合Krakatau Steel的 “绿色钢铁”理念;构建更强大的国家钢铁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印尼钢铁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支持国家战略项目的原材料需求。此次合作预计创造数千个本地就业岗位,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并增强贸易平衡。Krakatau Steel首席执行官表示,对此次全球战略合作充满期待,认为土地供应是实质性支持,技术转移将带来长期价值。德龙认为芝勒贡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是其新枢纽的理想选址,目前正深入评估项目可行性。双方正在密集谈判,未来将进一步敲定投资细节,推动项目落地。
印尼寻求与中国船企合作以提升造船实力,当前印尼单船平均建造周期长达28个月以上,而中国船厂仅需15-16个月即可完成同类订单;同时钢材来自澳洲,发动机购自德国,导航系统从日本进口,这种碎片化供应模式推高成本且导致建造周期难以控制;与中韩相比,本土化配套能力不足是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2024年11月中国与印尼签署《深化蓝色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在海洋领域合作开启新篇,为中国企业在印尼高端船舶制造等领域合作提供政策支撑。印尼政府计划2025年前完成大部分老旧渔船更新换代,中国企业在LNG 动力运输船、电动渡轮等绿色船舶技术方案上成果显著,备受印尼市场关注,江南造船等中国船企热情高涨。印尼凯撒集团早前与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以及多家船企签署三项合作协议,内容涵盖造船厂建设、港口设施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搭建、海产品加工与海外销售体系构建等。未来五年印尼需大量新增船舶以提升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规模,中国连续至少十年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350亿美元,美国是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为383亿美元。印尼工商会计划通过主权财富基金 Danantara(管理资产高达9000亿美元,年均产生1000万美元分红收益),利用杠杆融资等债务工具,五年内投资扩建船队。印尼集装箱公司PT Temas TBK(Temas Lines)年初公布2025年战略,包括新增16艘船舶扩大运力规模(8艘LNG动力新船,8艘二手船,今年8月交付,造船厂信息待定);该船东与中国船企合作已久,2018年从连云港船厂接收10艘360TEU新船,旗下大部分船由中国船企建造。
中联重科7台大型塔机正助力雅加达绿洲双塔项目建设,该双塔建成后,其中T1塔楼高331m,将成为印尼主体结构第一高楼。参与项目上部主体结构施工吊装的塔机,包括首台平头动臂塔机及6台动臂塔机。该机型是中联重科结合全球市场需求推出的创新机型,首次出海配置圆榫标准节,已远销印尼等多国。它采用先进液压缸变幅技术,有平、动两种工作模式,2分钟可完成切换,动臂模式最大作业角度达87°,适应狭小空间;非工作状态最小停放半径仅10 m,安拆灵活、运输便捷,深受项目方肯定。此外中联重科为客户提供强大技术与服务支持,研发和服务团队与项目方沟通确定内爬方案及受力计算,中方和印尼本地服务工程师配合完成安装调试并培训操作人员,还针对项目塔机备件补库和定期例检,获一线施工人员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