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5日
- 星期一

印尼国营电力巨头国家电力公司高层日前造访了位于上海的惠生海工集团,希望能够学习这家中国电力领先企业有关中游天然气的先进技术,特别是中游天然气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浮式天然气发电厂的发展经验。 通过访问这家在广东建设中国第一个年产能达到5.5兆瓦的海上风力发电厂的企业并以此作为进军新能源产业第一步的领先企业,他期望这次交流学习能够推进相关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满足印尼国内电力供应的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官员透露,与韩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投资发展印尼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的进展更顺利,尤其是与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巨头宁德时代的合作推进迅速,无需受公司股东框架限制使得中资企业能够加快与印尼企业合作构建从上游采矿、镍加工以及电池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 按照他的说法,由于双方已经准备好合作相关的文件与材料,中印两国企业早在今年一月就已经签署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以此作为双方在技术和业务经验等领域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的第一步,期望到今年十月份能够推进到更深入的流程。

尽管政府已经将电动汽车的增值税从11%降低到1%来鼓励销售,但目前印尼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仍然较为疲软,海洋事务和投资统筹部人士分析电动汽车车型选择少、价格较为昂贵以及国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导致需求疲软的三大原因,不过他相信只要解决上述问题电动汽车最终也会成为印尼的市场潮流。 调研机构今年二月份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也体现了这一情况,高达71.2%的受访者认为使用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找到公共充电站,62%的人则需要考虑汽车价格,52%的人担心里程限制,46.6%的人担心电池更换等操作复杂,32.4%的人担心充电时长。鉴于消费者的以上种种担忧,政府目前通过降低增值税的方式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日前在北马鲁古省奥比岛启动了印尼第一个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硫酸镍的生产项目,这一年产能高达24万吨的工厂也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工厂,此前在2021年6月已经成功生产了混合氢氧化物沉淀物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原材料,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中期实现年产量24万吨,金属镍含量5.4万吨/年的目标。 原料工厂人士表示,首批硫酸镍产品计划于今年六月出口,自2010年就已经进行产业整合,2015年就已通过四条镍铁生产线进行高品位镍的下游加工,2018年开始建设低品位镍的褐铁矿下游加工,直到今年上半年就已完成拥有八条生产线的镍铁冶炼厂的建设。

海洋事务和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早前在中国访问时对中国领先全球的科技进步和技术研发感到十分惊讶,希望印尼能够借鉴中国在下游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研发的资金比例并推进数字化改革,从而复制中国科技进步的神奇表现。 玻璃纤维产业则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他已经专门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吸引中国投资者到原材料资源丰富的东爪哇地区发展玻璃纤维产业,并且推动玻璃纤维行业的先进技术从中国转移到印尼本土。

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与中国能源国企巨头日前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发展中苏拉威西莫罗瓦利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计划在当地建设产能高达5000兆瓦的水力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在满足国内电力需求的同时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国家电力公司的高层表示,这次由东南亚最大的电力企业与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实现的合作能够充分开发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满足当地工业区的用电需求并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早日实现政府之前制定的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3%的目标。

多家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和摩托车品牌计划通过参加印尼国际车展作为进军印尼市场的契机,其中一项重要策略是相关品牌的产品将会接受印尼相关部门的车辆类型测试并努力满足政府制定的零配件国产化水平以获得政府的激励补贴。 电动摩托车品牌总裁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办理商标注册以及售卖车型的相关文书流程,未来也将遵循政府制定的电动汽车的相关规定;另一家电动汽车品牌高层也表示,他们对印尼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态度,有信心能够从在中国生产组装转变成在印尼国内生产。

商业竞争监督委员会日前宣布,将会对七家违反政府针对食用油的最高零售价规则而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的企业处以一共712.8亿印尼盾(约合3400万元)的罚款,其中商业巨头三林集团旗下子公司被处以金额最高的408.8亿印尼盾(约合1900万元)的罚款。 委员会人士介绍,这七家食用油企业在食用油市场供应出现短缺现象的时候故意降低产量和销量,希望借此来影响政府废除最高零售价的规定,而在这项规定被撤销后食用油的售价竟还高于之前的价格;此前北苏门答腊地区正经历食用油短缺以及售价高昂的问题,政府却发现在三林集团旗下公司的仓库内却储存了多达110万升食用油。 三林集团回应称,这批食用油库存是优先用于当地加工厂制作旗下品牌的油炸方便面食品,余下的食用油在经过加工后将会被分发给周围地区的经销商,公司一直遵循贸易部门的相关法律规则。

由于工资成本不断上升,雅加达东部Pulogadung工业区内大批劳动密集型工厂外流到其他地区以寻求更低的人力成本。 工厂大量外流导致许多厂房荒废在此,甚至还有因为未缴纳地方税款而被查封的厂房。 印尼雇主协会副主席表示,由于人力成本太高,服装企业大批搬离勿加泗和Karawang等地区以寻找成本更低的地区 雅加达首都特区2023年度的最低工资水平为4901798印尼盾(约合2307.4元)而Karawang地区的最低工资水平为5176179.07印尼盾(约合2436.56元)这也导致许多工厂搬离到其他地区 业界人士表示,大部分工厂搬到了中爪哇、西爪哇的Majalengka还有Jepara等成本可承担的地区。 Majalengka的最低工资水平仅为2230380印尼盾(约合1049.9元)而Jepara地区的最低工资也仅为2272626印尼盾(约合1069.78元),比Karawang和雅加达的最低工资水平的一半还要低,因此当地一个人的工资成本能够在这里雇佣两名员工。 除了工资成本,建筑税务和规章制度等因素也是影响工厂外流的重要因素。

印尼华人协会主席日前表示,尽管中国投资者对于投资新国都努山达拉地区具有很高的热情,但由于投资规则尤其是土地购买的规则仍然不明确,大部分投资者现在依然犹豫不决。政府早前颁布的为新都商业参与者颁发营业执照、提供营商和投资便利的法规并未说明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购买土地的机制。 按照政府规定,外国公民可以拥有最长八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每次最多可以延期三十年,之后还能再延期最多二十年,不过等到一百年经营权到期后土地可以延期还是必须归还给政府这一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同时明年总统大选引发的政治局势不稳也会影响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