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均有意竞争雅加达-泗水高铁项目

印尼政府计划将雅加达-万隆高铁(KCJB/Whoosh)延长至泗水,以提升爪哇岛的交通流动性与效率,该计划获总统普拉博沃指示,由基础设施和区域发展协调部长推进。 中国和日本均对该项目提出合作提议。日本提议运营半高速列车,并提出了一些条件;中国尚未明确项目具体要求,印尼政府需研究其可能采用的北线、中线或南线路线方案。该项目规模大于雅加达-万隆高铁,面临土地征用、路线规划等重大挑战,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中国投资者积极投资印尼清真产业园

印尼政府称中国投资者已排队准备在东爪哇省锡江的清真产业园区(KIH)投资,主要涉及清真明胶、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如中国投资者AminBio专注清真明胶生产,Zhong Tou Investment聚焦清真医药和化妆品。该清真经济特区的投资实现仍需总统普拉博沃批准,经济协调部已提交相关政府法规草案,期望尽快完成审批。 锡江清真产业园区是印尼四个清真产业园区之一,另外三个分别位于廖内群岛的宾坦、万丹的芝坎德和西爪哇的雅加达勿加泗地区的贾巴贝卡。 锡江园区面积796.65公顷,其中59.49%(473.96公顷)已获得建筑使用权证书。锡江清真产业园区的承诺投资额达97.8万亿盾,目前已实现约4510亿盾;预计30年内将创造31767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吸纳约800人就业。印尼有望利用该园区生产清真版本产品,目标市场包括中东国家如阿联酋;预计每年将为锡江郡贡献8440亿盾的地区生产总值,为东爪哇省贡献8.5万亿盾。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投资印尼飙升82亿美元

为规避美国高额关税,中国企业纷纷计划在印尼扩大业务或设立新运营机构。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超过30%,而对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商品关税为19%,对越南为20%。中国企业对印尼投资兴趣浓厚,咨询和入驻需求激增,涉及玩具制造、纺织、电动汽车等行业。印尼的大型工业区(如占地超2700公顷的西爪哇Subang Smartpolitan)收到大量中国投资者咨询。印尼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被认为占据印尼市场相当于掌握东南亚一半市场,企业易实现20%-30%的净利润率。 印尼房地产价格也因此上涨,如雅加达一处四层办公楼年租金较去年上涨43%。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对印尼投资同比增长6.5%,达82亿美元。同期印尼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增长2.58%,至432.6万亿盾,政府预计下半年投资将持续增长。工业咨询公司PT Yard Zeal Indonesia创始人称公司业务繁忙,工业区需求旺盛;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印尼工业与物流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企业急于寻找可立即使用的土地和建筑;在印尼经营摩托车前灯业务的中国企业家看好印尼市场潜力。

中印尼计划合作收购镍冶炼厂

印尼镍矿商协会(APNI)称印尼投资管理局Danantara有望与中国企业组建财团,联合收购PT Gunbuster Nickel Industry(GNI)的镍冶炼厂资产。收购计划仍在发展中,Danantara正等待利益相关方批准及开展尽职调查,计划与矿业国企母公司MIND ID作为主要合作伙伴推进。Danantara拟准备约200亿美元的初始收购资金,另有6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支持中期流动性。截至目前,GNI仍隶属于中国江苏德龙镍业(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 Co.),该公司在华面临财务问题。GNI拥有20多条镍铁(NPI)生产线,用于不锈钢原料生产,但自2024年初几乎全部停产,仅剩部分生产线运行,预计超15条线已停工,接近全面停产。正等待债权人会议以获取新资金,预计时间为2025年8月。企业位于中苏拉威西省北莫罗泰利,采用火法冶金或回转窑电炉(RKEF)技术,年产能190万吨NPI,还生产镍铁用于不锈钢及镍合金工业。曾与印尼国有矿业控股公司旗下的PT Aneka Tambang Tbk.(ANTM)及Alchemist Metal Industry Pte Ltd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在北科纳韦和北莫罗泰利开发冶炼厂业务。Danantara首席执行官确认正考虑收购GNI,因其属于国家战略性镍下游项目,若符合投资标准可能推进。工业部官员称GNI仍为江苏德龙子公司,正等待债权人会议。

2025年印尼将迎6家总市值超3万亿盾的大型企业IPO

印尼证券交易所(BEI)总经理在雅加达BEI主厅举行的资本市场48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有两家大型龙头企业计划在下半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2025年上半年有4家大型企业完成IPO,分别是PT Raharja Energi Cepu Tbk(RATU)、PT Bangun Kosambi Sukses Tbk(CBDK)、PT Yupi Indo Jelly Gum Tbk(YUPI)和PT Chandra Daya Investasi Tbk(CDIA),这些企业市值达3万亿盾,自由流通股比例至少15%。BEI目标是2025年有6家大型企业进行IPO,该数据截至2025年8月,未来可能增加。这6家企业分属不同行业,2家来自基础材料行业,1家来自运输和物流行业,2家来自工业领域,1家来自金融行业。其中2家属于龙头企业类别,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两家灯塔企业具体来自哪个行业。

印尼有潜力引领电池能源转型变革

印尼电池生态系统协会(Id Battery)总主席日前在雅加达举办的2025年国际电池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在全球迈向脱碳的进程中,电池迅速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印尼有巨大潜力引领这一变革。印尼在全球电池生产领域具备领先潜力,亟需构建一体化、可持续且包容性的电池生态系统。他强调Id Battery的使命是发展符合全球环境和社会标准的国家电池生态系统,还提及印尼电池公司(IBC)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战略合作,该合作旨在支持制定包容性、基于数据且可持续的印尼电池政策。他希望2025年国际电池峰会能成为未来重大发展的催化剂,各方共同建设推动经济、保护环境且赋能社会的电池产业。

今年印尼汽车销量或跌至80万辆

汽车行业分析师预测,若相关问题未及时解决,2025年印尼汽车销量可能跌至80万辆以下,除非下半年宏观经济增长显著回升。2025年7月汽车工厂对经销商的批发量为60552辆,环比增长4.8%(6月为57799辆),但同比下降18.4%(2024年7月为74230辆)。2025年7月零售量为62770辆,环比增长1.8%,同比下降17%(2024年7月为75588辆)。2025年1-7月累计批发量435390辆,同比下降10.1%。2024年批发量865723辆,同比下降13.9%(2023年为1005802辆);零售量889680辆,同比下降10.9%。2025年印尼国际车展(GIIAS 2025)吸引近50万观众,对7月市场有积极推动,但作用有限。此外自2024年起持续的购买力下降和经济压力也影响印尼汽车市场的销量。该情况需政府、行业参与者及金融机构共同采取措施,包括提升经济增长以增强购买力、稳定年均上涨7%的汽车价格、加快激励政策执行及放宽地方税收等。

印尼去年碎石出口额达5530万美元

碎石虽看似普通,却是印尼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尤其受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青睐。碎石由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大型岩石经自然风化破碎而成,或是在矿山中由人工将大岩石破碎成小块,以满足建筑需求。常用于建筑材料、花园装饰及排水系统等方面。2024年印尼碎石出口额达5530万美元,约合900亿盾。出口量相对稳定,年均超过800万吨,是印尼重要的非金属矿出口商品,主要满足国际市场(尤其是沿海国家)的填海造地和沿海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新加坡是最大市场,出口额5200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4.05%,较2023年增长3.47%,因新加坡自身土地和矿产资源有限。其他主要市场包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廖内群岛省占主导地位,贡献全国93.75%的出口额,出口量798.2万吨,较上年增长4.41%,出口额从5020万美元增至5190万美元,增长3.39%。其他省份出口下滑:东努沙登加拉省出口量下降20.46%至1.31万吨,出口额下降26.32%至200万美元;东爪哇省出口量从1.67万吨降至1万吨,下降40.18%,出口额下降37.58%至130万美元。

从原料出口到成品制造印尼产业升级窗口期已至?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90多个国家加征进口关税,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制造业、消费品、家具、纺织等领域)正面临重构。跨国生产商纷纷寻找新的生产和销售目的地,印尼被认为存在潜在机遇。印尼对中国出口几乎全为大宗商品;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以消费品(如纺织品、家具、鞋类)为主,但占比仍较低(例如成衣出口仅占25%,低于越南)。印尼已具备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若能抓住机会扩大生产,可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并有望在2-3年内增加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不过印尼政府需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贸易协定签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简化审批流程。

印尼保税区总投资额达221.53万亿盾

截至2025年8月,印尼保税区(kawasan berikat)共有1512家活跃企业,总投资额达221.53万亿盾。2023年保税区出口额为1114.64万亿盾,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7.94%,出口商品涵盖纺织、电子、鞋类及汽车产品等;出口与进口比例为3.39,表明大部分产品面向国际市场。2025年保税区吸纳1730841名劳动力,同时带动周边间接经济活动,包括120366家贸易企业、149308家住宿企业、144141家食品企业和81912家运输企业。2023年保税区获得的财政补贴达69.63万亿盾。财政部海关总署署长指出,保税区是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战略工具,其数量增长反映出企业对该模式的认可;政府将确保相关政策透明、合规,营造健康营商环境。保税区凭借政策优势成为全球企业投资热点,不仅推动印尼出口增长和外汇储备,还通过产业链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对降低失业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