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全国工会联合会(KSPN)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10月期间,印尼累计裁员人数达126160人,涉及59家纺织服装企业和13家非纺织企业。仅2025年1-10月就有47115名工人失业。 按行业分布,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鞋类)裁员99666人,占总数的79%。其余来自零售、种植园/林业、玩具、汽车、采矿、酒店、家具、摩托车轮胎和造纸等行业。 地域分布显示,中爪哇省裁员47940人(占38%),西爪哇省39109人(31%)。此外万丹省有21447人(17%),东南苏拉威西省7569人(6%),雅加达和西努沙登加拉等地共10095人(8%)。 KSPN主席Ristadi指出,裁员潮与进口商品冲击国内市场密切相关。59家纺织企业中仅3家纯出口导向,其余为本地与出口混合或纯本地导向。摩托车轮胎和造纸企业则完全依赖本地市场。
2025年9月至10月,巴淡岛移民局加强对外籍人士(WNA)执法,6人被驱逐出境,3人因疑似违反居留许可和移民犯罪正接受调查。移民局局长称,这是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外国人综合监督行动一部分,旨在维护巴淡岛秩序和法律主权。 被驱逐的6名外籍人士包括1名涉嫌在夜店当“托”的中国公民、1名参与酒店管理的新加坡公民、3名非法工作的印度公民以及1名逾期停留74天的中国台湾居民。另有3名中国公民和1名新加坡公民正在接受调查,他们涉嫌违反移民法,面临最高1年监禁或1亿盾罚款。 2025年1月至10月,巴淡岛移民局已对186名违反居留规定的外籍人士采取行政措施,并对3人展开调查。此举是印尼移民与惩教部加速计划的一部分,强调执法、公共服务和移民监督质量提升。他强调对外籍人士的监督不仅是执法问题,也是维护巴淡岛作为战略经济区健康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移民局呼吁公众通过官方渠道举报可疑的外籍人士活动,共同维护当地秩序。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支持工业部限制新建镍冶炼厂投资许可和工业营业执照(IUI)的政策,因全球及国内镍供应已出现过剩。ESDM部长表示,2026年镍生产目标和配额将调整,产量可能从2025年的3.19亿吨降至3亿吨以下。 工业部新规禁止新建独立冶炼厂生产中间产品(如镍锍、MHP、镍铁、镍生铁),要求向下游产品(如电解镍、硫酸镍、氯化镍)延伸。但已进入建设阶段的冶炼厂仍可生产中间产品。目前印尼有147个镍冶炼项目,总矿石需求达7.352亿吨。 2025年批准的RKAB配额为3.64亿吨,较2023年增长。ESDM数据显示,今年镍矿产量目标为2.2亿吨,低于去年2.4亿吨目标。印尼拥有44个运营冶炼厂(主要在北马鲁古),19个在建项目,7个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 政府强调下游化应超越二级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以符合2025-2035年国家工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