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普拉博沃政府近期通过《2025年第16号经济统筹部长条例》,更新了国家战略项目(PSN)清单,新增6个重点技术类项目,旨在推动全国性技术发展与基础设施升级。 具体项目包括科技园区加速建设;多功能卫星计划,基于2023年6月已发射的“SATRIA-1”卫星(容量150Gbps,服务偏远地区公共与政务需求)。棕榈油生物燃料与IVO技术整合开发,结合国产“红白催化剂”与社区种植园;盐业产业升级;帕拉帕环集成项目,整合原有西、中、东三段光缆网络(总长12083公里,含8203公里陆地电缆与海底电缆),强化全国数字连接。 这些项目覆盖政府、地方与企业协作,通过既有基础(如SATRIA-1卫星、帕拉帕环网络)的延伸与创新,助力印尼技术自主与区域均衡发展。
贸易部长日前表示,尽管中美贸易战持续,2025年1-8月印尼对两国出口仍保持增长。数据显示印尼对华出口的非油气产品达404.4亿美元,同比增长8.68%;对美出口206亿美元,贸易顺差122亿美元(印尼最大顺差来源国)。 主要顺差国为美国、印度(94.3亿美元)、菲律宾(58.5亿美元)主要逆差国则为中国(130.9亿美元)、新加坡(35.5亿美元)部长强调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关键,指出许多乡村出口产品因未达标而无法进入”MSMEs Can Export”计划。当前美中贸易紧张升级,中国近期限制稀土出口技术,美国则威胁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
工业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全国173个工业区总面积达97345公顷,入驻企业11970家,土地占用率58.19%。这些工业区及其企业贡献了全国GDP的9.3%,推动经济增长0.76%,并吸纳投资6.744万亿盾,创造230万个就业岗位。 工业部通过《工业部长条例》制定工业区标准,涵盖基础设施、环境管理和服务管理三大领域,旨在提升竞争力并吸引投资。新规将于2026年1月生效,由工业区委员会负责评估认证。 工业部强调,工业区对增强国家经济韧性至关重要,未来将重点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与投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