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数据显示,非油气加工产业在国家出口中作用愈发关键。8月该产业贡献了印尼总出口的72.55%,按当日汇率计算,出口值约218万亿盾,较去年同期增长7.91%,2025年1 – 8月累计出口值约1723万亿盾,占总出口的71.32%。 非油气加工产业中的化工、制药和纺织(IKFT)行业表现突出,年同比增长6.70%,对GDP贡献达3.82%,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该行业的增长得益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出口业绩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其中,非金属矿产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10.07%,化学、制药和传统医药产业增长9.39%,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产业从第一季度的6.95%提升至8.31%。 鞋类(HS 64)和纺织品及纺织制品(HS 50 – 63)出口额也有显著增长,二者合计出口额同比增长4.51%。此外,化工产品(HS 38)出口额为61.2亿美元。 工业部表示将继续通过战略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近期工业信心指数也显示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
日前印尼网上流传一份46位购买爱国债券(Patriot Bond)的财团大亨名单,这些财团购买总额达51.75万亿盾,其中安托尼·萨利姆、普拉约戈·庞格斯特等7位投资者购买金额最大,达3万亿盾,还有汤米·维纳塔、黄奕聪等众多知名商界大亨名字在列。 对此印尼投资管理局(BPI Danantara)回应称,流传的文件并非官方文件,也未正式公布。目前爱国债券发行采用私募方式,仅面向特定投资者自愿参与,尚未有官方公告。BPI Danantara强调,作为国家投资管理机构,会谨慎、透明且强有力地执行投资管理任务,每一项融资举措都旨在支持印尼长期经济转型,加强私营部门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爱国债券秉持自愿参与和共同责任原则,为印尼企业参与跨代发展议程、保障社会长期可持续和繁荣提供机会。此前有消息称爱国债券发行已达到50万亿盾的目标,多位财团负责人表示有兴趣购买。 爱国债券是通过私募方式向印尼大型财团和企业发行,而非面向公众,债券分5年和7年两个期限,票面利率为2%,所筹资金将用于支持能源转型项目,如垃圾发电,也有望扩大国内融资基础。
46位印尼财团大亨日前抢购了价值50万亿盾的爱国债券,这些资金将用于资助垃圾转化为电力的项目,该项目招标将于本月举行。此次爱国债券认购显示出商界对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的积极态度。50万亿盾是一笔巨额资金,将为垃圾发电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垃圾转化为电力项目具有重要的环保和能源意义,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减少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而本月即将举行的项目招标,意味着项目即将进入实际推进阶段。众多财团大亨参与债券认购,表明他们对这一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期望通过投资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政府通过发行爱国债券吸引财团资金,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能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重要项目的开展。接下来,项目招标过程备受关注,其结果将决定哪些企业能够参与到垃圾发电项目中,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实现环保与能源发展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