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与印尼深化多领域合作,双方共庆中印建交75周年。“两国双园”成果显著,中印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累计落地69个合作项目;御冠食品、淼天汇等企业扩大印尼原料进口;宏港纺织印尼基地投产,填补当地高端面料制造空白。 印尼更担任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宾国,展映《食盒里的低吟》等印尼影片,举办主题电影周,此外还启动了中印合拍”雅万高铁”电影项目。 福州与三宝垄、玛琅等印尼城市结为友城,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吸纳6个印尼会员,雅万高铁也成为两国”硬联通”与”软联通”双示范。
工业部副部长日前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非油气制造业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GDP增速(5.12%)制造业占GDP比重达16.92%,仍是国民经济支柱。 印尼工业发展的四大战略支柱包括重点开发镍、铜、铝土矿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建设低碳工业区(目标2060年净零排放)通过”印尼工业4.0″计划应用AI、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加强职业教育和数字学习平台投资。 至于对外重点合作领域则包括医药产业,能够减少原料药进口依赖,提升生物制药能力;新能源与材料研发,未来计划与BRICS国家共建绿色供应链。相关政策目标是通过智能制造业提升产业韧性,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同时实现包容性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梨出口量同比增长18.26%,在印尼市场受政策影响出现阶段性下滑。印尼将检测实验室注册审批延迟至8月,同时仅认可特定时段的农残检测报告,部分批次需二次检验,导致通关时间延长15-20天,检测费用增加约30%,集装箱滞港费上涨50%。 近期政策调整导致7-8月出口量同比下降30%,主要影响华北产区出口企业。不过8月底20家中国实验室恢复COA认证资质,9月起新检测报告免除二次检验。再加上3月起实施新关税政策(0%/15%/25%三档)简化清关流程,降低合规成本。 业界预计下半年印尼市场将迎来补偿性增长,中东市场继续领跑。展望未来业界计划加快检测标准国际化进程,出口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