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投资发展印尼椰子下游产业

印尼在椰子产业具有较大潜力,其椰子及相关加工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中国在印尼椰子产业有重大投资。2025年印尼椰子种植总面积中,民间种植园占比最大,达3274321公顷;国营大型种植园为443公顷;私营大型种植园为36591公顷。与2024年相比,民间种植园和国营大型种植园面积有所增加,私营大型种植园面积则从42146公顷减少。2025年民间种植园预计产椰子约2821927吨,高于2024年的2791147吨;国营大型种植园预计产565吨;私营大型种植园预计产34345吨。2025年民间种植园生产力预计达1127公斤/公顷,为2022年以来最高;国营大型种植园生产力预计为1285公斤/公顷,远高于2023-2024年;私营大型种植园生产力最高,达1381公斤/公顷。2023年331万公顷的椰子种植园中,约254万公顷结果,410780公顷未结果,375030公顷受损或不结果。主要种植省份分布在38个省,其中廖内省最大,面积44万公顷,产量41.1万吨。2023年印尼国内椰子价格在12月略涨至6375盾/公斤,11月为6336盾/公斤。2023年12月,国际椰子价格为1109美元/公吨,低于11月的1115美元/公吨。

2023年印尼椰子累计出口217万吨,价值131万美元(约215.2亿盾)。出口涉及15个HS编码,其中HS 15131990(半制成椰子油)出口量最大,价值392.26美元,占比29.84%。主要出口市场中,中国占比17.42%,价值约228947美元(约37.4亿盾);马来西亚占15.96%,价值209812美元;荷兰占11.15%,价值146561美元;美国占8.47%,价值111300美元;斯里兰卡占6.41%,价值84248美元;韩国占4.01%,价值52725美元;泰国占1.75%,价值22946美元。中国在印尼椰子产业投资达1亿美元(约1.67万亿盾),用于建设椰子加工厂或处理设施,且投资意愿持续高涨。投资与下游产业部部长提到中国在印尼的投资活跃,不仅涉及矿产,还包括椰子等领域,且近期已开始动工相关项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雅加达写字楼空置率居亚太之首

据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LL)印尼报告显示,雅加达写字楼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空置率居高不下,成为亚太地区之最。JLL印尼研究主管兼亚太区洞察与咨询主管指出,雅加达现有100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过去十年内新建的。 尽管供应充足,整体入驻率却偏低,目前雅加达共有30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处于空置状态,其中130万平方米为A级写字楼。高空置率主要源于近年来大量高端写字楼的涌现,这些新楼不仅设施更现代化,而且地理位置更为优越,如靠近地铁站或公交枢纽,吸引租户从旧楼迁出。 尽管如此,他预测随着印尼企业要求员工每周五天到岗办公的政策比其他亚洲国家更为严格,未来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有望回升,从而逐步缓解空置压力。为应对当前困境,他建议老旧写字楼通过翻新、引入绿色建筑认证及环保理念来提升吸引力,以迎合市场对高品质办公环境的需求。

印尼酒店业成为外国投资者热门目标

印尼酒店和酒店业在后疫情时代成为外国投资者的热门目标,预计2026年投资交易额将达到近1.5亿美元(约2.4万亿印尼盾)。这一增长得益于印尼强大的宏观经济基础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印尼旅游前景的信心。 投资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市场:巴厘岛和雅加达。巴厘岛在豪华酒店市场的表现强劲,甚至超越了泰国普吉岛和苏梅岛等其他区域目的地;而雅加达作为主要入境门户,因政府和企业的会议、奖励、会议和展览(MICE)活动显著增长,需求稳固。 国际游客的强劲需求,特别是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等主要市场,以及稳定的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了酒店业的高入住率和平均每日房价(ADR)。此外,中东、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对印尼酒店和酒店业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其具有吸引力。 印尼的宏观经济发展,如庞大的人口、年轻的劳动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和延长税收减免的政策,均为酒店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预计2026年的1.5亿美元投资交易额标志着印尼酒店和旅游业已度过关键时期,进入重要的转型阶段,成为亚太地区最热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国越南无品牌纺织品涌入印尼市场

印尼纺织业协会(API)执行董事表示,无品牌纺织品充斥国内市场现象自新冠疫情期持续至今,主要来源为中国、越南、印度及马来西亚。这些产品多因出口受阻转为内销,通过批发及非法渠道进入印尼。 中国与越南作为全球最大纺织品生产国,在面临美国贸易壁垒后产生库存积压,转而销往监管较松的市场。API指出,这些商品常通过吉隆坡、新加坡等中转港规避海关监管。 印尼长丝纤维纱线生产商协会(APSyFI)主席补充,无品牌进口纺织品包括素色T恤等,入境后加贴标签和图案销售,此举违反印尼标签法规。此类商品主要为规避关税和严格监管,中国产品涵盖服装、鞋包、床单等,印度则以服装为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