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说:苹果在印尼状况百出,峰回路转的“大戏”

苹果在印尼的投资那可真是一场状况百出、峰回路转的大戏!

几年前,苹果承诺在印尼投资1.09亿美元,截止目前却只兑现9500万美元,结果在2024年10月,iPhone16在印尼被禁售,原因是苹果没有满足印尼政府本地化率TKDN40%的要求,造成苹果在印尼TKDN证书无法延期,这对苹果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然后呢,苹果赶紧出招,11月初打算在西爪哇省万隆建工厂,起初只愿投1000万美元,这有点像先丢个小石子试试水深。但印尼政府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两周后苹果加价到 1 亿美元,可印尼还是嫌少,毕竟越南从苹果那拿到的投资多多了,因为苹果通过供应链伙伴在越南的投资高达158亿美元,而苹果在越南的市场总销量仅为150万部左右,低于在印尼约250万部的销量,印尼心里那叫一个酸啊。

直到12月初,苹果痛下决心,抛出10亿美元投资计划,印尼政府这才喜笑颜开。这一系列波折背后,苹果的市场策略也值得玩味。苹果一直以来凭借高端品牌形象和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 “收割” 利润。在印尼,它起初或许想以较小成本试探,满足基本生产需求同时,利用品牌影响力打开市场。但它低估了印尼对本地化生产拉动本地就业的渴望。印尼2.8亿人口,人口年轻化,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29岁,消费潜力巨大,印尼想借着苹果提升自己在科技制造方面的地位,苹果当然也不愿意丢掉印尼市场这块儿肥肉。所以,这次投资的波折,其实就是双方互相试探、重新认识彼此价值的过程。

对于想要到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从苹果事件上,应该能够看到在印尼市场的下半场,印尼政府坚持本土化带动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的决心,长远布局印尼市场,避免再走苹果的弯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政坛常青树卢胡特:普拉博沃最强幕僚

他出身军旅,却厚积薄发,67岁高龄开始在政坛发力,在佐科、普拉博沃两任政府里都身居要职。 今天用90秒带大家认识印尼重量级政治人物卢胡特——这位被称为“印尼政坛常青树”的跨界实力派。 第一部分:军旅同门与普拉博沃的最早交集 卢胡特1947年出生于北苏门答腊多巴县,1970年毕业于印尼军事学院。他早年的经历里,处处藏着与普拉博沃的深层连接: 两人曾一起被派往德国、英国、美国系统学习反恐作战; 回国后共同筹建八一特遣队(印尼精英反恐部队),当时卢胡特任指挥官,普拉博沃任副指挥官。 这段共同建队的经历,成为两人此后数十年私交与战友情的核心基础。 第二部分:离开军队后的“万能部长”之路 退役后,卢胡特的仕途同样亮眼: 1999-2000年:任印尼驻新加坡大使,期间曾帮流亡海外的普拉博沃办护照续期、安排回国事宜(两人除军旅外的关键私交节点); 2000-2001年:瓦希德政府时期,任贸易工业部长; 2014年起:加入佐科政府核心团队,一干就是10年,成为佐科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在佐科政府中,卢胡特因频繁跨部门“救火”,被本地媒体称为“万能部长”,核心贡献包括: 推进资源下游化与电动车产业链(佐科推动工业化的关键抓手); 统筹雅万高铁项目(2021年任项目委员会主席,全程跟进至开通); 疫情期管制协调(2021年被正式任命为“抗疫总指挥”,统筹管制节奏与评估机制); 推动雅加达湾填海(2017年解除前任项目暂缓令,推进岛屿开发与行政整顿); 牵头对华合作(佐科政府任期内,卢胡特是对华合作的核心牵头人)。 此外,他还是佐科与普拉博沃的“桥梁”——2014-2016年多次幕后协调两人沟通;2019年大选后,受佐科委托主动接触普拉博沃,为其后来加入内阁任国防部长铺路。媒体称其为“协调者”,助力两人关系稳定。 第三部分:普拉博沃时代:中枢幕后的 “关键推手” 2024年10月,普拉博沃就任总统后,卢胡特的角色虽有调整,但影响力未减: 他被任命为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同时受聘担任总统特别顾问,负责政府数字化工作; 虽未进入内阁担任部长,但以资深顾问和协调者的身份,为新政府人事政策布局提供关键建议 —— 例如印尼高等教育副部长Stella、新任财政部长Purbaya,均由他推荐上任; 其家族新生代也开始进入国家资本平台:卢胡特的外甥潘杜,将于2025年出任印尼主权投资平台Dananana的首席投资官(CIO),进一步延续家族在印尼核心领域的影响力。 总结:跨越军政商的“常青树” 从特种部队指挥官到两任总统核心幕僚,卢胡特凭借卓越的统筹能力、深厚的政治人脉与战略眼光,持续影响印尼国家发展。他不仅是军旅出身的“硬核将领”,更是横跨军政商三界的“跨界实力派”,堪称印尼政坛的“常青树”与幕后关键推手。

掌柜解读:印尼新财长为啥豪掷860亿?

一、新财长是谁?——工程师出身的卢胡特派系核心成员 印尼新财长普尔巴亚出生于1964年,本科就读于万隆理工ITB的电子工程,后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其职业轨迹横跨政府与市场:早年曾在Danareksa从事研究及高管工作;2015年起,先后在印尼总统府、投资统筹部担任要职,其直属领导为卢胡特(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作为卢胡特的“铁杆政治盟友”,9月8日印尼内阁改组中,普尔巴亚接任财长,本质是卢胡特经济团队的人事调整——此次变动后,财政部长终于换成了卢胡特派系的“自己人”。 二、200兆印尼盾资金怎么用?——银行名单、用途与约束 这笔200兆印尼盾的资金,直接从印尼政府在央行的账户划拨至5家国有银行。其使用规则明确: 资金监管:银行需每月向财政部汇报资金流向; 禁止用途:绝对不能用于购买国债; 重点投向:优先支持制造业、基建与民生项目,目标是带动内需与就业; 灵活性:财政部已于9月12日启动拨款,且强调“若资金使用出现问题可随时收回”。 为何急于操作? 此前印尼财政资金沉淀严重——约43%的政府存款长期趴在央行账户未动用,普尔巴亚直言“整个系统的钱都被抽干了”,并要求印尼央行停止通过传统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资金再度被“锁死”)。 三、宏观目标:8%增速与“不加税”承诺 普尔巴亚上任即抛出“将印尼经济增速拉至8%”的高目标,并提出两大支撑策略: 财政与金融协同: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更紧密配合,加速经济运转; 短期不加税:明确“短期内不新增税种”,试图通过“做大经济盘子”而非增税来扩大财政收入。 总结:政策效果待观察,未来100天是关键 目前,新财长的200兆印尼盾“活水”政策已落地,但能否真正为印尼经济“保驾护航”、投资者是否认可其施政效果,未来100天或见分晓。潜在风险点包括:资金是否精准流入实体经济(而非空转)、8%增速目标的可行性(需结合印尼当前经济基础评估)、以及“不加税”承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

印尼放大招!2026年超1782亿元基建大单开放外资

注意了,2026年印尼基建要放大招,电力、水务、收费公路三大领域全面推进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总规模折合约1782亿元人民币! 再加上主权基金重点布局的33个垃圾发电项目,以及一个800亿美元的巨型海堤超级工程,这波基建投资机会各位千万别错过。 第一,这轮可投的清单到底有哪些? 首先是印尼公共工程部2026年的PPP项目池,总投资410万亿印尼盾(折合约1782亿元人民币),具体分为三大板块: 收费公路占了大头,折合约1774亿元人民币,目前有19个项目正在准备招标,很快就会启动; 市政水务折合约6.5亿人民币; 微型水电折合约2亿人民币。 其次是印尼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重点项目,已公布33个战略项目,明确把垃圾发电作为投资重点;还有一个800亿美元的巨型海堤超级工程,目前已正式对外资开放,总统普拉伯已亲自邀请国际投资者参与。该海堤位于爪哇岛北岸,全长约700公里,总投资约800亿美元,工期长达20年。 第二,为啥说这波不是从零开始?看过去十年的积累就知道了。 1. 财政投入持续高强度 2015年基础设施预算折合约1260亿人民币,2019年增长到1825亿人民币,2024年达到约1838亿人民币。从2015年到2024年,投入始终保持高强度,为现在的PPP项目和地方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际成果显著 新通车的收费公路超过2400公里,新建和推进的大坝有61座左右,联动机场、港口、铁路等主干设施,显著缩短了跨岛运输时间,印尼基建网络越来越完善。 3. 政策延续性强 当前普拉伯政府不仅延续了前总统佐科的发展路径,还进一步加大投入:主权财富基金重点拉动垃圾发电项目,总统亲自招商巨型海堤工程……这些都体现了印尼基建政策的强连贯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期。 4. 外资参与机会多 目前印尼基建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约60%的资金需要靠PPP模式解决,这也让外资参与的机会更多了。总结:这波印尼基建不是零散的小机会——从1782亿元的PPP项目、33个锚定重点城市的垃圾发电项目,到800亿美元有防灾刚需的巨型海堤,每一个都踩着10年财政投入的底子,跟着政策接力跑,值得重点关注和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