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印尼市场占比超八成

不得不承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印尼市场真的是牛气冲天,今年一到九月份,印尼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共是27,574台,中国品牌销量的占比超过80%,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比亚迪,五菱,奇瑞和名爵MG, 下面王掌柜就给大家仔细聊聊:

第一,比亚迪虽然进入印尼市场的时间不长,但势头非常迅猛,2024年1月,面向印尼市场发布四款车型海狮,海豚,元Plus, 以及宋Plus, 6月才开始实现车辆交付,短短4个月的时间,累计销量就达到8536台,卖的最好的是宋Plus, 6座或者7座MPV车型,在印尼叫座M6。可以这么说,在被日资品牌垄断的印尼市场,比亚迪短短4个月直接冲进前六,非常难得。除此之外,基于比亚迪的雅加达108公顷的工厂正在建设,印尼政府给到比亚迪两年整车进口免税的优惠政策。

第二,五菱2015年落地印尼开厂,2017年正式投产,截止到2022年销售整车9万台(包含出口),  成绩来之不易,但想要在燃油汽车领域撼动日资品牌又谈何容易。但2022年至今,五菱引进三款电动车型,分别是Air EV, 宾果,和云朵,尤其Air EV成为2022年巴厘岛G20峰会的官方用车,缤果和云朵成为2024年印尼非洲合作论坛的官方用车后,五菱新能源品牌在印尼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一到九月份,五菱三款电动车的销量达到8398台。

接着排在第三的是奇瑞新能源汽车3,691辆,主打车型是Omoda E5,排在第四的是上汽集团的名爵MG2700辆,包含三款电动车型。除此之外,中国汽车品牌算上塞力斯,埃安,哪吒,北汽,长城,极氪,一共至少有10个品牌落地印尼市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印尼市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印尼汽车市场的体量大概在每年100万台左右,2023年,印尼电动汽车销量大约为17,000辆,2024年有望达到超过3万台,达到3%左右的份额,据PLN数据,2024年上半年,印尼共有1,582个充电站。借助于印尼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支持,预期未来5年有望突破10%-15%的份额,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有望突破被日资品牌垄断50年的市场,在印尼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好的,我是在印尼20年的王掌柜,印尼企业通,助力工厂高效落地印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需采取多措施实现预期经济增长

2025年印尼经济展望不佳,经合组织(OECD)预计印尼经济仅增长4.9%,远低于政府6-8%的愿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报告预计增长4.9%,较之前上调0.1%;印尼央行预计在4.6-5.4%之间,政府目标为5.2%,高于世界银行(WB)的4.8%。 从季度数据看,印尼一季度经济增长4.87%,二季度升至5.12%,三季度放缓至5.04%,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5.0%,原因是投资增长从二季度的6.99%降至三季度的5.04%,且投资占GDP比例仅31.48%,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为6.245。 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尼ICOR较高,经济效率低。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的ICOR分别为4.6%、4.4%、4.5%和4.5%,而印度投资占GDP比例与印尼相近,但经济增长更高。印度计划到2030年将ICOR降至2.7,而印尼要实现8%的增长,投资占GDP比例需达49.96%。 为实现6 – 8%的增长目标,政府需提高经济效率,降低ICOR至5 – 6;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高营商环境便利度,进行制度改革;采用最新数字技术;确定制造业领军企业,集中资源提升其效率。

出口不如邻国印尼制造业靠什么撑起全球第13

工业部金属、机械、运输设备和电子工业总局局长日前在西爪哇省芝卡朗博世工厂奠基仪式上表示,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25年发布的工业统计数据库,2025年1-6月印尼加工制造业出口额为1020亿美元,但低于马来西亚(1541亿美元)、越南(1979亿美元)和泰国(1393亿美元)等邻国。 他指出这反映印尼加工制造业结构更侧重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约80%的制造业产品供应国内市场,仅20%面向出口。不过世界银行发布的制造业增加值(MVA)数据显示,印尼MVA排名全球第13位,自2019年以来持续增长。2024年达2650.7亿美元,远超全球平均水平(787.3亿美元)。在亚洲排名第5,仅次于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在东盟领先,几乎是泰国(第2名)的两倍。

印尼业界要求降低增值税以促进工业区发展

印尼工业区协会(HKI)就增值税(PPN)税率对消费和工业增长的影响作出回应。HKI主席承认,PPN税率上调至11%并非经济疲软的唯一原因,但消费压力和需求放缓对工业产生了影响。HKI建议从2026年到2028年逐步降低PPN税率,即2026年降至10%,2027年降至9%,2028年降至8%,认为这种渐进式方案对政府而言更为现实。 他指出许多行业出现销售下降和扩张推迟的情况,PPN高税率对市场造成了压力。逐步降低税率有助于恢复消费者信心并推动生产复苏。HKI认为,不能仅从国家收入静态计算PPN税率降低的影响,因为每降低1%的税率虽预计会使国家收入减少约70万亿盾,但未考虑到交易量增加的效应,实际上PPN总收入可能会因税基扩大而改善。 HKI还提到,降低PPN税率不仅能刺激消费,还能提升工业区的工业活动。随着需求回升,工厂将扩大产能、增加班次、扩建设施和寻找新工业用地,从而推动工业区增长。HKI认为2026年降至10%可恢复稳定,2027-2028年进一步降至9%和8%将成为工业区增长的加速器。此外HKI将此建议与政府实现8%经济增长的目标相关联,认为只有消费强劲、工业积极发展才能实现该目标,而降低PPN税率是加速消费和工业发展的切实举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