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项目启动,6座城市敲定!印尼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负责人刚去温州看垃圾发电样板,印尼垃圾变电这回要来真的了。 印尼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宣布要启动33个战略项目,把垃圾变能源当成重点来推,首批落地的城市都定好了——雅加达、万隆、巴厘岛、三宝龙、泗水、旺加西,还承诺招标过程公开透明。CEO罗桑最近也专程去中国温州考察伟明环保的垃圾发电工厂,聊合作、谈设备本地生产的事儿,政府那边还明确要求18个月内加速推进这些项目。 第一痛点摆上台:垃圾太多,填埋真顶不住了! 印尼城市垃圾量实在太大了,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学术研究都显示,每年大概要产生6780万吨垃圾,其中不少都没处理好。比如雅加拉郊区的Bantar Gebang垃圾场,每天要收7500~7800吨垃圾,差不多能装满300多辆重型卡车。 第二,政策给支持、价格也暖心,外资更有机会了! 印尼国家层面早有政策托底:2008年的垃圾管理法先搭好了框架,2018年的35号总统令有专门针对12个城市的垃圾发电试点,明确了推进路径和财政支持。比如中央定的垃圾处理费最高标准是每吨50万印尼盾(约200人民币)。现在政策还在升级:不仅要把垃圾发电的上网电价统一上调到每度0.19~0.20美元,还要逐步取消地方的垃圾倾倒费,改用电价和财政补贴来兜底。加上总统要求18个月加速推进,就是为了打消大家谈判时的顾虑,让项目更容易拿到投资。更重要的是,2021年出台的印尼投资白名单实施后,将垃圾处理、能源这些领域对外资更开放,办事也更方便了. 第三,哪些行业能分一杯羹? 不管是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设备,还是自动分拣线、渗透液处理设备、灰渣再利用设备,都有大量需求,而且政策还要求优先用本地产品,这些倒逼企业在印尼建工厂、搞配套。另外,针对资源回收和替代燃料、金融和碳交易等都有诸多利好。 最后一句话总结:印尼垃圾问题确实突出,政策正在加速,项目清单明确,资本也有地方发力,等电价机制和招标规则再细化,印尼垃圾变能源就会从纸上的规划变成实际的工程。接下来就看谁能把合规、环保、达标、成本控制、运营管理这四件事都做好,谁就能抢占雅加达、万隆这些首批城市的样板项目红利。 分享到: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Facebook Click to share on X (Opens in new window) X Click to print (Opens in new window) Print Click to share on LinkedIn (Opens in new window) LinkedIn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WhatsApp Click to share on Tumblr (Opens in new window) Tumblr Click to email a link to a friend (Opens in new window) Email
8月下旬,印尼多地因政策争议引发的示威活动虽出现零星极端行为,但凭借政府快速响应、社会各界协同引导,短短数日便恢复常态。总统明确和平合法底线后,社会共识加速凝聚,展现出对稳定局面的强大维护能力。事件起因:政策争议叠加偶发冲突,局部出现波动8月28日至30日,雅加达、万隆等印尼主要城市陆续出现民众集会,核心诉求集中于议员福利改革争议。期间,因个别现场与警方的偶发摩擦,少数极端分子借机实施打砸、纵火等行为,造成小规模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不过,从整体看,极端行为仅局限于个别区域,未形成大面积扩散态势,这为后续快速控局埋下基础。关键应对:三层联动,织密稳局网(不搞一刀切,更重精准施策)面对短暂波动,印尼并未简单采取强硬管控,而是通过政府定调、社会协同、基层落实的三层联动机制,既保障合理诉求表达,又坚决遏制极端行为。一、政府给渠道:回应诉求与依法管控并行国家秘书处第一时间表态,一方面明确“和平集会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承诺对引发争议的议员福利政策启动修订程序,给民众诉求“有回应”的预期;另一方面,通过军警系统持续发布警示,强调“打砸纵火绝非抗议,而是违法犯罪”,并对涉案人员依法采取措施,避免姑息纵容引发效仿。二、社会各界主流力量主动发声:对冲极端杂音宗教与民间社团迅速响应:印尼最大伊斯兰组织穆罕默迪亚通过清真寺、社区宣讲等渠道呼吁信徒“以对话代替对抗”,避免被网络谣言和极端分子利用;工商界联合会则从民生视角发声,“抗议不能砸了普通人的饭碗”,提醒民众兼顾诉求与社会整体利益。这些主流声音快速占领舆论场,有效压缩了极端行为的生存空间。三、基层秩序重点布防+民生保障:快速恢复常态雅加达、万隆等核心城市对政府机关、商圈等重点区域加强警戒,但未封锁主干道、未中断公共交通,最大程度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据当地网友拍摄视频显示,31日起,多数商场恢复营业,公交系统正常运行,社会面很快回归可控、安稳状态。转折节点:总统探视定调,戳穿“抗议搞破坏”真相9月1日晚,总统普拉伯沃前往警察医院探望处置中受伤的警员时,公开披露关键细节:部分现场发现的大号鞭炮燃烧瓶是有人用卡车专程运送的,这“不是普通抗议,而是别有用心者蓄意制造混乱”。同时,他明确两条底线:和平示威必须在18点前结束,且不得突破法律边界;任何暴力行为必将依法严惩。这番表态既以事实戳穿极端分子的伎俩,也给普通民众吃下“合法表达受保护、违法必被查”的定心丸,成为局势彻底回稳的关键转折点。观察与启示:稳定的根基是“共识大于分歧”此次事件中,印尼展现的韧性并非偶然:一方面,政府没有回避争议,而是通过“回应诉求+依法管控”的组合拳避免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宗教、商界等主流社会力量主动担当“稳压器”,而非置身事外。这种“政府有作为、社会有担当、民众有理性”的互动模式,让短暂波动很快回归正轨。目前,印尼社会已形成普遍共识:监督政府推动改革是公民权利,但必须通过合法渠道实现。预计后续仍会有和平集会,但极端行为已失去生存土壤。这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任何社会都难免有分歧,而守住法治底线,凝聚发展共识,才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核心密码。 分享到: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Facebook Click to share on X (Opens in new window) X Click to print (Opens in new window) Print Click to share on LinkedIn (Opens in new window) LinkedIn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WhatsApp Click to share on Tumblr (Opens in new window) Tumblr Click to email a link to a friend (Opens in new window) Email
印尼那边8月28号傍晚,前国家情报局(BIN)局长赫德罗普里约诺,在总统府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个关键信息 ——28号国会大厦前的示威,根本不是纯粹老百姓自己发起的,“有国外的非国家势力在背后操盘,在印尼本地还有‘同伙’”,还说 “等时机到了就公布名字”。这话一出来,一下子就把现场的冲突拔高到 “信息战、舆论战” 的层面了。 一、先还原事实:当天现场到底咋回事? 28号下午,印尼国会(DPR/MPR)附近的示威活动一度闹大了。警察驱散人群的时候,现场有人朝警察扔石头、扔鞭炮,甚至还扔燃烧瓶。一部分人被逼得撤到Pejompongan、Gatot Subroto高速还有Asia-Afrika这些路段,这些路还临时封了搞分流。 再说说执法这边的情况:有人受伤被紧急送医,还有些揣着燃烧瓶想混进示威队伍的人,早早就被警察控制住了;警察也用了水炮和催泪弹,才把现场秩序稳住。 还有人问 “议员们都跑哪儿去了”,议会那边解释了:周四本来就是固定的 “外出调研(kunjungan kerja)” 日子,不是临时躲着示威才走的。 二、重点来了:他说的 “非国家势力” 到底在搞啥? 赫德罗普里约诺(就是前情报局局长)说,幕后黑手是 “非国家势力(non-state actor)”,还说这股势力对 “印尼的政策” 影响特别大。他还明说 “在印尼本地有帮手”,甚至提到 “有些印尼本地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 不过他没拿出具体证据,就只提了几个在国际资本圈、舆论圈有点分量的人和平台,意思就是这股势力有跨国的资源,还能左右话题走向。从现在公开的信息来看,这个说法还没落到具体的人、钱、信息链上,目前也就停留在情报和判断阶段。之后会不会 “点出名字”,会直接影响舆论往哪个方向走。 三、事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先看执法和救援这边:警察一直在清场、转移伤者,还对个别带危险物品的人采取了措施;到了晚上,路面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这说明当下的公共安全风险还能控制住,但要查清楚是谁组织的、钱从哪来、信息怎么扩散的,还得花时间。再看看后续形势会怎么样:一方面,说有 “外部势力” 这事,还得等证据链公开了才算数;另一方面,从当晚人慢慢散了、路也恢复了、国家机构也按原计划运作这些情况来看,印尼现在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稳定没那么容易被动摇。其实大部分示威最后也就是把诉求表达完就结束了,制度还在正常跑,沟通的渠道也没断,这在印尼社会挺常见的。 分享到: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Facebook Click to share on X (Opens in new window) X Click to print (Opens in new window) Print Click to share on LinkedIn (Opens in new window) LinkedIn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WhatsApp Click to share on Tumblr (Opens in new window) Tumblr Click to email a link to a friend (Opens in new window)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