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印尼传奇:靠着回收“废品”,缔造350亿市值!

2024年8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牌典礼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举行。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与印尼各界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的诞生。

2024年8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2024年8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从2018年出海至今,6年过去了,格林美,这家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为核心理念的公司,正在用实际行动,将这片土地上的资源转化为新能源的希望。

一、新能源汽车的“秘密武器”——镍

故事的起点,要从镍这种珍贵的金属说起。
镍,作为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元素,是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的“秘密武器”。然而,中国的镍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3%,面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需求,如何寻找新的镍资源来源,成为了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面前的巨大难题。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这位在循环经济领域深耕多年的领航者,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印度尼西亚。

卢胡特部长、Reini教授、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柴立元院士、许开华教授共同在中印尼联合研究实验室揭牌仪式上签字

彼时的印尼,拥有着丰富的镍资源,却长期因为缺乏先进的提炼技术和专业人才,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资源被浪费。“当时印尼含镍1.5%以上的高品位红土镍矿已趋于紧缺,但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却一直没有被良好利用,甚至被直接舍弃。”许开华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
然而,这些在当地被视为“鸡肋”的低品位镍矿,在格林美看来,却是宝藏般的存在。因为其中不仅含有镍,还有钴和锰,这三种元素的比例正好是高镍三元材料的配方。

二、格林美开启印尼“淘金路”

原材料有了,但如何把镍钴锰从低品位镍矿中提取出来,依旧是摆在格林美面前的难题。
想要从低品位镍矿中提取出镍、钴、锰这三种宝贵的元素,并非易事,要么技术不成熟,要么投资成本过高。其他国家也做过尝试,但最后都放弃了。可以说,格林美面临的技术挑战是世界级的。
在当时,传统的冶炼工艺能耗高、排放大,不仅成本高昂,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面对这一困境,格林美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决心用科技创新破解这一难题。

2022年9月26日,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先生出席印尼青美邦红土镍矿制造新能源原料项目一期工程产线开通仪式典礼

2022年9月26日,随着印尼青美邦红土镍矿制造新能源原料项目一期工程产线的正式开通,格林美迈出了将印尼低品位镍矿转化为新能源原料的关键一步。
许开华带领团队深入印尼,与当地政府、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了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不仅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研究设备与检测仪器,更汇聚了来自中印尼两国的顶尖人才,共同致力于镍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新能源材料的研发。
最终,格林美凭借自主创新的技术,成功实现了低品位镍矿的高效提取和综合利用。“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使能耗指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最高降幅达90%。”许开华自豪地说。
这一技术的诞生,不仅让印尼的镍矿利用率从50%提高到了100%,还让印尼直接从传统冶炼时代跨越到了新能源时代,至少节省了20年的追赶时间。
同时,在这一技术的加持下,印尼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钴生产国。

三、“百千万培养计划”实现人才本土化

在格林美看来,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深知,只有与印尼政府、企业和人民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格林美在印尼的投资不仅局限于镍矿资源的开发,更涵盖了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社区发展等多个领域。

格林美印尼青美邦园区

“我们提出了一个‘百千万培养计划’,在6年内培养100名工程博士、1000名工程硕士、1万名工匠。”许开华说。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印尼的冶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格林美在印尼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外,格林美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按照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发展企业。他们致力于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和社区共建。
“我们要尊重全球通行的意识及规则,让出海目的国的人民喜欢中国人,让当地企业认可中国企业是绿色的、文明的,认可中国企业家是有信誉的。”
在格林美的印尼工厂里,你还能看到中国工人和印尼工人并肩作战,共同书写着尊重人权和促进就业的佳话。

印尼政府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先生与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教授为研究中心揭牌

格林美十分尊重印尼工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通过正面引导提高他们的素质,鼓励他们师傅带徒弟,推行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如今,格林美印尼工厂的工人中,印尼本地工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
“我们不仅要实现产业、资本出海,还要形成科技、教育出海双轮驱动。”许开华说。格林美的这一理念,不仅让印尼人民享受到了技术发展的红利,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四、格林美印尼传奇故事仍在继续

尊重人权 促进就业 绿色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格林美将继续秉承“绿色是底色,创新是基因”的发展理念,与印尼政府、企业和人民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绿色发展。他们将继续在印尼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将更多的“城市矿山”转化为新能源的希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创新、质量优先,打造高端产能,就没有过剩一说。”许开华说。格林美的这一信念,不仅让他们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也为他们赢得了印尼政府和人民的尊重与信任。
格林美印尼传奇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尊重人权、促进就业与绿色发展的真谛,也为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中国车企抢占日企东南亚市场份额

近期,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下调年度利润预期,原因包括美国进口关税压力、全球芯片短缺以及荷兰半导体公司Nexperia(由中国闻泰科技所有,2025年9月30日被荷兰政府接管)的芯片供应问题。 本田预计因美国进口关税将亏损3850亿日元,低于年初预估的4500亿日元。受此影响,本田股价周一暴跌4.7%。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它们在东南亚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使本田等日本车企面临压力。 在泰国、印尼等市场,中国车企通过提供激励措施和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压缩了日本车企的利润空间。本田将本财年在亚洲(包括中国)的汽车销量目标从109万辆下调至92.5万辆,降幅达10%。在印尼,本田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1.6%降至今年的8.9%。 为应对挑战,日本车企开始转向印度市场,那里中国电动汽车仍难进入。本田上月宣布将把印度作为其一款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北汽在西雅加达拓展经销网络

北汽印尼品牌授权商PT JIO Distribusi Indonesia日前宣布开设BAIC Puri Indah by JHL Auto授权经销商店。该店的开设是北汽扩大服务网络、让优质产品走近西雅加达及周边消费者的重要举措。北汽印尼首席运营官表示,这具有战略意义,能强化北汽在首都地区的影响力,拓展全国品牌覆盖范围。 这是北汽在印尼的第15家经销商店,也是首次进入雅加达西部,该区域住宅区和商业中心众多,交通流量大,市场潜力巨大。该经销商店由拥有超13年经验、已在印尼运营三家BAIC品牌经销商店的知名汽车集团PT JHL Auto管理,是JHL Auto旗下的第四家经销商店。 它以1S(销售)模式运营,设有配件车间,提供现代化设施和专业服务。店内设施完备,有车辆展示区、销售区、接待处、客户休息室等,维修车间配备两个服务工位等,还拥有15名专业销售人员与1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业期间,该店为顾客准备了诸多优惠活动。

中国企业有意参与印尼垃圾发电项目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副部长日前表示,垃圾发电厂(PLTSa)项目吸引了不少国家投资者,尤其在技术方面。目前该部门正与投资管理机构Danantara共同确定技术合作伙伴,以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至少有三个国家的企业对参与该项目感兴趣,分别是日本、欧洲和中国。他表示会基于技术供应商进行筛选,优先考虑能高效产能且其生产的电力能被国家电力公司(PLN)收购的技术方案。他指出垃圾发电技术在不少国家已有较多应用,像日本和中国就有相关实践。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实现技术转移,让企业能将技术传授给印尼的合作伙伴,包括Danantara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