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贸易部发现非法进口商品新模式

贸易部(Kemendag)表示,有迹象表明进口商正在等待或观望将货物运入印尼。贸易部消费者保护和有序商业(PKTN)总干事表示,在几个部委/机构的报告中,就好像他们在等待着将货物带入印尼,只是畏于有一个特别工作组的存在,此信息来自国家警察刑事警察局调查组。他得到的消息是,他们正在观望。但如果是明年的话,结果可能会很困难,所以他们必须按照规定保管好这些文件。另一方面,他有信心进口商将继续遵守适用的法规,这样即使工作组任期结束,也不会再有非法进口产品进入该国。即便如此,他们将继续监测进入印尼市场的进口数据的进展。如果趋势显示非法进口货物入境量有所减少,那么该工作组的任期将按照适用规定完成,即2024年底。当然他们也会关注它,不仅仅是削减,还要关注数据趋势是什么样的。如果确实会下降或被认为是安全的,那么工作组的任期结束于今年年底,看看现有的进展。此前,贸易部长(Mendag)于2024年7月19日授权成立对适用进口贸易程序的某些商品进行监管的工作组。进口监管工作组于2024年7月23日正式开始工作,成立该工作组的法律依据是2014年第7号法律(UU)关于贸易第38条第1款,即政府通过进出口领域的政策和控制以及政府监管来规范外贸活动(PP),部长有权在国家层面监督贸易部门。

该工作组由11个部委和机构(K/L)组成,即贸易部、总检察长办公室、国家警察、财政部、工业部、法律和人权部、BIN(国家情报局)、BPOM(药品和食品监督局)、Bakamla(海事安全局)、印尼海军以及负责贸易的区/市省级服务部门。成立工作组的目的是政府努力制定战略步骤并监督进口问题的处理,为监督进口贸易制度适用的某些商品创造有效条件。同时该工作组的任务和职能是对适用于进口贸易体系的某些商品的控制问题进行盘点。然后,确定计划目标和工作程序,对适用于进口贸易体系的某些货物的营业许可证或要求进行检查,包括印尼国家标准SNI以及税收。除此之外,工作组还负责向商业行为者提供有关涉嫌违规行为的澄清。法律行动是根据适用的法律规定,按照当局的规定采取的。适用进口贸易法规的某些商品监管工作组将监管的商品类型包括纺织和纺织品(TPT)、其他纺织产品、电子产品、鞋类、服装、陶瓷,以及美容产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女子积攒1600万硬币去购买汽车

北苏门答腊省一位44岁女子通过三年时间积攒硬币,最终购买了一辆价值8000万盾(约合3.7万元人民币)的二手日产汽车,成为当地热议的励志故事。 她每月将购物找零的1000盾(约0.46元)硬币存入塑料桶,4个塑料桶共积攒1600万盾(约7400元)作为首付。 丈夫和两个孩子后期加入支持她的储蓄计划,她之后用装满硬币的塑料桶支付购车首付,车行老板深受感动,组织12名员工从下午祈祷后清点至晚间祈祷结束。该故事在当地社交媒体引发关于”小额储蓄力量”的热议。 她表示不要小看零钱,点滴积累终能成事。她已开始新一轮500盾硬币储蓄计划。

中年女同胞被判监禁4.5个月罚500万

占碑省地区法院日前对一名54岁中国籍女子进行审判,她此前被移民官员发现在当地市场销售商品,但她本身仅持有访问签证,由于所从事活动与签证类型不同被移民官员逮捕,直到日前才上庭在翻译的协助下接受审判。 该女子由于违反相关移民法规及规定,当地法院经审理后判处其4.5个月的监禁以及罚款500万盾。女子在服刑完毕后还将被移民局驱逐出境,她当庭表示接受判决。 当地法院工作人员提醒外国公民需遵守印尼的相关法规,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理惩罚。

中苏拉威西镍矿企业被指雇用持旅游签证中国籍工人

中苏拉威西省Banggai县Siuna地区的镍矿开采活动引发系列争议,当地居民指控多家矿企雇佣持旅游签证的中国籍工人,与持正规工作许可的欧洲籍劳工形成对比;矿企运营车辆(包括重型机械)使用外省车牌,导致车辆税未纳入当地财政收入,当地税收局局长证实该问题长期存在。 此外矿用车辆频繁通行致乡村及省级道路严重损毁,居民投诉粉尘污染及交通事故风险上升。当地政府要求企业将车辆注册转移至中苏拉威西省,计划通过联合车管所(Samsat)加强监管,也承诺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外劳签证违规问题。 当地民众呼吁政府确保矿业公司承担道路维护责任,同时也要加强外籍劳工管理审查,还应该建立更公平的税收分配机制。该事件凸显印尼资源富集地区在经济发展与合规监管间的平衡难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