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独领风骚

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 Gaikindo )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 印尼电动汽车销量为1194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5,849台增长超过100%。其中五菱成为今年前六个月在印尼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品牌6210辆,由五菱云Cloud, 五菱宾果和Air EV三款车型贡献,这也让五菱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获得高达52%的市场占有率。而排在第二位的是奇瑞的Omada 2642辆。
从2024年7月单月的印尼电动汽车销售数据看,比亚迪跃居首位为1925辆,包含四个车型,分别是海豹,元Plus(Atto 3), 海豚和M6, 排在第二的是五菱1526台,排在第三的是奇瑞780台。从7月份的数据可以开出,比亚迪在印尼市场经过上半年的筹备,随着销售渠道的铺设,以及整车进口的推进,已经开始实现订单交付,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目前已经进入印尼的中国汽车品牌大约由7个 ,其中五菱,东风小康早在2017年已经建厂并投产,五菱7年在印尼生产的汽车超过146,000 辆汽车,除了服务印尼本土超过14万用户之外还出口到14个国家。五菱电动车也经常成为印尼重大外交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比如2022年的G20峰会,以及2024年的印尼和非洲峰会。而比亚迪也在2024年5月宣布在雅加达产业带的苏邦工业园圈地108公顷建厂,预计在2026年投产。
2023年3月,印尼财政部出台的电动汽车减税政策正式生效,国产化率达到40%的电动汽车销售税从11%降至1%,并提供每台车25条-80条印尼盾不等的财政补贴。而针对已经签约在本土建厂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筹备建厂的两年内给予整车进口零关税的特殊优待。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带动电池原材料需求猛增,镍也变成争抢对象。过去10年,凭借全球镍矿超过20%的储量,印尼吸引了包含青山,力勤等十多家中企在印尼大K岛和小K岛兴建镍矿冶炼厂,同时也吸引了贝特瑞,海亮,宁德时代,龙蟠科技,国轩高科等电池或者原材料厂商落地印尼,希望以资源优势换取电池乃至电动汽车产业链。印尼政府认为电动车行业不仅能够降低碳排放,也能够降低印尼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期望在2030年之前,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200万台,成为东盟的电动车产业中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中国电动车AION UT在印尼热销

中国电动车车型AION UT在印尼市场表现亮眼,自GIIAS 2025车展亮相以来,已收到超过2500份订单。该车型价格为标准版3.25亿盾,高配版3.63亿盾。订单主要来自雅加达及周边地区(占60%),其次是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 该车型优势包括续航能力强,标准版400公里(NEDC标准),高配版500公里;配备快充技术,30%-80%电量仅需24分钟(CCS2快充);电池组终身质保,整车8年/16万公里保修。   印尼GAC公司CEO 表示,这款五座电动掀背车凭借流线型设计和”悬浮车顶”等时尚元素,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分析指出,AION UT的畅销反映印尼市场对高性价比电动车的需求增长,预计10月开始交付的首批车辆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中国三大汽车品牌跻身印尼汽车市场8月销量前十

印尼汽车工业协会(Gaikindo)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品牌在印尼市场表现亮眼,比亚迪(BYD)、五菱(Wuling)和奇瑞(Chery)跻身8月销量前十。 比亚迪以2746辆销量排名第六(纯电动车型);五菱以1546辆排名第九(含燃油和混动车型);而奇瑞则以1485辆排名第十。 销售表现亮眼的原因包括:中国电动车售价与传统燃油车相当;比亚迪专注纯电,五菱和奇瑞提供多元化选择;三大品牌合计占印尼市场份额8.6%(截至2025年8月)。 尽管日本品牌仍主导市场(丰田占32.1%),中国车企的快速崛起显示印尼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电动车的接受度提升。

中国餐饮品牌加速进军印尼市场

印尼购物中心租户协会(Hippindo)日前披露,中国和韩国餐饮品牌正加速布局印尼市场。  中国高端奶茶品牌”霸王茶姬”(Chagee)已开设印尼门店,未来包括火锅品牌(如川渝火锅)、冰淇淋连锁及中式快餐等即将进入印尼市场。而韩国食品零售商GS Supermarket被印尼MAP集团收购,韩式烤肉、炸鸡等餐饮品牌持续扩张。 目前中韩品牌占外资餐饮投资的70%以上,主要选址在雅加达PIK新区等高端商圈。相比泰国品牌,中韩品牌扩张更为活跃。 行业分析指出,印尼中产阶级壮大及年轻消费群体对亚洲餐饮的青睐,是吸引外资餐饮进驻的主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