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慷大使出席2023中国(浙江)-印尼经贸合作交流会

11月14日,2023中国(浙江)—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雅加达举办,陆慷大使出席并致辞。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印尼法律与人权部长亚索纳、海洋与渔业部长特伦戈诺,印尼主要商会和行业企业代表、中资企业代表及中印尼媒体记者等350余人出席。

他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国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为包括印尼在内的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机遇。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总体回升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和“发动机”。刚刚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家领导人和佐科总统就进一步深化中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发表了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关系迈上了新台阶,并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尼提出的十周年,也是中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十年春华秋实,中印尼双边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实现长足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22年,中印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0%,接近1500亿美元,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0%,达82亿美元。中国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连续7年位列印尼前三大外资来源地,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实现相互成就。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浙江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名片和示范,也是缩影和前瞻。近年来,借中印双边关系蓬勃发展的东风,广大浙商把握机会,开拓进取,为印尼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青山集团、华友钴业、振石集团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扎根印尼、融入印尼、造福印尼,实现了互利共赢、融合发展。从浙江省走出的青山集团在苏拉威西岛莫罗瓦利县投资建设的青山园区,使该县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偏远乡村跃升为工业重镇,更使印尼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不锈钢生产国,有力提升印尼工业化与下游化水平。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注入更大能量。浙江拥有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在能源矿冶、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与印尼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双方经贸合作处于大有所为的机遇期。他衷心期待,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借此次经贸合作交流之机,广交良友、洽谈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2040年前90%下游项目来自矿业领域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透露,到2040年印尼90%的下游化项目将集中在矿产和煤炭领域。这一规划基于投资与下游化部的路线图,旨在提升原材料附加值。镍出口额从2017-18年的33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40-400亿美元。 印尼拥有全球42%的镍储量(世界第一)、锡(16.3%,全球第二)、铝土矿(4%,全球第六)。政府将继续执行原材料出口禁令政策,同时建设完整产业链(如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加强能矿部与投资部的协作。 部长指出存在国内外阻力,包括部分国家不愿看到印尼工业化成功,国内既得利益集团偏好原材料出口模式。政府计划通过28种商品的下游化(含棕榈油、海产品等)实现经济转型。

印尼纺织品非法进口年损54万亿盾

印尼下游化项目投资达431.4万亿盾

投资部/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印尼下游化项目投资额达431.4万亿盾,占同期总投资额(1434.3万亿盾)的30.1%,同比增长58.1%。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矿产领域(291.6万亿盾):镍加工(136.1万亿)、铜(61.2万亿)、铝土矿(43.2万亿)、钢铁(31万亿)。 种植业与林业(103.3万亿盾):棕榈油(52.7万亿)、木材(36.6万亿)、橡胶(9.7万亿) 油气领域(32.6万亿盾):石油(18.3万亿)、天然气(14.3万亿)渔业与海洋(3.9万亿盾):海盐、金枪鱼、虾等加工。 投资部长表示,镍加工仍是最大贡献领域,预计下游化投资占比未来将继续提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