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价格上涨加重印尼居民生活负担

随着大米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对于以大米作为高达98.5%人口的主要粮食的印尼来说,生活负担不断加重。国家战略粮食价格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13日的大米价格已经高达每公斤14600印尼盾(约合6.79元),再次创下新纪录。今年迄今为止,大米价格已经上涨15.42%,从月度走势来看,大米价格与两年前相比也有明显上涨。2021年9月大米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公斤11650印尼盾(约合5.42元),但2023年10月已达到每公斤14400印尼盾(约合6.7元),意味着两年内价格上涨了23.6%。

大米价格从去年8月开始上涨,至今仍在持续上涨。供应减少、收成中断、干旱天气和部分国家的出口禁令政策导致大米价格屡创新高。尽管价格持续飙升,但中央统计局指出国内大米消费量也在持续增加。2022年9月的数据显示,印尼98.35%的家庭以大米为主要粮食,糯米消费仅占1.94%,玉米仅占13.3%;截至2023年9月,印尼人均大米消费量为每月6.81公斤,其中包括本地大米、优质大米还是进口大米,与2021年9月的人均每月大米消费量 6.75公斤相比,消费量增加了0.87%。其中城市居民每月消费6.37公斤,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量更加达到每月7.41公斤。

从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消费占比超过90%的商品只有六种,分别是大米、盐、洋葱、食用油、大蒜和砂糖。2022年印尼大米总产量约为5475万吨磨粉干粮(GKG),比2021年增加33.368万吨即0.61%。如果将大米产量转化为用于粮食消费的大米,按人口计算,2022年大米产量相当于3154万吨大米,比2021年大米产量增加18.45万吨即0.59%,也使印尼成为继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大米消费国。

对于大米的大量消费也导致了其在推高通货膨胀和贫困率方面的作用,大米在计算食品通胀中的权重高达3.33%。考虑到印尼贫困人口高达75%的支出花在以大米为主的食品上,它也成为印尼贫困的头号因素。在导致贫困的因素中,大米消费所占比例仍然最大,城市占比为19.35%,农村占比为23.73%。2022年度通胀贡献占比最大的七种商品分别是汽油,贡献率为1.15%,其次是家庭燃料(0.30%)、航空运输费用(0.27%)、大米(0.19%)、过滤丁香香烟(0.16%)、鸡蛋(0.13%)以及房屋合同(0.12%)。预计汽油、家庭燃料和费用支出将对通胀产生巨大贡献,原因是政府在9月初提高了燃油价格,并在2022年7月提高了天然气价格,能源价格的飙升也使得航空公司不可避免地提高了机票价格。

然而今年的大米通胀却令人意外,在2018-2021年期间,大米仅在2018年被列入年度通货膨胀的前10位因素。当年大米价格成为仅次于汽油的第二大通胀因素,而大米价格飙升也是由于极端天气干扰造成的。由于价格持续飙升,大米价格仍然是今年通胀的最大推动因素。在本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大米一直是通胀的最大触发因素。2023年8月大米价格通胀同比增长13.76%,也是2012年6月或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2年6月当时的大米价格通胀水平达到16.22%,到2023年9月大米仍将是通胀的最大贡献者,通胀贡献率为0.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海关查获违规棕榈油出口中国案

财政部海关总署日前与警方联合行动,在丹戎不碌港查获87个涉嫌违规出口棕榈油衍生物的集装箱,总重1802吨,货值2870亿盾。这些由PT MMS公司申报为”脂肪物质”(Fatty Matter)的货物原计划出口至中国。 海关总署署长表示,实验室检测显示这些货物实际含有应缴纳出口税(BK)且受出口管制(lartas)的棕榈油衍生物成分,涉嫌通过虚假分类逃避税费。此外,税务总局分析发现存在显著的价格低报(underinvoicing)行为,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损失。 联合调查还发现另外250个可疑集装箱:丹戎不碌港200个(4700吨,价值6350亿盾)和勿拉湾港50个(1044吨,价值141亿盾)。目前警方已对PT MMS及其三家关联公司(PT LPMS、PT LPMT、PT SUNN)启动初步证据检查(Bukper)。 此次行动始于10月20日警方情报,经实验室多次检测确认货物与实际申报不符。涉案企业涉嫌通过错误归类HS编码规避出口税费义务,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印尼高中生崇拜恐袭杀手炸伤同校54人

11月7日12时15分,雅加达北区椰风新城海军住宅区内的第72国立高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爆炸发生时师生正在清真寺进行周五祈祷,第一次爆炸发生在布道期间,第二次来自不同方向。事件截止目前已造成54人受伤,多数为未满18岁的学生,伤者包括烧伤和弹片伤害。 警方初步调查显示,嫌疑人系该校一名曾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现场发现类似音响的爆炸装置及玩具枪(经确认为仿制品)。雅加达警方已派遣拆弹小组和88反恐特遣队介入调查,但当局强调尚未定性为恐怖袭击。现场发现的枪支上除了写有“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的字样,还有三个外国人名。 其中一个是澳大利亚人Brenton Tarrant,于2019年3月15日在新西兰的两座清真寺中枪杀了51名穆斯林信徒;另一个名字是加拿大人Alexandre Bissonnette,他于2017年在魁北克一座清真寺内枪杀了六名信徒;接着是意大利人Luca Traini,据称是2018年意大利枪击案的实施者,当时他在一起带有种族动机的袭击中开枪射击,导致六名非洲移民受伤。 该校一名学生表示,嫌疑人疑似是一名遭受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这名高三学生平时性格孤僻,疑似长期承受心理压力,喜欢独自一人,还喜欢绘制带有极端主义色彩、与恐怖分子和美国有关的图画以及观看战争视频。他听说嫌疑人曾表达过想报复霸凌实施者们的想法,打算自己制作炸弹,设置好计时器,将炸弹放置在学校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是学校祷告室、餐厅和学校后面学生们平时经常聚在一起聊天的一个地方。目前有14名学生住院治疗,其中7人需接受手术。雅加达省政府承诺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学校暂停教学活动。总统普拉博沃要求优先处理伤员,并呼吁社会各界提高警惕。印尼儿童保护委员会强调所有学生都需要创伤治疗。

印尼明年启动18个下游化项目

印尼计划于2026年启动18个下游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0万亿盾,预计创造27万个就业岗位。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表示,该项目符合总统普拉博沃的指示,旨在加速渔业、农业和能源矿产领域的下游化进程。 这些项目中67%位于爪哇岛以外地区,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重点项目包括:西加里曼丹铝冶炼厂(60万亿盾)、多地煤炭制二甲醚项目(164万亿盾)、中苏拉威西镍不锈钢产业(38.4万亿盾)、东爪哇铜制品加工(19.2万亿盾)。还有巴布亚铁矿开发(19万亿盾)、全国性炼油厂(160万亿盾)和储油设施(72万亿盾)。 政府特别推动二甲醚(DME)作为液化石油气(LPG)的替代品,以减少能源进口依赖。目前印尼LPG年需求量约120万吨,预计2026年将达1000万吨,急需建设国内能源产业。该项目由投资管理机构Dana Nusantara(Danantara)进行可行性研究,涵盖矿产加工、农产品增值(如椰子、棕榈油、海藻)和新能源(集成太阳能模块)等领域,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并替代进口产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