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专家认为封杀Tiktok不能长远解决问题

关于不公平商业竞争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的讨论正成为印尼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初是由一些中小微企业商家引发的,他们经历了营业额急剧下降的状况,因为无法与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出售的非常便宜的进口产品竞争。如果现状不改变,人们担心市场将被数字平台垄断,消费者个人数据将被滥用,中小微企业商家将倒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颁布了新电商法: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不再允许将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服务合并到一个平台上;电子商务平台不应出售自家品牌的商品,也不应销售低于100美元最低价格的进口商品,以防止倾销性定价。

新电商法可能能够暂时保障本土企业,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被动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它只专注于一种形式的垄断状况(倾销性定价),并且仅限于数字经济中的一个行业(电子商务)。为了能够制定一个全面的长期解决方案,必须首先了解问题的根源。数字平台的确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他们提供的新服务和技术,现在能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有更多的产品选择。由于搜索成本降低,购物便利性也更高。此外,商家也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因为数字平台提供了非凡的消费者影响力。然而,不能保证所有积极影响将永远持续下去,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中的商业竞争不健康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如果数字经济被垄断,那么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将下降,而价格将飙升。

涉及世界各地数字平台垄断行为的各种专家报告和法律案件成为对数字经济中垄断的潜在危险的真正警告。这种威胁的发生是因为有几个经济特征,如高进入壁垒、由大数据驱动的规模经济和强大的网络效应,这使得数字经济容易受到“倾斜”现象的影响。当“提示”发生时,第一个能够达到“用户临界质量”的平台将主导大部分市场。因此,竞争的动态不再是“市场上的竞争”,而是变成了“赢家通吃”。这种“赢家通吃”的动态是根本原因之一,因为它为数字平台实行垄断提供了非常高的动力。然后,占主导地位的平台可以利用其市场力量来淘汰竞争对手,将其主导地位扩大到相邻市场,并对消费者进行剥削。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数字平台有多种方式垄断市场。例如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比,该平台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更好的待遇,通过“自我推广”行为来打败竞争对手。此外,该平台还可以通过排他性条款约束商家来垄断市场,这样商家就不允许在其他平台上销售他们的产品。在竞争对手被淘汰,用户和商家依赖平台后,占主导地位的平台可以向商家收取高额的“服务费”,并提高用户的价格。这种风险不仅仅是一个猜想,下列三个例子取自各国发生的真实案例:在谷歌购物的案例中发生了自我推荐的行为,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因滥用其在在线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而罚款24.2亿欧元,因为谷歌购物的搜索结果占据了更高的排名;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因强迫在线商店仅在其平台上销售并禁止其在竞争平台上销售而被罚款18.2万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对亚马逊提起了诉讼。

为了防止数字经济中的垄断行为,众议院(DPR)和商业竞争监督委员会(KPPU)等决策者需要采取积极和创新的方法。作为长期解决方案,政府至少需要采取三个步骤:首先,众议院需要立即修订1999年关于禁止垄断行为和不健康商业竞争的第5号法律,因为它落后于时代,数字平台现在已经开始利用数据和算法来控制市场和操纵价格。因此政府迫切需要修订《反垄断法》,以纳入禁止通过使用数据和算法(如自我推荐)的各种形式的反竞争行为的条款。

其次,商业竞争监督委员会的资源需要加强,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方面,因为该机构的法律和经济专家需要技术专家的支持,以便能够分析数据和算法对商业竞争的影响,并确定何时需要干预。这也意味着该机构的财政资源需要通过增加机构的年度预算来加强。第三,委员会需要加强与其他从事技术的决策者的合作,因为数字经济监管需要多部门合作。这种机构间合作可以通过一个由通信和信息部、贸易部以及合作社和中小企业部等相关机构来实现,以促进数字经济法规中信息的协调和交流。这种合作也可以是提高每个机构资源能力的一种方式。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那些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不要让其他国家数字经济中发生的垄断行为在印尼再次发生,只是因为政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2023-2025年裁员超12.6万人

印尼全国工会联合会(KSPN)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10月期间,印尼累计裁员人数达126160人,涉及59家纺织服装企业和13家非纺织企业。仅2025年1-10月就有47115名工人失业。 按行业分布,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鞋类)裁员99666人,占总数的79%。其余来自零售、种植园/林业、玩具、汽车、采矿、酒店、家具、摩托车轮胎和造纸等行业。 地域分布显示,中爪哇省裁员47940人(占38%),西爪哇省39109人(31%)。此外万丹省有21447人(17%),东南苏拉威西省7569人(6%),雅加达和西努沙登加拉等地共10095人(8%)。 KSPN主席Ristadi指出,裁员潮与进口商品冲击国内市场密切相关。59家纺织企业中仅3家纯出口导向,其余为本地与出口混合或纯本地导向。摩托车轮胎和造纸企业则完全依赖本地市场。

拾荒男要求未成年女儿接受五旬邻居性侵

东爪哇省莫佐克托一名51岁的拾荒者日前被指控多次性侵邻居17岁女孩,嫌疑人和妻子与受害者一家租住在当地同一所房子里,嫌疑人和女孩父亲都是拾荒者。因女孩已辍学,常帮忙打扫废品。闲暇时嫌疑人以让女孩按摩为由实施性侵,即便自己有妻子也如此。 据律师介绍,性侵共发生4次,分别在2025年6月2次、7月18日和25日。最后一次是7月25日凌晨5点,当时两人睡在同一房间。嫌疑人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是女孩父亲也经常借故性侵自己的女儿,甚至想把女儿嫁给嫌疑人,还常让女儿和嫌疑人一起睡。 女孩不堪忍受向房东邻居倾诉,因父亲不相信她遭遇。直到嫌疑人再次试图性侵时,女孩尖叫着跑向房东家,此事才被曝光。之后嫌疑人被警方逮捕,他承认罪行后被拘留。目前女孩和再婚的母亲住在一起。 检方依据儿童保护法相关条款对嫌疑人提起指控,律师未提出异议,嫌疑人认可检方指控内容。莫佐克托县检察院副检察官表示,受害者是因害怕而被迫满足嫌疑人的兽欲。

中国人在印尼夜店当“托”被驱逐出境

2025年9月至10月,巴淡岛移民局加强对外籍人士(WNA)执法,6人被驱逐出境,3人因疑似违反居留许可和移民犯罪正接受调查。移民局局长称,这是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外国人综合监督行动一部分,旨在维护巴淡岛秩序和法律主权。 被驱逐的6名外籍人士包括1名涉嫌在夜店当“托”的中国公民、1名参与酒店管理的新加坡公民、3名非法工作的印度公民以及1名逾期停留74天的中国台湾居民。另有3名中国公民和1名新加坡公民正在接受调查,他们涉嫌违反移民法,面临最高1年监禁或1亿盾罚款。 2025年1月至10月,巴淡岛移民局已对186名违反居留规定的外籍人士采取行政措施,并对3人展开调查。此举是印尼移民与惩教部加速计划的一部分,强调执法、公共服务和移民监督质量提升。他强调对外籍人士的监督不仅是执法问题,也是维护巴淡岛作为战略经济区健康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移民局呼吁公众通过官方渠道举报可疑的外籍人士活动,共同维护当地秩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