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福布斯亚洲一百强的十一家印尼初创企业

《福布斯》日前公布了今年亚洲地区值得关注的100家初创企业榜单,按照杂志官方的说法,利率上升导致全球风险投资活动受限,初创公司获得资金的难度提高,不过上榜的企业将很有可能取得商业成功。新加坡以20家公司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其次分别是中国香港的15家、中国大陆的11家、印尼的11家和菲律宾的9家。上榜企业总部必须位于亚太地区并且必须是民营企业,公司年收入不超过5000万美元,今年8月7日前公司收入和总资本不超过1亿美元。以下是上榜的11家印尼初创企业名单:

1. Beleaf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农业公司,通过自家的水培农场向海底捞与虾皮供应蔬菜等农产品,在2020年为印尼农民提供农业指导、技术支持和营销服务,拥有5公顷农田和20个农业服务合作伙伴;

2. Chickin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农业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家禽管理和肉类配送,通过云技术集成的智能农业设备来优化气候控制、设备管理和家禽饲养条件,目前为超过9800家养鸡户提供支持;3. Cosmart是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电商零售公司,用户可以通过这个会员制生活用品电商平台批量购买据称价格低于实体超市的家居用品和零食,因此也获得了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4. Crowde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农业公司,农民可以通过申报所需借款金额、种植作物类型以及可用土地面积来向这家P2P农业借贷公司申请贷款,旗下的APP Toko Tani还会提供关于高效种植农作物的建议。

5. Dagangan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电商零售公司,为印尼全国超过两万个采购不便的农村的居民提供日常用品购买平台,还可以享受免费的一日送货服务;

6. Fresh Factory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物流运输企业,这家专门从事冷冻、冷藏和干货储存与运输的综合性冷链配送公司利用物联网设备来监测40多个仓库的温度和跟踪产品位置,还与印尼物流巨头合作打造覆盖103个城市的最大冷链配送网络;

7. Gokomodo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农业公司,为印尼农业和商业企业提供采购和电商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其平台采购68个品牌的农业和保障设备,而供应商也能直接提交报价并跟踪销售数据,因此在2022年获得了2600万美元的资金;

8. iSeller Commerce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科技公司,通过其网站和APP帮助中小企业管理库存、建立网店并通过社交媒体提升销售,这家总部位于雅加达的Intersoft Solutions子公司据称已经处理了超过5亿美元的电商交易并服务10万家企业。

9. Saturdays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电商零售公司,这家经营着45家实体眼镜店的眼镜企业通过网站和APP为客户提供模拟试戴体现,并在疫情期间推出上门验光选框服务;

10. TipTip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消费科技公司,印尼网络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直播、为粉丝分享独家内容、销售活动门票等与粉丝建立联系并获利,目前企业资金超过2300万美元,与超过1万名内容创作者合作;

11. Xurya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建筑工程公司,这家主要出租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已经完成128个太阳能电池板设计、安装、运营和维护项目,所提供的能源占企业用电量的25-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与韩国合作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产业

经济统筹部日前对西爪哇省卡拉旺的PT HLI Green Power生产设施进行考察,以推动绿色可持续经济转型,加快国家电动汽车(EV)产业发展。经济统筹部经济数字化合作副协调员表示,该公司的设施是印尼最大且最具战略意义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结构之一。此次考察旨在实地了解该公司所开发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的准备情况。 该公司是现代汽车集团与LG能源解决方案的合资企业,投资达12亿美元,年产能10吉瓦时,可满足15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此次访问也是政府加强电动汽车电池项目上下游一体化实施的一部分。该项目对推动全球投资、技术发展和创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机会具有高度战略意义。 从经济角度看,国家电动汽车电池产业有望为印尼经济带来显著附加值,预计能创造出口机会、增强贸易平衡,并对从镍矿开采到电子元件等支持性产业增长产生倍增效应。HLI Green Power首席执行官对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该设施生产的各类电池。各方期望此次合作能加强印尼与韩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领域的长期伙伴关系。经济统筹部相关团队及现代汽车代表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德国企业投资建设印尼风力发电厂

印尼正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建设,以实现能源独立和净零排放目标。在此背景下,德国能源企业将在巴纽旺宜建造一座装机容量200兆瓦的风力发电厂(PLTB)。当地县长表示,该风电厂将助力国家清洁能源供应,支持中央政府减排和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目标,预计2028年投入运营。 此前县长已与德国wpd能源公司代表会面,该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介绍了建设计划。公司在德国风能领域经验丰富,看好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经慎重考察,认为巴纽旺宜靠近海岸且地处山脚,具备良好风能开发条件,因而选址于此。该风电厂计划安装25 – 30台风力涡轮机发电。自2024年起,项目按规划分阶段推进,2024 – 2025年重点开展项目筹备、风能数据收集和场地评估,确保技术与行政可行性;2026 – 2027年进行风电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2028年底完工并实现商业运营。

普拉博沃:印尼经济路线必须转向

如果你是现在准备出海东南亚,落地印尼的外资老板,有一句话现在非常关键——印尼市场下半场,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最近,印尼统筹部长祖尔哈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了一句狠话:过去二十八年,印尼经济“太自由化”,已经偏离宪法的初衷,现在普拉博沃总统要“把路子拉回来”。这句话其实等于给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路线画了一个句号,也在提醒所有投资者:印尼即将从一个“自由市场的试验场”,转向一个“国家重新掌舵的工业型经济体”。 回头看这二十八年的“上半场”,画面很清晰。自从一九九八年开放以来,印尼一路减关税、放进口、推动私有化,几乎所有教科书里的“自由市场改革动作”都做了一遍。宏观数据并不难看,最近几年经济增速也能稳定在百分之五左右,放在全球都是不错的;但问题是,贫富差距在拉大,粮食和工业品对进口的依赖在加深,农民、小工厂、小摊贩面对的是价格大起大落、进口货一路压价的压力。制造业在印尼GDP里的占比,从早年超过百分之三十,一路掉到现在大约百分之十九,虽然还算是“支柱”,但比自己历史高点已经明显降了一截。祖尔哈斯口中的“太自由”,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很多关键领域,只能当裁判、不能当队长,让市场自己跑,结果是资源和红利更多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底层和实体产业的安全感反而在削弱。 正因为如此,普拉博沃时代被定义成一个“要把路拉正”的下半场。新政府给自己的目标是,把经济增速从百分之五往百分之七、八去推,这在一个两亿八千万人口的大经济体里,是非常激进的打法。财政和政策开始明显向“真实产业”倾斜:二〇二四年,印尼总投资超过一千七百多万亿印尼盾,其中制造业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投资额,继续稳居第一大板块。矿产下游化在加速推进,镍矿出口禁止粗卖,强制要求在本地建冶炼厂、建电池材料工厂;本地含量比例TKDN也在步步抬高,手机、电动车、家电想在印尼卖,就得把更多产线搬进来;同时,政府大手笔推动免费营养餐、农业补贴、农产品加工和冷链投资,用几百万亿印尼盾去托底农民、拉动食品和包装产业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印尼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资源供应商和消费市场,而是要由政府来定方向,让资本围着国家战略走,而不是反过来。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说“印尼制造业的春天来了”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正在发生的现实线索。当下制造业依然是印尼经济的第一支柱,占GDP大约五分之一,制造业投资也是外资和本地资本最集中的去处之一。上游有镍、铝、铜、金等资源储量做基础,中游有一批沿海的冶炼和基础金属园区在不断扩容,下游则在补课汽车、电池、不锈钢制品、电子组装、食品饮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这些高附加值板块。过去,外贸来印尼更多是“买矿”“做贸易”;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变成“买产线”“建工厂”。你会看到,资本从只在港口、矿山打转,开始深入到工业园区、进入车间和生产线,把一段段产业链真正落在印尼的土地上。 站在外资的角度,这意味着:印尼不再只是一个讲人口红利和资源故事的新兴市场,而是一个要求你“带着工厂、技术和团队一起来”的制造业战场。上半场,谁反应快、敢套利,谁赚钱;下半场,谁读得懂政策、愿意和印尼一起做产业升级,谁站得住、赚得久。接下来你要问自己的,不再是“印尼有没有项目可投”,而是“我能把哪一段产业链真正放在印尼,和这个国家一起踢好下半场”。我是王掌柜,后面我会继续用数据和故事,帮你看懂印尼市场的下半场,也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制造业春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