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仅43名游客,巴厘岛开放但无航班落地

据印尼新闻网10月15日报道,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迷后,巴厘岛国际机场将于周三重新向外国游客开放。该岛的经济依赖严重于外国游客,但在政策转变前夕,技术细节仍未解决,最后一刻的监管改革迫在眉睫,质疑声此起彼落。

“我们已经厌倦了政府的承诺,”32岁的度假别墅经理班多周二说。“说实话,我们已经厌倦了希望。我们需要游客回来。”

据了解,位于巴厘岛曾经繁华的水明漾区,那里的酒店从业者仅靠少量国内游客和一直在岛上的几个外国人维持,但是预订是稀疏的,取消是常见的,总收入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他说:“我认为(在新政策下)情况不会迅速改变,因为人们仍然必须遵守卫生规则,比如COVID-19检测、隔离等。

”政府周三晚些时候宣布,由于COVID-19病例较低,巴厘岛将接受来自19个国家的直航,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这类航班上的游客将被要求隔离5天,出示至少接种过两剂疫苗的证明,并有医疗保险,包括在国外接受COVID-19治疗,以及其他要求。”

同样的,26岁的冲浪教练Yanto对短暂的流行病政策的耐心已经耗尽。“说实话,我真的不能再依赖政府了,因为我们知道,它在几天内改变了很多规定,”他说。

“所以当我听说巴厘岛开放时,我想,‘太好了,太棒了,但我的期望并不高,因为他们可能明天就会再次关闭。

2020年4月,在印尼发现持续的COVID-19病例后,政府暂停了赴该岛的国际旅行。印尼总统佐科最初希望在2020年9月重新开放巴厘岛,但由于世界各地的病例激增,包括今年早些时候在印度尼西亚爆发的Delta变种引发的第二波疫情,该计划一再推迟。

旅游创造经济部曾试图与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建立双边旅游走廊,但也未能成功。根据印度尼西亚统计局(BPS)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巴厘岛接待了43名国际游客,与2019年同期(疫情爆发前)406万游客的记录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游客人数的下降导致巴厘岛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连续5个季度萎缩。根据BPS的数据,巴厘岛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温和增长了2.83%。巴厘岛旅游局局长普图·阿斯塔瓦表示,旅游活动将在一开始放缓。

政府官员普图说,预计10月份约有200名游客抵达巴厘岛,并表示到2022年1月,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升到约1000人。

尽管预测结果平平,巴厘官员仍在机场、检疫酒店和旅游目的地进行模拟,准备迎接外国游客。

“我们希望,一旦边境开放,它将永远开放。我希望人们不要沉浸在重新开放的喜悦中,忘记疫情,”普图补充道。

根据印尼卫生部的数据,约83%的巴厘岛居民已经接种了第二剂COVID-19疫苗,99%的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这使得巴厘岛的疫苗接种率仅次于雅加达。根据国家COVID-19工作组的数据,该岛本月每天新增COVID-19病例不到100例。

巴厘岛副省长Tjokorda Oka Artha Ardhana Sukawati在周三的一次网上讨论中表示,游客可能不会“立刻蜂拥而至”,因为游客通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安排签证和航班。

他补充说,截至周三,巴厘岛的Ngurah Rai国际机场尚未收到任何国际航班的降落请求,巴厘当局仍在等待中央政府发布的游客COVID-19检测指南。

印尼旅行社协会(Astindo)秘书长Pauline Suharno说:“老实说,我们不知道哪些航空公司会获准在巴厘岛降落,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出售任何飞往巴厘岛的机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雅加达高速公路或因施工出现拥堵

2025年11月14日起未来10天,雅加达-茂物-坎坎普高速公路(Tol Jakarta – Cikampek)有5个路段将开展维修工作,PT. Jasamarga Transjawa Tol(JTT)提醒司机注意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JTT副总裁表示歉意,呼吁司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确保车辆状态良好、电子钱包余额充足,出发前加满燃油并为设备充满电。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在工作地点安排值守人员、进行交通管制、缩小作业区域,必要时设置反向车道,与高速公路巡逻警察协调确保交通可控,还通过横幅和动态信息牌进行工作预告。维修工作从11月14日晚持续到11月23日,期间高速公路仍双向正常通行。 工作并非单纯维护基础设施,更是为了维护信任,保障道路质量和行车安全舒适。高级经理介绍了具体维修点位和时间,JTT提供24小时客服电话14080和travoy 4.5应用程序,方便司机获取实时路况、休息区位置、求助及交通管制等信息,让出行更安全、舒适、高效。

东爪哇警局遭冲击局长遭掳走国旗被降下

东爪哇省一地方警局日前遭民众围堵,民众此举疑似是想询问一名被警方带走问询的农民情况,该农民是在自家农田劳作时被带走的,警方带走他是为了调查相关事件。此前当地自2023年起多次发生疑似毁坏农作物事件,最近一次当地一公司土地上约2万株咖啡树被毁;此前当地约6661株3年树龄的咖啡树被不明人员砍伐,损失达4亿盾。 早前当地部分咖啡树也遭破坏,涉事企业已将所有毁坏事件报告给当地警局。警局遭围堵时,现场视频显示当地民众包围警局,发生推搡,民众还降下了警局的国旗。当地警局局长被民众强行带出警局,十个小时后才回到警局营地,其目前身体状况良好,警局目前安全可控,有军警守卫。当地警局已调派所有警力前往维持秩序,警局总部也安装了铁丝网。此外,当地军区指挥官、县长、副县长、县议会议长以及东爪哇省警察局的高级官员都到了现场。

普拉博沃:印尼经济路线必须转向

如果你是现在准备出海东南亚,落地印尼的外资老板,有一句话现在非常关键——印尼市场下半场,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最近,印尼统筹部长祖尔哈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了一句狠话:过去二十八年,印尼经济“太自由化”,已经偏离宪法的初衷,现在普拉博沃总统要“把路子拉回来”。这句话其实等于给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路线画了一个句号,也在提醒所有投资者:印尼即将从一个“自由市场的试验场”,转向一个“国家重新掌舵的工业型经济体”。 回头看这二十八年的“上半场”,画面很清晰。自从一九九八年开放以来,印尼一路减关税、放进口、推动私有化,几乎所有教科书里的“自由市场改革动作”都做了一遍。宏观数据并不难看,最近几年经济增速也能稳定在百分之五左右,放在全球都是不错的;但问题是,贫富差距在拉大,粮食和工业品对进口的依赖在加深,农民、小工厂、小摊贩面对的是价格大起大落、进口货一路压价的压力。制造业在印尼GDP里的占比,从早年超过百分之三十,一路掉到现在大约百分之十九,虽然还算是“支柱”,但比自己历史高点已经明显降了一截。祖尔哈斯口中的“太自由”,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很多关键领域,只能当裁判、不能当队长,让市场自己跑,结果是资源和红利更多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底层和实体产业的安全感反而在削弱。 正因为如此,普拉博沃时代被定义成一个“要把路拉正”的下半场。新政府给自己的目标是,把经济增速从百分之五往百分之七、八去推,这在一个两亿八千万人口的大经济体里,是非常激进的打法。财政和政策开始明显向“真实产业”倾斜:二〇二四年,印尼总投资超过一千七百多万亿印尼盾,其中制造业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投资额,继续稳居第一大板块。矿产下游化在加速推进,镍矿出口禁止粗卖,强制要求在本地建冶炼厂、建电池材料工厂;本地含量比例TKDN也在步步抬高,手机、电动车、家电想在印尼卖,就得把更多产线搬进来;同时,政府大手笔推动免费营养餐、农业补贴、农产品加工和冷链投资,用几百万亿印尼盾去托底农民、拉动食品和包装产业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印尼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资源供应商和消费市场,而是要由政府来定方向,让资本围着国家战略走,而不是反过来。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说“印尼制造业的春天来了”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正在发生的现实线索。当下制造业依然是印尼经济的第一支柱,占GDP大约五分之一,制造业投资也是外资和本地资本最集中的去处之一。上游有镍、铝、铜、金等资源储量做基础,中游有一批沿海的冶炼和基础金属园区在不断扩容,下游则在补课汽车、电池、不锈钢制品、电子组装、食品饮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这些高附加值板块。过去,外贸来印尼更多是“买矿”“做贸易”;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变成“买产线”“建工厂”。你会看到,资本从只在港口、矿山打转,开始深入到工业园区、进入车间和生产线,把一段段产业链真正落在印尼的土地上。 站在外资的角度,这意味着:印尼不再只是一个讲人口红利和资源故事的新兴市场,而是一个要求你“带着工厂、技术和团队一起来”的制造业战场。上半场,谁反应快、敢套利,谁赚钱;下半场,谁读得懂政策、愿意和印尼一起做产业升级,谁站得住、赚得久。接下来你要问自己的,不再是“印尼有没有项目可投”,而是“我能把哪一段产业链真正放在印尼,和这个国家一起踢好下半场”。我是王掌柜,后面我会继续用数据和故事,帮你看懂印尼市场的下半场,也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制造业春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