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淘宝”创始人自爆,曾因英语不流利被投资人嫌弃

  印尼电商独角兽Tokopedia创始人威廉向资深播客德迪讲述了他创办电商初创公司的曲折创业之路以及吸引投资者的痛苦经历。

  当年创业初期,威廉寻求投资人投资,但是由于英语不流利,而被投资人赶了出去。

  “2010年,我有机会见到外国投资者,但仅认识他们5分钟就被扫地出门,因为当时的我不会说英语,”威廉说。

  他说,当时Tokopedia已经成立并获得了几位投资者。然而,当时Tokopedia的所有投资者都来自国内,也就是国内投资者。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立下志向,一定要吸引曾有投资科技初创公司经验的外国投资者。原因始于我想从他们当中学习到更多科技创业经验。

  我也希望结识曾投资过类似“谷歌”或“苹果”公司的投资者。他们也曾经是从一家这样的小公司发展起来的。

  于是这种愿望越演越烈让我冒着风险结识了这些外国投资者,可惜当时英语水平有限,在投资人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当时见面时,他们(投资者)说威廉,我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5分钟已经过去了,你只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威廉说。

  威廉承认,当时他只能通过看电视连续剧来说英语,那时候的我从未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他自大的认为自己的英语已经很不错,然后自信心满满的去找他们(外国投资者),但是最后实际上自己的英语很烂,非常烂,被打得体无完肤。

  可谁曾想,这个因英语不精而被投资人扫地出门的人,如今却成功建立了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成为独角兽。近日,Tokopedia正式与印尼美团独角兽(Gojek)强强联合,组成GoTo集团,新公司估值为180亿美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镍矿下游化致出口额增长10倍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在2025年矿业博览会上宣布,镍矿下游化政策实施后,该国镍产品出口额从2017-2018年的33亿美元(约54.6万亿盾)飙升至2023-2024年的350-400亿美元(约662.9万亿盾),增幅超10倍。 印尼自2019年起全面禁止镍原矿出口,强制要求在国内进行加工冶炼,同时重点发展电动车电池产业链。政府计划将下游化模式扩展至铜、铝土矿和锡等资源,同时建设本土电动车电池生态系统。 部长强调,资源国有化战略既能提升经济价值,也可避免重蹈殖民时期原材料被廉价掠夺的覆辙。该成果被视为政府资源民族主义政策的成功实践,也将继续成为新政府推动绿色工业化的核心战略。

印尼镍企计划IPO募资4.98万亿盾

印尼镍矿及加工企业PT Anugrah Neo Energy Materials计划于2025年12月在印尼证券交易所(BEI)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目标融资4.98万亿盾(约合3亿美元)。该公司估值预计超33万亿盾(20亿美元)。 此次募资将用于镍矿下游产业扩张及冶炼厂建设,由DBS银行和RHB银行担任承销商。该企业的业务布局包括运营中苏拉威西两座镍矿(Morowali和Ampana)以及在建低碳高压酸浸(HPAL)冶炼厂。 此外还计划开发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项目。这些项目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镍产品可满足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增长。

印尼矿业下游化延长矿山寿命并增加收入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日前表示,矿业下游化政策不仅增加了国家收入,还延长了矿山寿命并提升了经济附加值。业界通过国内加工和精炼矿产,减少原材料出口,同时还发现并利用伴生矿物(如铜矿中的金、银和稀土)。 政府也增加了税收和非税收入(PNBP)促进国内工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相关部门也将矿业工作预算计划(RKAB)审批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以更好控制供应;同时还加强生产监管,防止价格下跌影响国家收入。 目前西加里曼丹铝土矿项目已投产,有效提升铝产业链价值;铜矿加工中发现稀土等战略资源。该政策旨在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矿业可持续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