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榴莲在国际产业中崭露头角,印尼榴莲种植协会(Apdurin)称,随着全球需求增加和该领域国际合作加强,榴莲成为印尼产业新力量。印尼已于5月25日与中国海关总署签署冷冻榴莲出口协议,目前有8家企业通过出口冷冻榴莲到中国的验证。 印尼驻上海总领事表示,印尼凭借热带气候、品种多样和种植区域广等优势,能全年供应高品质榴莲,国际榴莲协会也承诺通过技术转让等支持印尼。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提议将榴莲定为国果。马来西亚榴莲制造商协会(DMA)向该国农业部申请,建议把7月7日(收获旺季)定为马来西亚国家榴莲日。 协会主席认为榴莲是马来西亚身份象征,该国知名品种如猫山王等很受欢迎,猫山王地理标志(GI)续期至2034年,被视为其原产马来西亚的“护照”。对此,印尼粮食协调部长回应,印尼是世界榴莲多样性中心,2024年全国榴莲产量196万吨,创五年新高,还向泰国和香港出口600吨冷冻榴莲,且印尼拥有世界上27种榴莲中的21种及114个新优良品种,他坚信榴莲是印尼国果。
巴厘岛一家廉价青年旅社早前发生一起离奇死亡事件,25岁中国成都女游客猝逝两个月后死因仍成谜。8月31日深夜,该名女同胞突感不适、呕吐不止,旅社职员送她去诊所,她因费用高拒绝进一步治疗,买药回旅社休息。9月1日凌晨她回房,上午被发现在床上半裸俯卧,已无生命体征,垃圾桶有大量呕吐物,法医推测死亡时间为2-12小时。 除该女子外,当晚至少20名房客出现呕吐、晕厥、吐血等症状,10人送医,他们来自中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和菲律宾等国。与她同房的另一名中国女游客也出现不适,送医抢救5天才脱离危险,回国后被诊断出严重肺炎及胸腔积水,其主治医生认为症状符合“杀虫剂中毒并发食物中毒”。 当地警方化验报告显示,该女游客胃内未发现杀虫剂等常见中毒物,死因是急性肠胃炎、脱水与电解质失衡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但中毒源头不明。事发前三天,旅社刚因床虱问题全面消毒。目前警方仍在调查,化验死者药物、食物来源以厘清中毒源头和是否集体食物中毒。涉事旅社照常营业,有旅客称“像什么事都没发生”,旅社发言人表示配合调查,但对受害者要求下架旅社的请求未回应。这起事件引发对旅社卫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诸多质疑。
2025年10月28日,中国与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这是中国与东盟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区域国家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议定书标志着双方合作从“关税让利”迈向“规则共建”。从2002年至今,自贸区从1.0版发展到3.0版,3.0版在传统合作基础上,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个章节,推动合作从“要素流动型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 3.0版聚焦“数字”“绿色”双重引擎。数字经济方面,以数字贸易便利化为核心,强化多领域合作,解决“数字鸿沟”;绿色经济方面,确立8个优先合作领域,为区域经济绿色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将推动印尼产业转型升级。在当前保护主义等抬头的背景下,议定书签署体现中国与东盟对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承诺,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信心。中国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优势互补、前景广阔。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与RCEP协同发力,推动区域经济整合,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