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动力煤价创近两年新高

来源:煤炭资源网

  近日,由于中国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偏紧,加之夏季电力需求高峰临近带动买家积极采购,印尼动力煤价格创至少过去22个月以来新高。

  数据显示,汾渭CCI进口3800大卡动力煤中国南方港到岸价自4月9日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4月22日该价格为53美元/吨,创2019年6月份引入该价格以来最高。

  贸易商表示,印尼3800大卡巴拿马型动力煤主流离岸报价在53-54美元/吨,小船报价51-52美元/吨左右。5月船期相同品质的巴拿马型煤离岸报价为54.5美元/吨。

  4月21日,中国某电厂以南方港到岸价510元/吨到岸含税价采购了一船3800大卡煤,相当于离岸价53-54美元/吨。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了解,当日,新加坡某贸易商以53美元/吨的价格成交了一船小船煤。“本周末该价格将上涨至55美元/吨。”他说。“鉴于国内需求强劲,煤价上涨可能会持续到5月份。”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21.2%至1.92万亿千瓦时。国家电网预计,今年4-6月份电力需求将增加9%。

  受近日国内买盘强劲支撑,5月船期煤几乎被扫空,6月份货物也十分紧俏,从而支撑了市场看涨情绪。

  中卡煤方面,印尼4700大卡动力煤同样供不应求,离岸报价普遍在80美元/吨以上,还盘79-80美元/吨。4500大卡煤主流离岸报价75-76美元/吨左右。

  另外,海运费也出现小幅上涨。巴拿马型船运价12美元/吨左右,小船运价14-15美元/吨。

  由于货源紧张,中国买家也在寻求其他货源。据了解,4月份将有5船动力煤从南非理查兹湾港煤码头出发运往华南港,另有5船煤将于5月份出发。

  4月21日,南非理查兹湾港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90.76美元/吨,较前一日的91.44美元/吨有所下降,但高于上月同期的89.37美元/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业界要求降低增值税以促进工业区发展

印尼工业区协会(HKI)就增值税(PPN)税率对消费和工业增长的影响作出回应。HKI主席承认,PPN税率上调至11%并非经济疲软的唯一原因,但消费压力和需求放缓对工业产生了影响。HKI建议从2026年到2028年逐步降低PPN税率,即2026年降至10%,2027年降至9%,2028年降至8%,认为这种渐进式方案对政府而言更为现实。 他指出许多行业出现销售下降和扩张推迟的情况,PPN高税率对市场造成了压力。逐步降低税率有助于恢复消费者信心并推动生产复苏。HKI认为,不能仅从国家收入静态计算PPN税率降低的影响,因为每降低1%的税率虽预计会使国家收入减少约70万亿盾,但未考虑到交易量增加的效应,实际上PPN总收入可能会因税基扩大而改善。 HKI还提到,降低PPN税率不仅能刺激消费,还能提升工业区的工业活动。随着需求回升,工厂将扩大产能、增加班次、扩建设施和寻找新工业用地,从而推动工业区增长。HKI认为2026年降至10%可恢复稳定,2027-2028年进一步降至9%和8%将成为工业区增长的加速器。此外HKI将此建议与政府实现8%经济增长的目标相关联,认为只有消费强劲、工业积极发展才能实现该目标,而降低PPN税率是加速消费和工业发展的切实举措。

印尼加速推进电动汽车本土生产

2026年起印尼将停止对电池电动汽车(BEV)的进口激励政策,这标志着政府从推动市场渗透转向加速本土生产。此前进口激励包括免除关税、奢侈品销售税(PPnBM)和增值税(PPN),有效期至2025年12月。政府将要求比亚迪、VinFast等六家全球汽车制造商在2026-2027年开始本土生产,且本土产量要匹配此前进口量。 同时国内零部件使用率(TKDN)最低40%,逐步提至60%。分析师认为,短期内该政策会对依赖整车进口的电动汽车进口量造成压力,但从中期看,能推动印尼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加速技术转移,深化本土供应链,使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如AUTO和ASII等受益。 MNC证券维持对印尼汽车行业“增持”看法,预计2026年四轮车市场将复苏,二轮车利润仍可观。ASII仍是首选,目标价7000盾;AUTO也获“买入”推荐,目标价3200盾。ASII预计2026年业绩将随全球经济形势好转而改善,公司正优化运营、投资收购以强化业务。

印尼政府拟打击冲击本土产业的中国进口商品

印尼政府将打击冲击本土产品的中国进口商品,不止针对二手服装。小微企业、中小企业部长在雅加达贸易部会议后表示,政府不仅要规范二手服装进口,还要管控那些冲击本土中小微企业产品的中国进口货。对于二手服装进口,政府已整合1300个服装和鞋类品牌作为替代,让二手服装进口商仍有货可卖。 他称政府正与二手服装进口商沟通,希望他们转向本土产品,确保商家生意不受太大影响,避免进口服装供应逐渐减少。政府计划用本土品牌替代,让商家持续经营。 此前中小微企业部中小企业事务副手表示,万隆塞嫩市场的二手服装进口商同意在政府扶持下销售本土产品,但他们已做几十年二手服装生意,转向需要时间。 政府还将与万隆格德巴格市场的进口商沟通,目前正在与地方政府协调,统计全国二手服装进口商数量,以便制定后续支持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