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日前公布,其WhatsApp投诉平台”Lapor Pak Purbaya”(LPP)自10月15日启动以来,已收到28390条民众信息。已核实14025条信息,其中投诉722条、建议393条、咨询432条。其中437条已进入处理阶段:税务总局(DJP)239条,海关总署(DJBC)198条,14365条信息仍在核实中。他指出部分举报内容经查不实(如海关人员在星巴克聚集的投诉),并公布专用核实号码(08159966662)以消除举报人顾虑。该平台成为民众直接反映财税问题的重要渠道。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通过执法总局已完成全国非法及无证采矿活动的地理测绘工作,执法总局局长日前在雅加达宣布,已确定多个非法采矿热点区域。重点监控区域包括邦加勿里洞群岛(锡矿)、中苏拉威西省(金矿)、哥伦打洛省(金矿)、马鲁古省(金矿)、北苏拉威西省(金矿)、东爪哇省外南梦(金矿)。 政府的执法策略包括基于测绘数据系统化开展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无证开采及持证但违规操作行为,同时也呼吁公众通过正规渠道举报非法采矿活动。 能源部强调将优先处理民众采矿(tambang rakyat)形式的金矿非法开采,这类活动在印尼最为普遍。测绘工作涵盖完全无许可证和违反开采规范的两种非法采矿类型。
印尼反贪委员会(KPK)接管了此前由环境和林业部执法局与西努沙登加拉省环境与林业局自2024年起处理的西努沙登加拉省非法金矿案。该非法金矿位于西努沙登加拉省,日产量高达3公斤黄金,估计每年造成国家损失1.08万亿盾。 KPK接管此案的原因在于怀疑有国家公务员和企业的参与。KPK已对多名证人进行了询问,但未透露具体证人身份。2024年10月4日,环境和林业局与KPK曾对该非法金矿进行查封,当时已进入调查阶段,调查对象包括18人,其中有中国公民以及协助其在当地进行非法采矿的印尼人,还有当地县政府和省政府的相关人员。 该非法采矿活动涉及约26个地点,位于89.19公顷的森林区域内,部分区域属于其他公司拥有的172公顷金矿开采许可证范围。据称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非法矿工使用重型机械开采黄金,并使用汞和氰化物,对环境造成破坏。 此前环境和林业部曾试图通过发放采矿许可证使部分非法采矿活动合法化,但KPK的介入表明该案涉及更复杂的腐败和非法行为。KPK的接管旨在深入调查国家公务员的潜在参与,并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