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新的进口关税政策,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包括所有东盟国家在内的14个国家将受到影响。该政策是其“报复性关税”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且关税可能根据各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进行调整。越南的税率从原计划的46%下调到20%,还同意对经越南转口至美国的第三国(如中国)产品征收40%关税。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纺织品、鞋类、农产品,对美贸易逆差1235亿美元(东盟最高),凭借特殊协议和生产效率,在咖啡和渔业领域地位增强。印尼从最初宣布的32%下调到19%,虽出口增长,但依赖原材料的出口结构使其易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主要出口产品为棕榈油、可可、咖啡、纺织品、半导体,对美贸易逆差179亿美元,在咖啡领域与越南竞争激烈,在有机和可持续咖啡等细分市场有潜力。马来西亚25%较4月宣布的24%有所上升,政府表示将继续与美国对话,并已安排内阁会议讨论后续应对措施。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半导体、电气产品,成功降低了贸易逆差,被认为有能力填补中国在科技产品市场留下的空缺。
泰国36%则保持较高关税,副总理表示已向美国提交新提案,希望为泰国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争取更多美国市场准入,并增加对美国能源和飞机的进口。主要出口产品为计算机零部件、橡胶制品、宝石,对美贸易逆差456亿美元(东盟第二高)。菲律宾从17%上升到20%,仍低于其他一些东盟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机械、服装、黄金,虽出口规模相对较小,但较具竞争力的关税使其产品在美市场保持竞争力。柬埔寨从49%谈判下调到36%,主要谈判代表呼吁服装行业的投资者和工人保持冷静。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品、服装、鞋子、自行车,约100万服装工人受此政策影响,政府承诺将进行新的谈判。老挝从48%下调到40%,但仍是东盟中关税较高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面料鞋、木制家具、电子元件、光纤,贸易逆差激增194.4%,出口面临较大压力。缅甸从44%略有下调到40%,缅甸军方政府发言人表示准备继续谈判。主要出口产品为服装、皮革制品、海鲜,面临国内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巨大挑战。文莱从之前的24%上调到25%,因依赖对美出口能源和制成品,直接受到关税影响,主要出口产品为矿物燃料、机械设备。新加坡从之前的10%大幅上调到25%,主要出口产品为高科技产品和金融服务,此次关税的大幅上涨成为美新稳定贸易关系中的焦点。该政策使东盟对美出口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越南成为“最大赢家”,印尼、柬埔寨、缅甸等国则需各自谈判以维持其出口产品在美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