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6日
- 星期二

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报道,中国最近经历的能源危机有望为印度尼西亚带来利润,尤其是对印尼的出口业绩。 根据印尼 BCA 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卫的说法,印度尼西亚将为此而受益,因为经历危机的国家转向煤炭等大宗商品来满足蒸汽发电厂 (PLTU) 的需求。 特别是对中国,印尼煤炭出口的贡献是供应给该国的。“对印度尼西亚来说,中国的危机实际上是有利可图的。因为煤炭出口和生产量都很大,是的,”大卫在周日(2021年 10 月 10 日)对Bisnis新闻网说。 根据Bisnis新闻网的记录,此前估计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煤炭,在因疫情后,经济复苏,能源危机后会增加。 中国经济开始回暖后,现在正经历电力危机,因此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同时,贸易部数据显示,中国在印尼10个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中占据首位,其次是美国(美国)、日本、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韩国、越南和泰国。 大卫说,这可能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平衡产生积极影响,迄今为止,该平衡已连续 16 个月录得顺差。 最后,中央统计局(BPS)录得贸易顺差 47.4 亿美元,为 2006 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的贸易平衡今年可能会创下纪录,是的。出口也可能是过去十年的最高纪录,”大卫说。 截至 2021 年 8 月的数据显示,印尼对中国的煤炭出口月率增长 32.7%,年率增长 236%。 大卫还比较了今天发生的能源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情况与 1970 年代发生的情况。在那个时代,丰富的收入来自石油商品。 “那次1970年代的危机与现在的情况类似。当时出现滞胀,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油价上涨,印尼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大卫说。 据大卫称,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 2022 年,届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有助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然而,如果持续时间过长,高能源商品价格可能会打击印度尼西亚的经济。 他总结说:“无论它是否一度持续到 2023 年,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都会对经济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