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德波市少女遭性侵怀孕7个月被迫结婚引众怒

西爪哇省德波市日前被曝发生一起涉嫌性侵案件,社交媒体上有网民表示当地一名年仅14岁的职业高中(SMK)女生疑似遭当地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年男子性侵后怀孕7个月。据网络流传信息称,受害者遭性侵致孕后被迫与施害者结婚。 当地居民表示,受害人家属最初并未选择报警,而是逼迫受害人与施暴者结婚,这一事件引发公愤。当地警局局长证实事件真实性,警方已派员前往案发现场(TKP)进行调查。目前案件由德波市警局处理中,具体细节仍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印尼房地产巨头提出行业三大核心问题

印尼房地产协会(REI)荣誉主席日前在雅加达住所主持召开了由37位房地产资深人士参与的闭门会议。会议针对普拉博沃政府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与会者包括James T Riady、Sugianto Kusuma(Aguan)等行业领袖。 会议聚焦三大关键问题:中低档公寓生活成本过高、耕地保护政策与空间规划法规冲突、以及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的执行灵活性。REI建议将公寓水电费从商业费率改为居住费率,并将低价公寓管理费大幅降至每平方米1.2-1.4万盾。同时呼吁对5亿盾以下的保障房免征增值税。 针对耕地保护政策,代表们指出政府应依据空间规划法而非单纯根据土地物理形态制定政策,以避免投资不确定性。会议还探讨了平衡住房配建规定的替代方案,如缴纳转换金、跨地区配建等。

印尼支付系统已推广到众多国家

印尼数字支付系统QRIS(印尼标准二维码)曾因民众信任不足而推广受阻,但如今已成为东南亚领先的电子支付工具之一。据印尼央行(BI)副行长在数字金融活动上透露,QRIS用户数已达5800万,覆盖超4100万商户,累计交易额突破1.9万亿盾,印证了其作为“支付变革推动者”的地位。 初期民众对QRIS及央行旗下即时支付系统BI FAST持怀疑态度,但疫情期间使用率激增,逐步赢得市场信任。她强调信任是交易量增长的核心,而当前网络安全挑战仍需警惕。为此,央行通过2030年支付系统蓝图(BSPI 2030)推动安全协作与创新,以应对网络攻击风险。 QRIS的国际化布局亦加速推进,目前已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实现跨境互通(支持印尼游客境外扫码支付),并计划年底前接入中国(服务中国游客在印尼消费)、2026年初拓展至韩国。这些合作是印尼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OJK)、政府部门及私营部门协同的成果,凸显了集体协作对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用。

中国公民成为唐格朗移民局首要驱逐对象

唐格朗移民局日前公布表示,大唐格朗地区(Tangerang Raya)截至目前共有509名外籍人士(WNA)因违反移民法受到行政处置,这些被查处的外籍人士来自24个国家。唐格朗移民局局长表示,被处置者中以中国籍公民(RRT)居多,达76人,其次是尼日利亚籍48人和巴基斯坦籍29人。在509人中,181人被遣返(deportasi),175人被阻止入境或禁止离境(pencegahan/penangkalan)。此外,移民局开展了39次情报行动和203次独立执法行动。他还透露,截至2025年,唐格朗地区登记在案的外籍劳工(TKA)总数为15,192人。

印尼投资效率落后越南印度

经济协调部副部长日前在雅加达经济学家研讨会上表示,印尼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高达5.79,远低于越南(3.58)和印度(4.56),意味着需投入GDP的5.79%才能实现1%的经济增长,投资效率明显落后。 为提升投资效率,政府正推行多项改革:通过2025年第28号政府条例实施基于风险的营业执照制度,建立服务时限承诺(SLA)、虚拟审批和电子化许可系统;调整进口政策,废除2024年第8号贸易条例,改用2025年第16号及系列条例,仅对10种战略商品放宽进口限制;提供税收假期、津贴和超级抵扣等财政激励。政府还加快建设主题经济特区(KEK),如格雷西克的铜金加工、新俄沙里的数字生态系统、巴淡岛的数据中心等,为投资者创造更优环境。

中国投资者巴厘岛电梯项目引发争议

巴厘岛克林贡县政府就努沙佩尼达岛克林京海滩电梯建设项目引发的争议作出回应。该项目投资2亿盾,由中国投资者与当地PT BNP公司合作建设,旨在为游客提供通往海滩的便利交通替代现有陡峭阶梯。 当地投资与一站式服务局局长表示,该项目已通过在线单一提交系统(OSS)获得全部许可,包括环境管理监测文件(UKL-UPL)、建筑批准(PBG)、空间利用合规批准(PKKPR)、风险型营业许可(PBBR)及营业注册号(NIB)。投资者已向地方财政转账150亿盾许可费。 这座182米高的玻璃电梯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阿凡达山”电梯,由同一中国投资者开发。项目于2023年7月举行奠基仪式,但近期因可能破坏克林京海滩自然景观而引发网络争议。 当局强调将通过公共工程局进行持续环境监测,若发现违规将要求整改。该项目被视为提升旅游体验的设施,但需平衡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

中国公民因涉嫌非法采矿被警方通缉

国家警察刑侦局日前在西努沙登加拉省西龙目县展开非法金矿调查,该矿区原为中国公民运营的大规模非法金矿,现已被废弃并转为当地居民的小规模传统采矿点。刑侦局准将确认,该区域属于PT Indotan Lombok Barat Bangkit公司的矿业经营许可区(WIUP),但至今未进行正式勘探。 警方正追捕涉嫌主导非法采矿的中国籍嫌疑人,其作案后逃往吉隆坡。西努沙登加拉警察局特种犯罪主任透露,执法中查获两辆自卸卡车和一台挖掘机。调查显示该非法矿场已运营七个月,日产黄金达3公斤,年营业额估计达1.08万亿盾。 反腐败委员会(KPK)指出,该矿场距曼达利卡赛道仅一小时车程,规模惊人。警方正通过国际刑警协调追捕中国籍嫌疑人,并调查可能涉及的印尼籍共犯。 尽管当前居民采用传统方式小规模采矿,警方强调在WIUP区域内任何采矿活动均属非法,建议通过申请民间采矿许可(IUPR)合规经营。案件近期将进入司法程序。

印尼新兵遭性侮辱再被活活虐死

古邦军事法庭日前审理一宗新兵死亡案,另一名受害新兵在作证时泣不成声,揭露自己与死者遭受的残酷虐待。他描述当日凌晨1:30,第二名嫌疑军人猛踢死者头部,并击打证人胸口致其脸部肿胀。第三名嫌疑军人命令他们站立后,连续击打死者胸部五次致其痛苦倒地。 最令人发指的是,两人被强迫脱光衣服展示生殖器,并被泼洒药油。证人哭着陈述被迫与死者模拟性行为的屈辱经历,声称死者被要求弯腰,他则被迫扮演男性角色。第四名嫌疑人还用香烟烫灼他们的大腿和后颈。施暴者甚至强迫他们用西瓜皮假装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进行心理羞辱。死者最终于当日在当地医院ICU抢救无效死亡。第九军区司令少将表示,已有20名军人被列为嫌疑人并拘留,其中包括一名军官。此案因揭露军队内部残酷虐待行为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印尼兄嫂为报复父母竟向17岁妹妹注射毒品

东爪哇省玛琅县日前发生一起恶性毒品案件,一名28岁男子与其30岁妻子合谋,向男子年仅17岁的妹妹注射冰毒。据玛琅警察局长通报,案发当日嫌疑人以”去海滩游玩”为借口将受害人从父母家接出,却将其带往自己住所实施犯罪。 男子从毒贩处获取毒品后,其妻将冰毒调配并分装到两支注射器中。夫妇二人分别向受害人右手和右背部注射,过程中因受害人反抗导致血液回流至注射器。受害人暗中联系父亲求救,次日在警局人员和社区居民协助下,受害人的父亲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警方已查获作案工具并进行深入调查。作案动机系男子因父母对待不公产生怨恨,其妻又曾遭亲生母亲注射毒品,二人欲让受害人”感同身受”。嫌疑人还威胁称若反抗将把受害人卖给好色男子,导致受害人不敢抵抗。两名嫌疑人已被依据《儿童保护法》及《禁毒法》指控,最高面临20年监禁。

中国人在印尼运营夜店被指控多项违法行为

位于巴淡市中心某商场二楼的一家娱乐场所日前因涉嫌多项违法行为引发关注,该夜店被指控销售无消费税标签的酒精饮料及非法雇佣外籍劳工。据称三名中国籍人士被指为该俱乐部的实际运营者。 其促销模式引发争议:顾客购买90万至120万盾(约合人民币420-560元)的酒精饮料后,可获赠2小时女伴陪侍服务,被质疑提供不当陪伴服务。俱乐部毗邻巴淡中心大清真寺的位置引发社区居民强烈不满。当地社区领袖批评该营销方式“不恰当且不尊重周边环境”,并敦促警方、伊斯兰教组织及民兵组织立即采取行动。他强调若当局不介入,他们将直接表达诉求,并要求三名中国籍负责人停止在巴淡的不当经营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