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管理局(OIKN)签署了六份二期建设合同,总价值达1万亿盾。这些合同包括一个实体工程包和五个建筑工程管理包,标志着向2028年中期建设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实体工程涉及立法区3.7公里道路建设,含10个主路段和4座桥梁,由PT Bangun Cipta Kontraktor等四家公司联合承建,项目将持续至2027年。 五个管理包涵盖人民代表会议(DPR)、地方代表会议(DPD)、人民协商会议(MPR)等立法机构大楼及司法建筑群的建设管理,由PT Ciriasajasa Cipta Mandiri等多家企业联合实施。签约后举行了综合前期建设会议,讨论主建设管理、司法区道路包、立法区道路包及核心政府区辅助道路包等四大议程,旨在协调工作方法、项目交通组织和跨部门技术协调。此举遵循2025年第79号总统条例关于政府工作计划更新的指示,加速政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印尼投资管理机构Danantara规划了10个战略投资项目,总投资需求达344.2万亿盾,涉及采矿、能源、化工和建筑等多个行业,有望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这些项目遍布印尼各地,包括加里曼丹、巴布亚、苏门答腊和努沙登加拉等地区。 其中最大的项目是基于煤炭的二甲醚(DME)产业,分布在布隆甘等地,投资需求164万亿盾,预计利好煤炭供应商PT Bukit Asam Tbk(PTBA)。西加里曼丹的铝冶炼厂项目需投资约72万亿盾,可能使PT Cita Mineral Investindo Tbk(CITA)和PT Aneka Tambang Tbk(ANTM)受益。巴布亚的铁砂钢铁项目价值约19万亿盾,与PT Krakatau Steel Tbk(KRAS)相关。 化工领域有多个项目,如芝勒贡的氯碱-二氯乙烷工厂投资13万亿盾,影响PT Chandra Asri Pacific Tbk(TPIA);多个地区的氯碱工厂项目总投资16万亿盾,涉及TPIA和PT Barito Pacific Tbk(BRPT)。此外,还有苏拉威西的沥青项目、北苏拉威西的地热联产项目等。除能源和工业项目外,Danantara还关注基础设施和社会宗教领域,如沙特阿拉伯的印尼朝觐村建设项目涉及PT PP Tbk(PTPP),并为印尼鹰航提供30万亿盾贷款。食品领域,爪哇北海岸20413公顷虾塘改造项目价值26万亿盾,预计使PT Central Proteina Prima Tbk(CPRO)受益。
工业部副部长日前在国会第六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指出,印尼钢铁产业存在严重供需失衡,约55%的国内需求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而国内钢铁产业产能利用率仅约50%,导致大量产能闲置。 问题根源在于生产结构单一,国内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汽车、造船、重型机械等高附加值领域所需特殊钢产量有限,而这些领域对特殊钢有较大市场需求。此外印尼钢铁产业还面临生产设备老化问题,多数生产商使用的机器和技术陈旧,环保性不足,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钢铁产量在全球排名14,达1800万吨,较2019年增长110%,但全球钢铁总产量为10.84亿吨,中国是最大生产国,产量占比53.3%,印度其次。印尼钢铁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