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警察刑侦局日前在西努沙登加拉省西龙目县展开非法金矿调查,该矿区原为中国公民运营的大规模非法金矿,现已被废弃并转为当地居民的小规模传统采矿点。刑侦局准将确认,该区域属于PT Indotan Lombok Barat Bangkit公司的矿业经营许可区(WIUP),但至今未进行正式勘探。 警方正追捕涉嫌主导非法采矿的中国籍嫌疑人,其作案后逃往吉隆坡。西努沙登加拉警察局特种犯罪主任透露,执法中查获两辆自卸卡车和一台挖掘机。调查显示该非法矿场已运营七个月,日产黄金达3公斤,年营业额估计达1.08万亿盾。 反腐败委员会(KPK)指出,该矿场距曼达利卡赛道仅一小时车程,规模惊人。警方正通过国际刑警协调追捕中国籍嫌疑人,并调查可能涉及的印尼籍共犯。 尽管当前居民采用传统方式小规模采矿,警方强调在WIUP区域内任何采矿活动均属非法,建议通过申请民间采矿许可(IUPR)合规经营。案件近期将进入司法程序。
东爪哇省玛琅县日前发生一起恶性毒品案件,一名28岁男子与其30岁妻子合谋,向男子年仅17岁的妹妹注射冰毒。据玛琅警察局长通报,案发当日嫌疑人以”去海滩游玩”为借口将受害人从父母家接出,却将其带往自己住所实施犯罪。 男子从毒贩处获取毒品后,其妻将冰毒调配并分装到两支注射器中。夫妇二人分别向受害人右手和右背部注射,过程中因受害人反抗导致血液回流至注射器。受害人暗中联系父亲求救,次日在警局人员和社区居民协助下,受害人的父亲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警方已查获作案工具并进行深入调查。作案动机系男子因父母对待不公产生怨恨,其妻又曾遭亲生母亲注射毒品,二人欲让受害人”感同身受”。嫌疑人还威胁称若反抗将把受害人卖给好色男子,导致受害人不敢抵抗。两名嫌疑人已被依据《儿童保护法》及《禁毒法》指控,最高面临20年监禁。
位于巴淡市中心某商场二楼的一家娱乐场所日前因涉嫌多项违法行为引发关注,该夜店被指控销售无消费税标签的酒精饮料及非法雇佣外籍劳工。据称三名中国籍人士被指为该俱乐部的实际运营者。 其促销模式引发争议:顾客购买90万至120万盾(约合人民币420-560元)的酒精饮料后,可获赠2小时女伴陪侍服务,被质疑提供不当陪伴服务。俱乐部毗邻巴淡中心大清真寺的位置引发社区居民强烈不满。当地社区领袖批评该营销方式“不恰当且不尊重周边环境”,并敦促警方、伊斯兰教组织及民兵组织立即采取行动。他强调若当局不介入,他们将直接表达诉求,并要求三名中国籍负责人停止在巴淡的不当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