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位印尼财团大亨日前抢购了价值50万亿盾的爱国债券,这些资金将用于资助垃圾转化为电力的项目,该项目招标将于本月举行。此次爱国债券认购显示出商界对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的积极态度。50万亿盾是一笔巨额资金,将为垃圾发电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垃圾转化为电力项目具有重要的环保和能源意义,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减少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而本月即将举行的项目招标,意味着项目即将进入实际推进阶段。众多财团大亨参与债券认购,表明他们对这一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期望通过投资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政府通过发行爱国债券吸引财团资金,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能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重要项目的开展。接下来,项目招标过程备受关注,其结果将决定哪些企业能够参与到垃圾发电项目中,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实现环保与能源发展的双重目标。
印尼主权财富基金PT Danantara Investment Management(Persero)投资行动即将展开。据路透社报道,其首席投资官称,2025年10月起的三个月运营期内,Danantara计划投资约100亿美元(约合165.83万亿盾)。约80%的资金将投向国内项目,其余投向国外。 国内方面,初期项目包括在沙特阿拉伯建设朝觐村、与国家石油公司(PT Pertamina)合作的上游能源项目以及垃圾转化为能源项目,部分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其中垃圾转化能源项目计划在印尼各县市推出33个,8个将于2025年10月底启动。每个日处理1000吨并配备支持基础设施的项目点,投资估计需2 – 3万亿盾,总投资需求约66 – 99万亿盾。此次融资不局限于Danantara,也欢迎私人和国企参与,合作伙伴将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国外项目如沙特阿拉伯朝觐村建设等也在规划之中。此外Danantara还致力于提高股市流动性,印尼证券交易所(BEI)对其成为流动性提供者表示欢迎,但目前规定仅限交易所成员可担任,不过BEI鼓励国企子公司参与,为包括流动性提供股票在内的股票助力。
印尼与中国近日签署清真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清真产业领域的合作。印尼工业部清真产业中心与中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促进会(FDSA)的合作涵盖产业开发、投资、能力建设、联合研究创新及商业促进等多个领域。 工业部清真产业中心主任表示,这一战略合作将提升印尼清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数据显示,全球清真产品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伊斯兰经济六大核心领域价值达2.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3.3万亿美元。此次合作有望为印尼清真企业打开拥有大量穆斯林消费者的中国市场。FDSA是中国专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质量监管的权威机构。此前,印尼经济统筹部透露,多家中国化妆品和制药企业有意投资东爪哇省Sidoarjo经济特区,该特区计划建成印尼首个清真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