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印尼车市怎么样?一起来看一组数据:汽车批发60552辆,零售62770辆,环比分别涨4.8%和1.8%,更关键的是比亚迪、奇瑞、五菱稳坐前十——中国品牌终于在东南亚最大市场撕开口子了!今天不搞虚的,直接给大家说清楚:印尼车市现在到底是什么行情?未来往哪儿走?咱们产业链能抓住哪些真金白银的机会?一、当下真实情况:日系打底,中国破局7月印尼车市批发量(工厂到经销商)60552辆,零售量(经销商到消费者)62770辆,双双实现环比增长。不过格局仍是“日系打底,中国破局”——丰田、大发牢牢霸占前二;但中国品牌进一步突围:比亚迪、奇瑞双双闯入批发和零售前十,五菱也杀进零售榜,彻底打破了早年日系垄断的单一局面。二、未来三大板上钉钉的趋势第一,新能源加速跑:2024年印尼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仅5%,今年上半年已逼近10%;叠加政府补贴和本地化政策加持,未来2-3年份额冲上15%完全有可能。第二,经济型车是绝对基本盘:7月前20热销车型中,大多数集中在300~350条区间,说明印尼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强烈。第三,中国品牌从“卖车”转向“扎根”:五菱早已建成整车厂和电池包生产线;比亚迪印尼工厂今年底完工,2026年投产;奇瑞正推进CKD组装和TKDN40%本地化认证——本土化速度越来越快。三、产业链三大机会:中国企业最有优势第一,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印尼政府对TKDN本地化率的要求逐年增高,在印尼布局建厂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能降低成本。第二,经济型车配套链:印尼本地产能在车机、限速器等部件上缺口大,中国供应链性价比突出,对接顺畅。第三,销售服务与金融联动:印尼人买车80%靠分期,只有将销售网点、售后维修和金融分期深度绑定,才能真正黏住客户。总结:印尼早不是日系车的“后花园”了!当前正是市场回暖、新能源起步、本地化提速的三重关键窗口期。中国品牌已抢占先手,接下来拼的就是产品力、价格优势和本地化供应链落地速度。
Arista集团旗下PT Arista Auto Elektrindo日前与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Farizon Auto签署分销协议,正式将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引入印尼市场。双方合作重点涵盖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微型卡车、轻型商用车(LCV)及电动巴士。品牌主打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印尼物流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该品牌未来考虑在印尼建立本地组装生产线,Arista集团将利用20年本土汽车行业经验,通过现有经销商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推广Farizon产品。 Farizon国际公司CEO表示,印尼商用车市场潜力巨大,此次合作将加速清洁能源商用车的普及。该合作响应印尼政府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目标提升物流行业运营效率,同时减少碳排放。
2025年9月,智利钢铁企业Elecmetal与中国龙腾集团通过合资公司PT Elecmetal Longteng Indonesia,在中爪哇省巴塘投资7000万美元建设矿用钢球生产基地。该项目是印尼-智利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的首个重大投资项目。 该项目的4000万美元资金用于固定资产,3000万美元为运营资金;智利Elecmetal与中国龙腾各持股50%;计划生产高品质矿用钢球(grinding balls),服务全球矿业市场。 智利驻印尼大使指出,该项目体现两国资源互补优势。智利拥有全球最大锂储量,印尼是镍主要生产国,合作将强化双方在电动车供应链的地位。 智利总统拟于2025年访印尼,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该项目预计将提升印尼冶金产业链技术水平并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