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那边8月28号傍晚,前国家情报局(BIN)局长赫德罗普里约诺,在总统府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个关键信息 ——28号国会大厦前的示威,根本不是纯粹老百姓自己发起的,“有国外的非国家势力在背后操盘,在印尼本地还有‘同伙’”,还说 “等时机到了就公布名字”。这话一出来,一下子就把现场的冲突拔高到 “信息战、舆论战” 的层面了。
一、先还原事实:当天现场到底咋回事?
28号下午,印尼国会(DPR/MPR)附近的示威活动一度闹大了。警察驱散人群的时候,现场有人朝警察扔石头、扔鞭炮,甚至还扔燃烧瓶。一部分人被逼得撤到Pejompongan、Gatot Subroto高速还有Asia-Afrika这些路段,这些路还临时封了搞分流。
再说说执法这边的情况:有人受伤被紧急送医,还有些揣着燃烧瓶想混进示威队伍的人,早早就被警察控制住了;警察也用了水炮和催泪弹,才把现场秩序稳住。
还有人问 “议员们都跑哪儿去了”,议会那边解释了:周四本来就是固定的 “外出调研(kunjungan kerja)” 日子,不是临时躲着示威才走的。
二、重点来了:他说的 “非国家势力” 到底在搞啥?
赫德罗普里约诺(就是前情报局局长)说,幕后黑手是 “非国家势力(non-state actor)”,还说这股势力对 “印尼的政策” 影响特别大。他还明说 “在印尼本地有帮手”,甚至提到 “有些印尼本地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
不过他没拿出具体证据,就只提了几个在国际资本圈、舆论圈有点分量的人和平台,意思就是这股势力有跨国的资源,还能左右话题走向。从现在公开的信息来看,这个说法还没落到具体的人、钱、信息链上,目前也就停留在情报和判断阶段。之后会不会 “点出名字”,会直接影响舆论往哪个方向走。
三、事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先看执法和救援这边:警察一直在清场、转移伤者,还对个别带危险物品的人采取了措施;到了晚上,路面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这说明当下的公共安全风险还能控制住,但要查清楚是谁组织的、钱从哪来、信息怎么扩散的,还得花时间。再看看后续形势会怎么样:一方面,说有 “外部势力” 这事,还得等证据链公开了才算数;另一方面,从当晚人慢慢散了、路也恢复了、国家机构也按原计划运作这些情况来看,印尼现在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稳定没那么容易被动摇。其实大部分示威最后也就是把诉求表达完就结束了,制度还在正常跑,沟通的渠道也没断,这在印尼社会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