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计划在国内18个地点建设总产能为100万桶/天的炼油厂,同时在相同地点建设石油储存设施。炼油厂项目预计投资160万亿盾,储存设施投资72万亿盾。预计可为社会提供50960个新的就业岗位,减少燃油进口,节省外汇,增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韧性。建设地点包括Lhokseumawe、Sibolga、Natuna、Cilegon、Sukabumi、Semarang、Surabaya等18个地区。作为投资管理机构,Danantara被视为该项目实现的新希望,参与项目的各个关键环节。他们负责完善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确定融资方案、项目优先级排序、商业模式及实施主体;选定建设地点,筹备破土动工事宜;加快解决项目相关的许可、土地准备、社会和环境缓解等问题。ReforMiner Institute创始人兼顾问认为Danantara的参与为项目带来新活力,有助于解决资金及供应链等问题。他指出印尼在1994年前有建设100万桶/天炼油厂的经验,且当前项目被纳入优先计划,在政治、资金和投资优先级方面更成熟,对项目持乐观态度。
印尼油气企业协会投资委员会主席支持建设炼油厂,认为可减少燃油进口并让民众受益。他提醒需精确计算项目经济性,防范成本超支风险,还对炼油厂选址提出质疑,认为多数选址在爪哇岛外,可能增加物流成本,且小型炼油厂经济性欠佳,应考虑规模效应。Danantara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愿意为18个优先下游项目提供资金,融资渠道包括Danantara自身、相关国有企业、公私合作等。他倾向于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尤其需要国外先进技术来保障投资项目的实施。历史上存在类似项目成本大幅超支的案例,如RDMP Balikpapan项目,该项目成本从约40亿美元增至74亿美元,需警惕此类情况再次发生。选址与主要消费市场(爪哇岛)距离较远,可能导致物流成本上升。项目资金需求大,需多方合作分担风险,避免因新增贷款使项目经济情况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