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阳能企业在巴淡岛(属印尼巴淡-民丹-卡里巴鲁自由贸易区)组装设备,再出口至美国,以此规避美国关税。2025年上半年,印尼十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了 6.08亿美元的产品,其中6家由中国太阳能企业高管最终控股的巴淡岛公司占近70%,达 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包括First Solar Inc.和Mission Solar Energy)已对印尼、印度和老挝提起贸易申诉,称中国企业利用这些国家的产地规避规则,向美国市场大量倾销廉价商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若证实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可能会对这些国家加征新关税。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密切监控转口贸易等规避关税政策的行为,但尚未明确转口贸易的具体定义。十多年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加征关税时,中国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使东南亚多年来以“伪装”的中国产品形式向美国免税出口太阳能产品。2024年东南亚成为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出口地区,随后美国开始封堵该漏洞。拜登政府对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展开调查,发现存在倾销行为;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这四个国家加征高达3521%的关税。若美国调查认定印尼、老挝和印度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可能会对这些国家加征新一轮关税,中国太阳能企业可能再次转移生产地点。印尼通过谈判将特朗普最初设定的32%报复性关税降至19%,相对邻国更具吸引力。许多中国企业已提前行动,如晶澳太阳能计划2025年底在阿曼开设新工厂,晶科能源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等合作在沙特建设工厂,但这些工厂暂无向美国销售的计划。